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民政信息 > 养老服务信息

数十位老人被骗超340万元!清远开展专项治理

时间:2022-05-22 11:25:25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图片

       “去年共44宗案件,但案损总金额超过340万元。”据清远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涉老年人群体的电诈案件数很少,但案损高,如何保护老年人的“钱袋子”是接下来反诈工作的重点方向。

       5月18日,清远市公安机关发布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公告,一场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全面铺开。

图片

 ( 资料图)

图片

平均案损近8万元

       “没事,我家老人不会上网,不会接触到网络诈骗。”对于不少家庭而言,老年人因不会上网或者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便认为不会成为电诈人员的围猎对象。从4月全市被骗人员群体分析来看,21-40岁占比74%,而60岁以上人群占比仅1.4%。从数据来看,老年人的确是不容易被骗的群体。 

       但是,事情并非只看表层。据市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涉老年人反诈案件,虽然数量少但案损高。通俗而言便是,“老年人不容易被骗,但一旦被骗就是惨痛教训。”

图片

       今年4月,64岁的吴某便被冒充电商客服网络诈骗。面对老旧的诈骗手法,受害人吴某没有怀疑,均一一按照对方要求进行了数笔大金额转账,最终共被诈骗约21.8万元,损失惨重。

       无独有偶,另一位受害人,63岁的吴某也落入“网友”设下的诈骗陷阱,吴某对“网友”的投资建议深信不疑并进行转账,最终共损失14万余元

       “这些都是养老本、血汗钱,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虽然去年全年仅有44宗涉老年人群体诈骗案件,但案损总金额超过340万元,平均案损近8万元,足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

图片

专项打击已在全市铺开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情感空虚、认知较弱等特点,进行骗取老年人钱财。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包括“健康类”和“情感类”诈骗手段

图片

       在5月18日市公安机关发布的公告中提到,现阶段有不少诈骗团伙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合同诈骗、制售伪劣商品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图片

       “以情感为诱饵,也是老年人群体常见的诈骗陷阱。”据市反诈骗中心介绍,诈骗人员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情感软肋。例如在上述被骗14万元的案例中,吴某与诈骗人员便是在网络相识,在一次次聊天获取信任后,放松警惕,最终导致被骗。

       据悉,清远市公安机关从4月起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并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此次专项行动,举报反映涉及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

       此外,在加大打击的同时,围绕老年人群体的反诈宣传也正层层推进。5月17日,清城区反诈办联合洲心街办走进洲心社区开展2022年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现场共派发宣传单张1000余份,受益教育群众480余人次,不断增强老年人防诈识骗“免疫力”。

图片

(资料图)


转自:清远日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