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背上背包 行走在崎岖的山路 翻山越岭、攀悬崖、过断壁、淌小溪 不断尝试具有刺激性、挑战性的野外活动 他们就是“驴友”
(网络图片)
野外风景是美丽的 却也是危险的 由于大多数驴友没有接受专业培训 “驴队”中也没有专业的向导 对野外运动风险认识不足 准备不充分 或者出现问题后应对不合理 导致在深山失联、失踪等野外遇险事故频发 案例警示 2023年7月29日7时20分,清远110接报:报警人称其丈夫陈某一行5人到英德市石牯塘镇落日大峡谷徒步,联系不上了。 接报后,英德市公安局立即启动部门联动应急处置机制,由治安大队、猛龙突击队、石牯塘派出所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搜寻工作。7月30日10时15分许,联合搜救队与失联人员取得联系,正在下山途中。目前,5名失联人员已安全返回。 近日,受台风的影响 清远市持续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加上野外地理位置偏远、物质条件差 一旦在户外遇上极端天气 容易引发不可预知的危险! 那么 “驴友”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呢?
清远公安给“驴友”
献上了一份出行指南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这些知识你不得不知道!
“驴友”出行应注意! 一、应对出行准备 1.珍惜生命,敬畏自然。出发前密切关注出发日的天气状况,对出发当天可能出现的天气做好准备,如遇台风、强降雨、雷雨大风、高温高热、低温冰冻等天气,及时中断行程,不要冒险出行。 2.带好装备,及时应变。出发前提前了解路线,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带队,并设置应急路线,以避开极端天气造成的潜在危险区域;备好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应急药品;带上登山杖、对讲机、护膝护踝、手电筒等装备;尽量穿戴防水透气的冲锋衣、防水裤和防水登山鞋等应急自救装备;有条件的最好带上卫星电话。 3.整理信息,及时备案。提前整理一同出行的人员信息,主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出发前告知亲朋好友出行信息,并到出行目的地的业主单位(主管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动登记备案。 二、应对法律风险 野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擅自进入管控区域或无人区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不测后果。 三、应对雷雨大风 1.远离高大的树下,尤其是相对独立的高大树下,远离有风化现象的崖壁、较高坡或较陡的土质坡下,远离河边、溪涧边、季节性河床,远离高差相对低凹处等高危区域。 2.需要注意避开高压塔线等可能引发其它意外的建筑物,如只有相对独立的建筑物而无选择性,则应时刻面向较为开阔地形一面。 3.集中注意力时时观察,集中听力尽早辨别异常的声响,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撤离。 四、应对突发山洪 1.保持冷静,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势较高的地方,注意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 2.要避开野外高压线铁塔等电力设施,防止触电。 3.如已被卷入山洪,要迅速寻找可漂浮物体,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五、应对地质灾害 1.要迅速向两边稳定区逃离,不要沿着山体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2.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3.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4.一定要设法从受影响房屋里跑至开阔地带。 六、应对野外失温 1.立即寻找庇护所、避风处、休息、换掉湿衣服、增加保暖、进食碳水化合物。 2.协助失温人员裹好保温毯,不让其剧烈活动,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3.严重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或进行专业处理。 七、应对野外中暑 1.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衣服,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2.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中暑者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 3.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体温到正常温度。 4.严重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或进行专业处理。 八、应对险情求救 1.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利用已有的器材如指南针、地图、高度计、GPS接收器进行定位,没有器材时可根据周围地形的明显参照物如山头、河流的形状、大树等判断相对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2.向外界发出求救,利用已有的通讯器材如手机、对讲机、报话机、电台等,如没有器材或联络不通,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