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2日举办的高新区招商推介擂台赛半决赛赛场上,27名来自区机关部门、园区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参赛选手轮番“登台打擂”,不仅多方位立体宣传了高新区“投资沃土、创业热土、发展厚土”的优质营商环境,更在辩论PK环节碰撞出智慧火花,在攻守中不断提出招商新观点,为高新区招商工作提供多元化新思路。
本次辩论PK聚焦高新区招商引资主题
共设置15个辩题
接下来,小编将分两期
带大家回顾赛场的精彩瞬间
↓↓
辩题一
哪一方面招商对高新区发展更有效?
红方:“延链补链”的产业链招商对高新区发展更有效
袁长安:“产业链招商可以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降低企业间的协作成本”“完整的产业链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抗风险能力”“从高新区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看,‘招大引强’的龙头企业招商存在现实困难”……
蓝方:“招大引强”的龙头企业招商对高新区发展更有效
周善美:“以龙头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可以迅速形成市场号召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如果龙头企业都没有,不能发挥带动作用,‘延链补链’的相关企业也不会选择入驻”……
辩题二
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应该侧重哪一方面?
红方:应该立足于现有产业“因地制宜”地做强
龙俊妃:“依靠现有产业的人才、技术、供应链优势形成的‘家底’,能为新项目提供即插即用的成长土壤”“真正的智慧是把手中的牌打到极致。与其在陌生领域从零开始,不如立足本地现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打造‘人无我有’的竞争力”……
蓝方:应该聚焦潜力行业“无中生有”地突破
黄宇霞:“产业基础和躺平守旧是两码事,不能让家底成为枷锁,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应该聚焦新兴产业的机会和潜力”“后发优势就是用来超车的,所有产业巨头,都是从零到一杀出来的”“变革的窗口就这几年,更应该聚焦潜力行业进行突破”……
辩题三
招商过程中哪一方面更重要?
红方:人脉资源更重要
陈丹:“依靠人脉网络,能快速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尤其是通过熟人或者行业内的口碑,可以显著降低对方的防御心理,提高我们的合作意愿”“专业服务是人脉资源的补充而非替代,空有专业的服务但没有机会和平台施展如何开展招商”……
蓝方:专业服务更重要
陈婉莹:“专业的服务能给投资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专业服务能帮助企业降低系统性风险,更能合法合规经营和生产”……
辩题四
高新区企业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应注重哪一方面?
红方:应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注重品质提升
黎宏烨:“高新区的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B2B属性极强,企业注重品质提升、让产品成为细分市场的技术标杆,客户自然会沿着产业链主动寻香而至”“盲目的宣传推广并不能让人看见你的真才实学、让人记住你,反而可能陷入流量的陷阱”……
蓝方:应担心“养在深闺人未识”,注重品牌推广
罗淑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如果不主动营销,再好的产品也可能被埋没。酒香再浓,也得用扩音器把香味传出去”“推广与实力并不对立,再牛的产品,不把广告打到客户眼皮底下,分分钟可能被截胡”……
辩题五
哪一方面产业发展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
红方:集中发展单一优势产业更有利
王静:“高新区不是资源无限的聚宝盆,资金、人才、政策集中到一个产业时,才能实现1+1>2的裂变”“高新区的使命是打造创新高地,专精特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密码,集中发展是先做强再做大的理性路径”…… (由于蓝方选手退赛,该辩题变更为红方围绕辩题进行论述)
辩题六
轻资产招商、企业拎包入住园区利弊关系?
红方:该模式利大于弊
周冰:“该模式下企业能节约大量的投资成本,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该模式能助力园区运营方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进而吸引企业快速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
蓝方:该模式弊大于利
汤绮静:“该模式下吸引到的企业普遍为小微企业,培育规模企业存在较大难度,对园区总产值增加和税收的贡献率低”“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拎包入住园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会更加高”……
辩题七
招商引资应该以什么环境为先?
红方:应该以“硬环境”为先 米健:“产业要发展,基建需先行,没有水电路网等硬环境实力做背书,如何去吸引新企业落地生根”“选择以硬环境为先,不是否认软环境,而是遵循先栽梧桐树再引金凤凰的现实商业逻辑”…… 蓝方:应该以“软环境”为先 岑万璋:“招商引资的竞争本质就是营商环境的博弈,软环境属于投资环境的高层次部分,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会格外关注”“软环境是塑造区域差异竞争力的战略支点,做好软环境建设才能构筑新时代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辩题
红蓝双方选手都各抒己见
带来了一场招商引资话题的思维碰撞
如果您是招商引资人
您会支持哪方观点?
又有哪些好的想法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