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北部的阳山、连州、连南、连山属中亚热带;南部的清城、清新南部地区、佛冈、英德属南亚热带。一年内夏天最长,春、秋、冬季较短,南北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8.9℃~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631.4毫米~2149.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数)为160~173天。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春季 大多集中在3~4月,唯连州集中在3~5月。气温呈逐步上升趋势,平均气温18℃~19℃,比冬季上升6℃~9℃。但由于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常出现“乍冷乍暖”天气。在个别冷空气势力强的年份还常出现倒春寒天气;降雨量明显增多,3~5月平均降水量630毫米~789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0%;多雨雾寡日照,以阴雨迷蒙天气为主,是全年雾天气最多、日照最少的季节。3~5月平均有轻雾或雾日大多为40~50天,最少不低于28天。3~5月平均日照值210~250小时,仅占全年日照时间的15%左右。春季容易出现强对流灾害天气,暴雨、雷雨大风、龙卷风、强雷暴、冰雹等多有发生。
夏季 为一年四季持续最长的季节,集中在5~9月。暴雨频繁,午后多有雷阵雨。6~8月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数的35%~44%;日照明显加强,6~8月日照时数除连山为471小时外,其余各地都在52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28℃左右,为一年中最高时期。尤其七、八月,由于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常出现连续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6~8月北部地区平均每年有23天、南部地区有19天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受热带气旋影响,7月开始,常有热带风暴、台风等带来大风、强降水天气,以及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带来的高温闷热天气。暴雨洪涝是夏季的主要灾害。
秋季 主要集中在10~11月,北部的连山和连南分别在9月第4候和第6候最早入秋,其余各地在10月第1~4候入秋。秋季是夏、冬季的过渡季节,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但一般影响不大,气温略有下降。秋季仍有较强的太阳辐射,但降雨量迅速减少。初秋以台风降水为主,至10月,雨季基本结束。除个别年份(如2003年)降雨量较大外,绝大多数年份都是晴天少雨且蒸发量大,常有秋旱出现;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增大。月平均气温在18℃~22℃。而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之差显著增大,平均日较差多在8℃~9℃,山区多在10℃以上。但有时天气会反常的出现高温,日极端最高气温仍可达35℃,感觉异常炎热,有“秋老虎”之说。寒露风、霜降风是秋季的主要灾害。
冬季 除市区、清新南部集中在1~2月外,其余各地大多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雨量少、日照短。市区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月雨量只有60毫米左右,只占全年雨量的9%左右;其余地区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月雨量大多在70毫米左右,占全年雨量的10%左右;日照时数逐月下降,至2月日照时数仅50~70个小时;气温明显下降,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仅在10.3℃~14.1℃,降到全年最低。12月至次年2月日最低气温≤5℃的低温天气常有出现,除市区不足10天外,其他地区平均每年冬季≤5℃的低温天气有15~36天。低温霜冻是冬季的主要灾害。北部地区历史上有多次降雪、积雪和雨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