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清远市第三次文代会以来,清远文艺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用文艺讲好清远故事,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文艺生态风清气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清远市文联始终把讲政治作为文联工作的灵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等各方面和各环节。
2016年12月,第十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清远举办。通讯员供图
2015年至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市文联坚持高站位抓好每一次学习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市文联坚持以活动促提高,举办“传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文艺轻骑兵到基层进文艺巡演、百名书法家书写新思想“六进”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展演等为载体,将学深学透新思想体现到行动中。
市文联抓紧抓实行风建设,不断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组织开展文艺界公众人物规范守则教育等活动,成立清远市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清远市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推进文艺行业行风建设,多次组织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文艺精品硕果累累
精品创作是带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清远市文联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了大量讴歌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展现清远崭新风貌的文艺作品,全市各艺术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
六年来,清远市文艺创作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2015年,市文联拍摄的微电影《一公里》在粤港澳微电影大赛中获优秀影片奖和最佳文化推进奖。李衔夏长篇小说《无无》入选省作协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姚燕飞长篇报告文学《院士卢永根》入选广东重大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创作选题等优秀文学作品。袁运洪的木雕《北江春色》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主办的“岭南杯”2015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2019年,李衔夏长篇小说《人类沉默史》、叶清河中篇小说《衣人》分别获得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林萧的《白面奶奶》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21年,网络作家楼星吟《彩虹在转角》入选“红旗颂———庆祝建党百年·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入选广东省作协网络文学精品。2021年,小舞剧《爝火微光》获广东省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小舞剧专业组的创作银奖、表演银奖、作品银奖(金奖空缺);北江合唱团2017年在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揽获金奖;市文联参与扶持的我省首部瑶族舞剧《瑶山那抹红》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之优秀剧目奖。
2021年10月10日,清远文艺界历经2年精心打造的《生态清远文学丛书》发布。
精品迭出。近年来,清远文艺影响力凸显。
清远诗歌特别是生态诗歌的发展蔚为壮观,华海、唐德亮、黄海凤、唐小桃、曾新友等生态诗人创作《静福山系列》《清远蓝》《暴雨袭击》《情系清远》《禾雀花》《聆听清远》《黄金打碎在田野上》《飞来湖:白鹭心灵安放的家园》等精品力作,生态诗歌已成为清远的文化名片。清远被授予“中国乡土诗城”称号。
与此同时,清远市美协集体参加省美术调展,宣传、彰显清远特色的清远山水画派正在逐渐形成。《见证30年(1988-2018清远)》摄影集出版,成为记录清远发展的珍贵资料和对外宣传影集。
惠民活动蓬勃开展
市文联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艺展演活动。
新春送“暖”。每年举办“清远市文艺志愿者下基层进社区———迎新春送春联”,增添节日气氛。2017年起,组织市摄协在新春前后到基层开展免费拍摄“全家福”活动,增进家庭感情。
节日送“乐”。各文艺门类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等系列文艺志愿活动,丰富、传承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给群众带去欢乐。
基层送思想。组织成立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以“传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到基层文艺演出,以文艺的形式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六进”送文艺。书法、美术、孝德文化等艺术门类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工厂、进军营、进家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清远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舞蹈家协会王帅、市作协叶清河、市摄协蔡正平、清远诗社罗小娟等多次获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清远市文联被评为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文艺品牌特色鲜明
文艺品牌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彰显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品牌是清远文艺的重要内容。
2021年11月12日晚,“贤令芳踪诗香岭南”第八届清远诗歌节在江心岛开幕。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市文联着力打造清远诗歌节。诗歌节是清远市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每年由市县两级联办,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擦亮清远“中国乡土诗城”品牌,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清远对外形象。成功举办三届“米芾杯书法大赛”,吸引全国书法家参赛,已经成为清远的一个艺术品牌,也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品牌。
此外,“北江之春”舞蹈大赛今年已举办到第十届,吸引了全国各地舞者前来参赛,成为宣传清远的展示平台;以交响乐为主的“清远建市周年音乐会”,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高雅艺术欣赏,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服务大局卓有成效
近年来,市文联坚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作为,以艺术形式宣传推介清远。
为回顾清远改革历程,再现改革精神对清远乃至全国的重大影响,市文联举办“清远改革题材”美术、书法、摄影创作大赛和展览及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主题油画巡回展览,组织电影电视艺术家拍摄改革题材微电影;2018年组织开展本土风情清远三人燕尾龙舟赛美术创作,创作30米国画《清远北江长卷图》、编印画册《见证30年》;2019年举办“壮丽七十年欢歌新时代”清远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会、书画展等活动;2020年以来,市文联面向全市征集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共收集1700多件作品,并举办展览;2021年,市文联组织开展红色清远———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创作活动,以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影视、戏曲、朗诵等多种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
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推介清远活动。2016年,承办第十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四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接待省内外表演嘉宾1000多人,通过国家级文化活动,推广清远瑶壮文化和民俗文化。组织“清远民谣和我的祖国”快闪和传唱活动,传播清远文明声音。
市文联加强与市直部门联动举办文艺活动,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首届退役军人庆八一书画摄影展、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摄影大赛、与团市委创作大型系列宣传片《百年五四时代青年》等展演活动,以文艺的形式助推单位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
文艺人才茁壮成长
事业兴衰,人才为本。清远市文联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艺工作者队伍,以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在清远蓬勃发展。市文联大力扶持,为其提供到北京、广州等专业机构学习培训的机会,并提供必要支持;组织书法、美术、音乐、作家等深入到校园、工厂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挥传帮带作用,挖掘、培养起一批文艺爱好者,并茁壮成长为文艺骨干;2019年举办全市文艺骨干培训班,全市600多名文艺骨干参加了公共课、专业课培训学习,这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培训时间最长、开设文艺专业课程最多的一次培训。据统计,各文艺门类分别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授课共20多场次,文艺人才得到了有效培训,创作水平得到提高,形成全市文艺人才你追我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
2021年9月23日,“山水清远岭南绿都”———清远山水画作品展在清远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对于优秀人才,市文联不断加大推介力度。在北京举办“大美清远·中国精神———唐德亮诗歌研讨会”,举办叶清河、李衔夏小说研讨会、黄芬舞蹈作品展演会、刘晓芬个人音乐会、刘青璞影视作品推介活动等10多场次,有力向外宣传推介清远市文艺人才。
同时,市文联通过举办“山水名城,岭南绿都———全国名家走进清远连樟村写生及作品展览”“喜迎十九大———清远市美术作品赴穗调展”“雕与塑———广州雕塑院与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塑交流展”,以及与延安、榆林联合举办书画展等各类“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活动赛事30多场次,提升清远市文艺创作水平。
清远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唐德亮被《新国风》诗刊评为第三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张复员获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颁发的“2015年度两岸四地年度广播电视金牌制片人称号”,80后作家叶清河、李衔夏成为广东省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清远市作协会员马忠、美协会员周燕飞荣获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唐德亮荣获2019年“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目前,各协会会员发展到近9000人。
自身建设有力有效
立人先立己,铸魂先铸己。面对现代社会对文艺工作者理想操守的严峻考验,市文联主动作为,出台机关干部下沉协会、机关干部家访夜访等制度。2021年,市文联出台市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制度(试行),市文联机关干部担任协会党建指导员,指导协会加强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正确政治导向,了解和分析协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业务工作指导,督促协会落实市文联布置的工作任务。出台《清远市文联机关干部家访夜访制度(试行)》,改进作风主动服务文艺家,通过家访夜访倾听诉求,了解其工作情况、思想状态和生活困难。引导文艺家自觉肩负起繁荣文艺的庄严使命,积极投身文艺创作。市文联阵地扩大、协会增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长路漫漫,唯有奋斗。进入新时代,勤劳智慧的清远文艺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着力推进以文爱党、以文辅政、以文化人,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努力谱写新时代清远人民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