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医疗卫生信息 > 医疗卫生工作动态

英德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时间:2024-08-19 15:44:25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英德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严格对照省委、清远市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紧紧围绕“强县域、强基层”的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健康服务

  (一)联动“赋能”,县镇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强化等级创建。英德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医院,英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为二甲综合医院,浛洸镇中心卫生院通过二甲综合医院复审,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甲妇幼保健院。英德市中医院连续3年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均获得B强化重点专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科5个、清远市级重点(特色)专科11个。强化胸痛救治能力建设。英德市人民医院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验收,英德市中医院、英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省级胸痛中心验收,九龙卫生院、大湾卫生院和连江口卫生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强化龙头带动。发挥市人医在医共体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因地制宜,构建起“县域-片区--村”四级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

  (二)软硬兼施、同频共振,全面提升疾控检测综合能力。2023年至今累计投入2228.4万元完成疾控中心核心能力项目建设,极大提高英德市疾病控制检测能力。20244月,英德市疾控中心成功通过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测机构评审,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具备疾病预防(职业病、卫生、动植物检疫)控制和食品检验检测2个领域4个类别141项参数检验检测能力。

  (三)镇村医疗服务扩容增能。目前,镇卫生院中达到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12家、推荐标准7家,其中2家为二甲综合医院、1家为二级综合医院。25家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98%的村卫生站提供中医药服务,2024年上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人次占比44.36%,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全市357间村卫生站中,256间标准建设村卫生站全面投入使用,配备有电脑、诊查床、出诊箱、高压灭菌设备等13种规范化设施设备及常用药品,基本满足乡村医生诊疗用药需求,保障各项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同时,建立乡村医生常态化培训制度,每年一次英德市统一培训和每月一次卫生院组织培训,促进乡村医生知识更新,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目前英德市现在职乡村医生(含村居委)总人数为475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82人、占59.37%,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基层医养结合服务提质扩面。探索创新“医养协办”“医养同办”“医养合办”三种医养服务模式,高效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东华、英城等10个镇(街)卫生院医养结合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共投入3441万元。目前,白沙、英红、黎溪、西牛4个镇项目已投入运营,共开放医养床位187张,累计服务老年人80余名。其余6个乡镇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二、统筹管理,资源共享互利

  一是强化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统筹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统一人员管理各项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务。落实医共体成员单位领导由总医院提名和聘任。实行总医院统一招聘,允许各成员单位在总医院的统一指导下开展自主招聘。采用“县招县管镇用”、“镇聘村用”、医疗机构自主招聘和简化紧缺人才引进程序、放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落地英德。2024年,英德市共发布招聘公告6场,计划招聘231人,目前已办理完入编手续65人,进入政审体检等环节70人。二是强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设置财务结算中心,单独设立医共体成员单位账目进行独立核算,配备专人专职统一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财务,加强预算、收支管理、积极推进成本核算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的统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三是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推进卫生信息平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第三版)建设,基本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在各医疗机构内的调阅,数据交换与共享、互联互通互认。目前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基本实现了一体化操作和管理,英德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电子病历已通过4级评审。

  三、人才下沉,群众更有“医”靠

  一是落实三甲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通过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德市人民医院,有效加强了英德市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技术、重点学科等核心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卫生院临床和公共卫生等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促进城乡医疗人才双向流动印发《英德市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技术骨干挂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2024年选派医疗技术人员到基层分院挂职服务的实施方案》建立医共体人才挂任职服务机制。2022年以来,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30名优秀医疗人才到基层挂任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了分院的诊疗水平,门诊量和住院量均有显著增加。同时,从基层医疗机构选派9名院领导和20名医务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跟班学习”,促进城乡医疗人才双向流动三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内分片区组团式帮扶项目。制定《英德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2024-2025年“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组建4个团队共12名成员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参与日常门诊、病区查房、病例讨论、会诊、手术等方式,帮助基层卫生院进一步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水平。2024年上半年黎溪分院门急诊总人数同比增长48.03%,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9.91%英德市上半年基层就诊率65.96%第一季度县域内住院率达91.4%实现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供稿:体制改革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