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五公开 > 决策公开

印发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时间:2009-01-11 16:00:00 来源:市政府 访问量: -
【字体:


 

清府〔2008〕111号

印发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施行。

OO八年十二月六日

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清远实际,用好用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经市委同意,市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统筹使用各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带动全社会投资300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项目投资约2200亿元,进一步扩大内需,集中资金投向完善基础设施、能源、环保、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确保2009-2012年全市经济增幅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措施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1000亿元资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清连高速(含连南段)、清远大桥抢修加固、武广客运专线清远段、城西大道、国道323线(连山吉田至鹰扬关、连州至连南)、银英公路英德段扩建、各县(市、区)重点县道改造、12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北江中游航道整治、连江渠化枢纽工程加固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二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十一五期末前投入600亿元,启动一批高速公路建设,打造“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络,广清高速扩建、广乐高速、二广高速怀集至连州段2009年底前动工,佛清高速、清从高速争取2011年动工;汕湛高速、汕昆高速争取2013年底前动工;三是加快推进北江四桥、五桥前期工作,北江五桥2010年前开工建设;四是加快千吨级船闸前期工程建设;五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清远站200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并争取升级改名为“广州北站”;六是启动建设市城东汽车客运站、白云国际机场客货运大楼。七是积极开展白云机场至清远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兴建。(由市交通局、发改局牵头,会同市建设局、公路局、北江航道局、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代建局、公用事业局和项目所在地政府等单位负责落实)。

(二)加快能源建设

2008年底至2012年筹集303亿元加快能源建设。一是加快3万千瓦英德台泥余热发电,3.5万千瓦阳山县连江梯级电站改造建设;二是加快128万千瓦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和2 × 60万千瓦清远侨远电站扩建、阳山 “上大压小”2× 30万千瓦火电厂前期准备,2009年底前动工建设;加快做好4 × 100万千瓦清远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三是高标准建好500KV库湾(清城)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1.77亿,确保2011年前竣工投产;四是加快月亮湾(英东)、连山、堤岸(石角)、浩源等一批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 9项总投资共计13.5亿;五是加快嘉福、峡山、珠坑(军营)、龙坪、黎埠、河东、屋村等一批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共计21项总投资11.08亿元。(由市发改局、清远供电局牵头,会同经贸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林业局、建设局、环保局以及项目所在地政府等单位负责落实)。

(三)加快市政和环保建设

2008年底至2012年计划投入180亿元。一是建设一批城市交通主干道、市政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拉开城市发展的骨架,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计划投资65 亿元,包括富强路、人民东路、北江五桥南北引道等市区主干道、广清大道与清远大道道路交叉口改造以及各县市的城市主干道、城市供水、排污及管道天然气工程等;二是拓展新城建设,用三至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城区,计划投资60 亿元,以社会投资为主,包括东城、武广铁路、新清远站周边地区、飞来湖周边地区等的连片开发;三是建设一批城市公共绿化及城市标志性景观工程,塑造生态宜居城市形象。计划投资约15亿元建设人民广场、南山公园、凤城公园、朱汝珍公园、秀丽公园,开发江心岛等;四是建设一批“湖城”工程,计划投资30亿元,包括飞来湖、凤城湖、大燕湖等;五是加快市峡口水厂建设;六是新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争取省的补助资金3.16亿,共15家总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9.5万吨,2009年底前竣工,尽快启动建设跨市河流污染乐排河水质达标整治工程项目。(由市建设局、代建局、水利局、市公用事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清城、清新、高新区等单位负责落实)。

(四)加快农林水和生态建设

2008年底至2012年计划投入52亿元以上。一是全力推进清远水利枢纽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6亿,其中争取省级资金6亿元,2008年底开工,2012年前竣工。二是推进20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争取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加快清远市区、清新县城、佛冈县城、连山县城、英德市区、连州市区、连南县城、阳山县城等城防工程建设;加快清北围、飞水围、清西围、大厂围等重大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加快阳山茶坑水库、曹田坑水库、英德空子水库、上空水库、秀才山东水库、连州市上兰靛水库、连山天鹅水库、佛冈放牛洞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三是争取省及中央补助资金3.7亿元, 2011年前完成1940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争取省补助资金2.16亿元,尽快启动71宗(大中型4宗、小型67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筹集资金启动中小流域整治;五是加快生态建设,从2008年底至2012年计划投入3.2亿元,加大生态公益林、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市肺工程”投资力度;六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我市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由市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扶贫办等单位负责落实)。

(五)加快园区建设,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筹集50亿资金重点抓好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园、华侨工业园、台湾工业园、民族工业园以及各县(市、区)的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用好用足省“双转移”政策,做好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申报认定工作,争取省财政更多的扶持;二是集中一定的财政资金着力扶持品牌企业和主导产业,配合金融、土地、服务等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和扶持全球500强、全国50强项目以及世界名牌、全国驰名品牌、中国名牌产品企业落户清远,加快培育优势企业,并继续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的前期及储备工作;三是运用积极的土地、规费、财政、金融等政策,加快铜业、电子、制冷、生物制药、汽配、机电、陶瓷、水泥、鞋业、硅灰石等产业集群建设,引进研发、品牌、服务、市场推广等价值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组建、培育省以上认定的20个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五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以及“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和开发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搭建好服务平台;六是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广东建航英德电池循环经济产业项目2009年动工。(由市经贸局、高新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保障局、科技局、知识产权局、金融办、市人行、供销社等单位负责落实)。

(六)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

一是加快物流和商业发展,推进清城区中汽南方国际汽车城、永陆汽配城、五洲商贸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二是创建一批三A以上旅游景区和四星以上酒店,加快新银盏温泉渡假村的扩建和狮子湖旅游度假区、佛冈羊角山山水度假森林、清城伯爵旅游度假村、美林湖旅游度假区、清远国际大酒店、市游客服务中心、佛冈汤塘旅游产业带、英德金海湾度假区、仙湖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快移动、联通、网通基础传输网络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以及市场、品牌、研发和金融等生产服务业。(由市经贸局、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旅游局、科技局、文广新局、中国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网通公司等单位负责落实)。

(七)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一是市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1200万资金用于对出口企业的奖励;二是做好出口企业的报关、出口退税、政府服务等相关工作;三是有计划地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档次、守信用的出口企业,加快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由市外经贸局牵头,会同海关、检验检疫局、财政局、国税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八)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2008年底至2010年计划投入320亿。一是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确保我市房地产年投入规模在60亿以上;二是投入4亿元加快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三是完善工业园的生活配套建设。(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市房管局、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九)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职院运动场改造及图书馆、南华工商学院清远校区、市职业技术学校扩建、阳山职业中学新校区、连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英德中学、英东中学综合楼、英德职业技术学校扩建、清新县何黄玉湘中学新校区、连南民族高级中学续建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二是启动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市文化体育中心、展览馆、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新闻中心等。三是启动高职院二期工程、市技校扩建、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及老校区综艺楼建设、市田家炳中学体育馆、图书馆及学生宿舍楼、市特殊教育学校、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扩建、连南民族中学宿舍楼及运动场项目等;引进社会资金新建一批民办学校;四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社保、医保、低保的投入,逐年提高公务员和教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六是积极争取省对欠发达地区的“双转移”资金扶持,加快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服务。(由市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市高职院、文广新局、体育局、计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医、市高级技校等单位负责落实)。

(十)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活力。加强银企合作,鼓励企业创新增信方式,提高融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品牌、有信誉的骨干企业,并授予一定期限内一定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和适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对特别优质企业,还可以适当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各商业银行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情况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引进有实力的民营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规范、扶持担保业发展,为中小企业贷款拓宽渠道。二是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三是选择一批产业先进、优势明显、基础良好的优质企业,推荐上市,加快发展。(由市金融办、市人行、银监局、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广发行、农信社、农发行、经贸局、外经贸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二、工作要求

应对当前宏观经济的新形势、新情况,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关键在于立足清远实际,发挥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创造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及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双转移”的政策机遇,迅速行动、认真组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下定决心、增强信心、把握机遇,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围绕关系经济发展的项目、招商引资、促产培财等关键环节,实现外延增长和内涵发展并举,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相结合,外力和内力相结合,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确保未来几年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做好项目的规划和立项报批,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盘子”,对列入省重点、省“新十项工程”的建设项目,要尽快做好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动工建设。

(三)创新工作,狠抓落实

各级、各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率,细化工作方案、加快工作进程、狠抓工作落实,要继续深化审批、规费、服务三项改革,建立健全大型项目专人负责、重点项目专职小组负责、特大型项目党政一把手亲手抓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要躺开立项报批、用地、信贷、配套设施、建设报建、环评、出口报关等绿色通道。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难点问题,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要管好项目,用好资金,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投资项目资金的管理,反对铺张浪费,严肃财政纪律。

(四)加强宣传,增强信心

报刊、广播、电视、政府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客观报道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广泛宣传经济发展成就和有利条件,广泛宣传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宣传清远的新形象、新优势、新发展,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