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气候特点
2012年清远市主要气候特点是年初低温雨雪天气严重;汛期开汛明显偏早,降水集中,前多后少,强对流天气频发;夏日高温天气少;晚秋初冬强降水多;年内寡照天气多,日照异常偏少。
1、温度略偏低
2012年,全市年平均气温20.1℃,与历年相比偏低0.4℃,各地年平均温度分布在18.8(连山)~21.3℃(清远)之间(见图1),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低0.1~0.8℃(见图2);年内温度变化起伏大(见图3),月平均气温4、5、6、10月偏高0.1~1.2℃,3、7、8、11月偏低0.2~0.5℃,其余各月偏低0.9~2.6℃。
全市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2℃(连山)~2.5℃ (市区) 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布为36.6℃(连南)~37.7℃(阳山)。
图1 2012年清远市平均气温分布
图2 2012年各地年平均气温距平
图3 2012年全市各月平均气温距平
2、降水略偏多、分布不均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942.3毫米,比常年相比偏多4%,降水中心在清远。各地年降水量在1695.2~2252.9毫米之间(见图4),年雨量与历年相比佛冈偏少6%,连南正常,其余偏多3%~17%(见图5);年降水量分布不均(见图6),主要集中在4~5月上半月,但年初、年末阴雨日多,各月降雨量中有2、5、7、8、9月偏少、3月正常,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1月降雨量异常偏多达190.4毫米,与历年同期比偏多279%,创1962年以来新高。
图4 2012年清远市降雨量分布
图5 2012年各地降雨量距平
图6 2012年全市各月降水量距平
3、日照异常偏少
2012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295.3小时,与历年同期比偏少17%,是有史以来次少年。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084.6~1491.7小时之间(见图7),与历年同期比各地偏少13%~20%(见图8),清远、佛冈和连山为次少年,阳山和连南为第三少年。寡照最严重的月份有1月、2月和11月,1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4.6小时,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一年,其中有5站日照时数破最少记录,连州、市区是有史以来次少年;2月日照时数25.9小时,与历年同期比偏少57%,其中英德日照时数为同期并列次少年;11月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71.1小时,与历年同期比偏少54%,是历史第三少年,其中市区、佛冈和连山是有史以来次少年,阳山、连州和连南为第三少年,英德为第四少年。
图7 2012年清远市各地日照时数
图8 2012年各地年日照时数距平
图9 2012年清远市各月日照时数距平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纵观2012年主要气象灾害有寒冷、阴雨寡照、强对流、暴雨。据有关方面统计,2012年我市各种气象灾害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约7.8亿元、死亡16人,失踪2人。
1、年初低温寒冷寡照天气过程长、日照之少破历史记录。
1月~3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只有9.5℃,与历年同期比偏低2.4℃,是有史以来第3个低值年,其中1月4日~8日、1月21日~28日,2月8日~12日、2月26日~29日期间全市各地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下,连州、连南1月3日~2月5日日平均温度低于10℃的天数持续了34天,期间阴雨寡照,全市平均日照时数只有50.6小时,与历年同期比偏少70%,日照之少破历史记录;2月24~3月15日长达21天未见阳光,各地日照时数为零,是1962年以来最少年;≤12.0℃的低温阴雨天数阳山以北大部持续了19天(25/2~14/3日),南部出现了2次过程,最长过程6天。
期间降水量、降水日数明显偏多,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25.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4%。其中,1月14日到16日早晨,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普降了大雨到暴雨,13日20时~15日20时,全市累积平均雨量为40.2毫米,共有31个站点录得累积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阳山第一峰(称架横岗站)录得69.2毫米的全市最大累积雨量。
2、4月至5月上半月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并多次伴有强对流天气
在冷空气、切变线和暖湿气流等系统的影响下,4月至5月上半月出现了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并多次伴有强对流天气,这些天气过程给我市带来较严重的灾害。
(1)连州瞬时风速之大破记录
4月5日4~10时,我市部分地区出现了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5日4~6时,阳山以北共有19个自动气象站点出现8级以上的短时雷雨大风,连州气象局观测站录得全市有记录以来最大瞬时风速45.5米/秒(14级)。据统计,全市共有三个县(市)13个乡镇受灾,倒塌房屋13间,受损房屋1176间,损坏电线杆20条,受灾农田20121亩,全市累计损失1.376亿元;无人员伤亡。
(2)多地出现冰雹,历史罕见
4月12日16时至13日凌晨,清城区、清新县、连南县、连山县等受雷雨大风、冰雹袭击。其中,市气象局观测站12日17时38分录得31.1m/s(11级)阵风,清新县城自动气象站点17时08分录得19.0米/秒的阵风(8级),连山12日23时30分到13日凌晨4时小三江镇、笔架山自动站录得8级以上大风(笔架山最大风速17.6米/秒)。12日16时至19时,清城区石角镇和清新县山塘、三坑镇出现短时冰雹,23时30~50分,连山县三水乡、禾洞镇、吉田镇出现短时冰雹天气,最大冰雹直径2~3cm,连南县寨岗镇部分地区13日1时左右出现有冰雹,直径约3cm,持续时间10分钟。据市三防办统计,截止13日18时止,全市受灾人口1953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19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467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73公顷,倒塌房屋22间,坏损房屋3061间,直接经济损失1590万元,未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其中清新县受灾较为严重,全县受灾人口120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84万元。
4月25日凌晨连州市九陂镇岩头村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和雷雨大风冰雹袭击,雷雨大风冰雹造成3户瓦房砖墙开裂、倒塌,16户屋顶被打穿,部分农作物、基础设施受损,因灾经济损失约121.3万元。
(3)暴雨频发
4日20时~6日08时,佛冈、清新、市区大部出现暴雨,其余出现了中到大雨以上降水,期间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8.3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清城高新区为83.9毫米。
4月7日白天到9日凌晨,全市出现持续性降水,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资料统计,7日08时~9日08时,全市累积平均降雨量为62.9毫米,其中三连一阳累积降雨量在40~60毫米,英德以南70~100毫米,最大累积雨量出现在英德大洞为99.5毫米。清远市气象局观测站录得累积降水94.6毫米。
4月12日08时~13日08时,清远市区、清新中南部下了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区普降大雨局部暴雨。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统计,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4毫米,其中达到暴雨(24小时雨量≥50毫米)的站点有21个,大暴雨(24小时雨量≥100毫米)站点1个(出现在清城区东城街办,雨量为120.5毫米)。
4月15日20时 ~20日20时,我市出现了持续的强降水过程,期间全市平均累积降雨量为90.8毫米,其中≥100毫米的站点有51个(最大累积雨量为195.7毫米,出现在清城源潭镇)。其中达到暴雨(24小时雨量≥50毫米)的站点有35个,最大暴雨日出现在清城源潭镇,24小时雨量为90.8毫米。
4月24日08时~26日08时,大部出现了大到暴雨降水,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统计,全市平均累积降雨量为28.6毫米,其中大雨(≥25毫米)以上有69站次(占统计站点的54%),暴雨(≥50毫米)有16站次,最大累积降雨量出现在英德白沙为87.5毫米。
4月26日20时~27日20时,清远市区、清新南部地区和佛冈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各地下了大雨局部暴雨。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统计,全市平均降雨量为42.5毫米,其中暴雨(≥50毫米)以上站点有34个(占统计站点数26%),大暴雨(≥100毫米)站点有3个,分别是清远市气象局观测站114.4毫米、清城区东城街办106.6毫米、清城区洲心街道办105.7毫米。
5月1日20时到5月3日20时,我市阳山以南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统计,期间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5.1毫米。24小时雨量≥50毫米的站点有44站次(占统计站点总数的34%),≥100毫米以上有8站次(占统计站点总数的8%),≥200毫米以上有1站次,出现在佛冈烟岭镇,日雨量为209.7毫米。,截止
5月12日20时~15日20时,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部分地方伴有7-8级雷雨大风。据全市自动气象站点雨量统计,期间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05.0毫米。其中24小时暴雨(≥50毫米)以上有39站次(占统计站点总数的30%), 大暴雨(≥100毫米)以上有5站次,分别出现在连山小三江211.7毫米(13日00时录得每小时97.3毫米的短时强降水)、连南板洞水库103.1毫米、连山小三江镇186.9毫米、阳山153站107.5毫米、英德黎溪103.0毫米,其中连山县小三江镇13日00时录得每小时97.3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有连山、连南等2个县5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0.2千公顷,倒塌房屋16间,直接经济约0.005亿元。另外,连山县小三江镇因山体滑坡造成1人死亡。
3、6月下旬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
6月21日~27日,受季风槽影响,我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据自动气象站点雨量资料统计,21日08时~27日08时,全市平均累积降雨量为290毫米,其中累积降雨量≥200毫米的站点有101个(占统计站点数的80%)、累积降雨量≥300毫米的站点有49个(占39%),累积降雨量≥400毫米的站点有20个(占16%),累积降雨量≥500毫米的站点有6个,分别出现在连南县南岗镇为639毫米、连山笔架山569毫米、连山小三江566毫米、连南大麦山540毫米、连南涡水532毫米、阳山县黎埠532毫米。
降水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持续时间长。从21日白天开始到27日,全市强降水持续时间达到6天以上。
2.影响范围广。全市自动气象站点均出现日雨量50毫米以上的暴雨或特大暴雨降水。
3.降水强度大。本次过程降水强度强,21日08时至27日08时,全市共出现大暴雨(≥100毫米)以上82站次,其中特大暴雨(≥250毫米)2站次,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连南南岗镇为274毫米。
此次强降水导致严重的城乡积涝、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灾害,截止6月28日,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全市共8个县(市、区)7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8.3182万人,受灾农作物31.01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6.513万亩,因灾减产粮食2.52万吨,倒塌房屋685间,损坏堤防256处17.59千米,堤防决口48处2.69千米,损坏灌溉设施1188处,损坏机电泵站39座,损坏水电站144座,公路中断115条/次,死亡5人(阳山县3人、连南县2人)。全市紧急转移2.9287万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6.674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8081亿元。
4、高温日数十五年来(1998年以来)最少
高温天数全市平均为22.1天,为近十五年来(1998年以来)最少;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仅为37.7℃,为1998年以来最小值。仅7月29日~8月3日出现了今年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高温过程。
5、秋末冬初强降水多、怪异
进入10月末,在热带系统环流、冷空气、暖湿气流和高空波动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多次明显降水过程,导致10月下旬到12月期间的降水量异常偏多,总雨量为344.7毫米,与历年同期比偏多2.1倍,是有记录以来的次多年。
其中
11月26、28、30日隔天间隙出现强降水史上第一次,据自动气象站点雨量资料统计,25日20时到30日20时,全市平均累积降雨量为106.5毫米,期间日雨量≧25.0毫米有242站次,日雨量≧50.0毫米有96站次。
11月20日到12月5日,降水过程持续了16天。
三、气候对行业的专题影响评价
(一)气候与农业
2012年气候对我市农业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的主要灾害有低温冷害、寡照、干旱和强降水等。
1~3月上旬期间天气寒冷,气温明显偏低,雨日多,日照异常偏少,持续的寒冷寡照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1月寒害,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为23.77万亩,受灾农作物以沙糖桔、蔬菜和马铃薯为主,其中沙糖桔受灾面积17.15万亩,占总面积的34.31%;蔬菜受灾面积为5.5万亩,占总面积的11.38%;马铃薯受灾面积1.15万亩,占总面积的29.32%。2月下旬后期~3月中旬中期的低温寡照【≤ 12.0℃的低温阴雨天数阳山以北大部持续了19天(25/2~14/3日),南部出现了2次过程,最长过程6天】天气导致全市早稻播种日期后延。4月至5月上旬的强对流大风天气、冰雹和多次强降水以及6月下旬的强降水过程造成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5.09万亩;9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初受冷空气影响,北部三连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寒露风天气过程,对晚稻抽穗有一定的影响;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中期持续晴朗干燥,各地旱情抬头,全市受旱面积3.9万亩,10月末起降水增多,旱情缓解,其后多阴雨,部分晚稻因为阴雨天失收或霉烂,11月至12月多阴雨日不利于农田的犁冬晒白。年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时段有3月下半月温度明显回升,光温水对早稻播种和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同时水分条件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春耕春种之需;5月中旬到6月中旬,气温偏高,日照较充足,加上前期降水较充沛,光、温、水总体有利于早稻、蔬菜、黄豆、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生长。7月的上、中旬农业气象条件较好,温度日照充足,对早稻的灌浆乳熟发育有利,多云雷阵雨天气,为旱地作物提供了(主要是花生、黄豆)所需水分,同时有利于红薯栽种,也有利于黄烟、水晶梨的采收,下旬,阴雨天气较多,有利于晚稻的移栽。8月至9月中旬温度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少,但光、温、水有利于晚稻移栽、返青、分蘖和秋花生等农作物的生长。综合评价本年农业气象条件为较差。
(二)气候与林业
2012年气候对林业是明显偏好的年景。年内阴雨寡照天气多,出现时段主要在1~3月和10月末至12月,对植树、林木的生长有利,期间森林防火形势明显轻于往年;9月末到10月下旬中期,天气持续晴朗干燥,不利于森林防火,但10月末起森林防火形势好转。综观年内光、温、水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和防火。
(三)气候与水利
2012年降水偏多,对水利发电而言是较好年景。其中第一和第四季阴雨天气多,特别是11~12月出现多次明显降水过程,有利于土壤水份的补充和保湿,对小水电发电有利;4月至5月上旬和6月下旬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有利发电,但带灾害,其中6月下旬强降水损坏堤防256处17.59千米,堤防决口48处2.69千米,损坏灌溉设施1188处,损坏机电泵站39座,损坏水电站144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8081亿元,全年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7月到10月末各地降水偏少,山塘水库蓄水明显减少,各地出现轻度旱情;10月末至12月降水增多,旱情缓解,山塘水库蓄水得到有效补充,但不利于冬修水利。
(四)气候与旅游
2012年气候对旅游业是一般年景。其中,1月持续低温寒冷,影响了人们的出行;2~3月雾雨天气多,能见度差,10月末到12月雾雨天气多,4月到5月上旬强降水多等天气不利于旅游;五月下半月起到10月,降水少,高温日少,对旅游有利,我市漂流、登山等旅游项目火爆,其中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兴旺,9月30日至10月6日,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7.28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总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一天游为12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过夜游为33.26万人次,同比增长2.6%。全市旅游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旅游高潮出现在黄金周的前四天,温泉、漂流、奇洞、山水和民族风情等旅游特色品牌受热捧。其中,仅10月1日至4日聚龙湾天然度假村接待人数每天均达3000多人,客房入住率达100%。
(五)气候与交通
2012年气候对我市交通而言,是较差的年景。对交通运营有较大影响的事件有:一是1月初、1月中旬末到下旬中期、12月末冷空气导致阳山以北高寒山区出现了冻雨和雨夹雪,山区公路出现了结冰现象;二是1~2月期间出现多时段雨天大雾天气、能见度最差时只有100公里,同时2月下旬后期到3月中旬中期持续阴雨寡照、路上湿滑,对交通运营有较大的影响;三是4月到5月上旬强降水过程多,道路受损,影响出行;四是秋末初冬降水多,路上湿滑,对交通运营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道路维修。
四、气候展望和建议
2013年1~3月我市平均气温略偏高,但仍有阶段性低温寒冷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预计,1~3月雨量大部偏少1~2成;低温阴雨北部属中等年景,南部属偏轻年景,倒春寒属偏轻年景。
建议:
天气寒冷,山区1月大部有冰冻天气出现,请及时做好人畜和冬种作物的防寒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