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人民日报客户端关注阳山:“环境美、生态优、百姓乐”,广东阳山奋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时间:2023-06-05 10:41:54 来源:阳山发布 访问量: -
【字体:

  夏日的阳山,天蓝水清、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置身其间心旷神怡!

23.jpg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该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林业重点工程,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

厚筑生态“底色”——擦亮“高颜值”,涵养“好气质”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阳山县韩愈文化公园,树木苍翠欲滴,孩子追逐嬉闹,大人信步闲游,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健身的绝佳去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阳山亮眼的发展“底色”。该县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境内江河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阳山在全省21个被考核县中排名第一,相继获授“中国绿色名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等金字招牌。

24.jpg

  同时,阳山举全县之力打造生态名片,以点、线、面结合为路径,建设“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质”全域绿美新阳山,着力建设高质量古树公园、森林乡村、景观路、景观林等园林绿化精品点,大幅提升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深入推进生态画廊、绿道建设,打造依山傍水、串联城乡的绿道网络工程;持续推动城市绿地增量和布局优化,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全力以赴绿化美化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打造赏心悦目“绿镜头”,创建生机盎然的绿色之城。

25.jpg

  今年以来,阳山持续深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共计完成林分优化1.8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7万亩。全县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参与人数约22.5万人次,因地制宜种植高质苗木达67.5万株。

  如今,放眼阳山,山清水秀、笑语盈盈、美不胜收,既有“我见青山多妩媚”的高颜值,更透出“一城山水满城诗”的好气质。

做强产业“底牌”——善用“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阳山是广东省的林业大县,全县森林面积367.05万亩,森林覆盖率73.46%;林地面积402.55万亩,绿化率76.74%;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最大、全国第三。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更大效益?

26.jpg

  阳山县提出,既要生态美,也要产业优,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加减法”——对高碳能源、高碳经济做“减法”,对低碳能源、绿色产业做“加法”,着力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之路。走进岭背镇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漫步山塘古村落,可在南岭水乡“舟”游青山绿水,亦或能挑战“云端”的玻璃桥。一处处优美怡人的生态景观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阳山立足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根据全县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即阳城镇是“县域发展核心”。该镇紧抓阳山大力发展“五大五十亿”农业产业机遇,大力发展阳山旱地西洋菜,并以区位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区”,即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南部生态工业聚集区、西部生态绿色能源区、北部生态旅游康养区。

27.jpg

  当前,阳山抓住“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契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紧扣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加大绿色生态经济的投入,加快发展新兴绿色生态产业,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让绿色生态产业成为阳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牌和最强引擎,推动实现“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坚守发展“底气”——既要环境美,更要百姓乐

  一座座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平整的乡间道路纵横阡陌,一个个美景如画的秀丽村庄生机盎然……阳山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县2077条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五级梯度创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8.jpg

  阳山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做活做旺生态旅游产业。巩固提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效,推动广东第一峰、广东峡天下、贤令山等自然山水景区提质发展;统筹整合韩愈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和乡村旅游。

  目前,阳山县13个乡镇串珠成链,建成“江山书卷·秦汉古风”阳城—青莲—杜步线、“湖光山色·诗画田园”大崀线、“天南峡谷、康养吾乡”岭背—秤架线等七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在青山绿水间各色生态项目次第开花,不断推动“美丽生态”“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美丽生活”。

29.jpg

  “环境美、生态优、百姓乐”。阳山通过持续深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做大绿色富民产业,逐步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编辑:林伟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