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阳山这项工作获全市肯定,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3-04-16 10:54:15 来源:阳山发布 访问量: -
【字体:

  清远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治理现场会近日在阳山县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前往阳山县七拱镇、大崀镇实地调研国道G107线人行绿道建设和省道S525线改建工作,并在座谈会上听取了阳山县交通运输局、大崀镇政府、七拱镇政府就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工作所作经验介绍。阳山的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致肯定和好评。

7.jpg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并听取经验介绍。

  资料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车辆逐年增加,车流量不断上升,国道、省道交通压力逐年增加。近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论述,围绕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平安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工作部署要求,狠抓国省道安全防护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安全出行问题,为阳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为深入推进国省道安全防护工作,阳山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强化组织领导,集中力量推进,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专门工作机构,并部署和调研督导国省道安全防护工作,通过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十七条”措施“再落实”,全力补齐国省道道路交通安全的短板、弱项,全力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022年,阳山实现全县国省道交通事故下降、死亡人数下降、受伤人数下降。

加强部门协作 推进国省道安全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国省道安全体系,阳山县压紧压实各乡镇、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不间断地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建立台账,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边排查边整改,并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问题导向,对各种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切实把风险有效防控在事前,隐患根治在一线。

  阳山还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国省道安全提升工程,以S250线过境公路为示范点,探索建立了国省道车流高峰预警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应意处置效能,以G107线阳山七拱段为试点,建设了国省道机非分离绿道,破解了机非混行难题;并在辖区货车通行流量较大的路口,施划了“右转危险区”,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系数。

2.png

增设绿道,实现“机非分离”,让交通出行更安全。

  G107线七拱镇路段原来是混合路面,车流量较多,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通行,存在较大的交通事故隐患。为此,阳山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划分非机动车道,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行驶。

  阳山在G107国道七拱镇沿线铺设了25公里的路侧人行绿道,涉及隔坑村、新圩村、西连村、岩口村、塘坪村、和平村等6个行政村、100多个自然村,惠及5万多群众平安出行。“机非分离”,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行人自行其道,既优化道路交通,又减少事故发生。群众自觉参与,养成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阳山还投入300多万元对省道S250线公路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提升,累计翻新标线34公里,增设线性诱导标6座、柱帽式轮廓标1000多个,完成防撞墙黄黑反光漆500米、震荡式分道标线2000米、横向减速标线18道、纵向减速标线2300米、太阳能路灯安装50套、黄闪灯12个、清理遮挡视线里程34公里,清通塌方排水沟13处,清理遮挡视线里程34公里、路肩杂草10公里,路面刻纹140米,弯道路肩硬底化4处。增设水马软隔离措施、太阳能仿真警车警示设备1套,太阳能立杆式爆闪灯5个,较大交通事故警示牌2块。

8.jpg

裁弯取直拓宽弯道,让行车更加安全。

  同时,在全县相关道路设置车速警示和弯道会车智能预警系统,在急弯或急弯陡坡路段,将道路信息简单快捷地传送给驾驶员,减少驾驶员自我判断下的失误,避免盲目弯道超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方案 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省道S525线大崀段通过实施裁弯取直工程措施,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

  据了解,为推动项目实施建设,大崀镇发挥党支部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充分发动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在村中威望进行广泛宣传,多渠道宣传实施建设项目的好处,响应“青苗不补、让地不补、人工不补、拆旧不补”的“四不补”工作措施,使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向最终的理解支持转变,掀起了建设高潮。

  2022年,该路段投入义务工300多人次,挖掘机30台次,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工程整治,有效解决弯道行车的视距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

  在此过程中,该镇树立了“花少钱办大事”理念,以乡镇、行政村为单元,广泛发动群众,使群众思想观念从“事不关我”“要我帮”到“事事关我”“我要帮”转变,并无偿让地,破解用地难问题。

  而通过以S525线大崀中段整治为试点,阳山以点带面,辐射全县,破解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用地难的瓶颈,使公路出行条件由“走得通”向“走得快”“走得安”转变,沿线群众反映良好,人民群众对交通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会议对阳山实施“机非分离”、进一步优化交通,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方案,实现公路安全设施全面提升,道路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等做法给予了肯定,认为阳山通过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小改造实现大安全”、群众自愿参与道路建设并实现共建共享共管等做法为全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供了很好借鉴。



记者:段灿 

通讯员:邓晓慧

编辑:林伟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