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坝村村貌(长江坝村委供图)
长江坝村,位于沙口镇北部,距镇政府约12千米。该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因此处常有船只过往,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宜谋生,船夫多歇脚并定居于此,后渐渐形成村落。代表性建筑有得月楼、香江学校、赖氏祠堂、德公宗祠、秦公祠、长江古庙、六幢屋等。2019年6月,该村被评定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得月楼,建于清代,是沙口镇一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典型四点金客家围楼,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整体呈“回”字形,边长为50米,四角为三层楼房,四边为两层楼房。围楼坐东向西,屋顶为传统的三角瓦屋顶,整体呈青灰色,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且冬暖夏凉。墙体用灰砂、红糖舂砌,房梁、门窗多用杉木,部分门窗采用酸枝木。围楼内街巷镶嵌规格统一的鹅卵石,屋檐及门槛采用当时进口的水泥(洋灰)建造。外墙厚51厘米。内围中间是三栋厅祠堂,祠堂两边为两层楼房。内外围楼房(除外围一楼外)四周墙壁每层每边均设置有8至9个直立的长方形枪械射击孔,所有射击孔对外无死角,防守效果极好。
得月楼(长江坝村委供图)
香江学校建于1936年,坐东南向西北,为四角楼围屋,通面阔22.1米,通进深21.8米,建筑面积482平方米。硬山顶,博古脊,砖砌圆拱门顶,花岗岩石门框,泥沙石灰墙。围屋内由前后两排房屋组成,每排5间,以天井相隔。
六幢屋,坐东向西,一排一幢,共6幢,建造整齐,前低后高,幢与幢之间设有侧门,晚上关门防匪,也便于村民和睦相处。
六幢屋(长江坝村委供图)
长江古庙,坐落在村南河岸,始建于明末。传说长江坝祖先来此定居后,为祈佑村民生活平安,便在左前方河边处建造一座庙,在庙内的天井挖土时,发现一口古钟,上面写有“长江古庙”四字,于是便将此庙命名为“长江古庙”。该古庙供奉曹主娘娘,村民每年举行一次“安龙神”活动。
长江古庙(长江坝村委供图)
德公宗祠,始建于清朝,民国初期重修,2011年再次进行维修,占地面积260多平方米,三间二进布局。坐东向西,祠堂后方及左右有房屋簇拥。地坪上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 )邑人赖景云立的旗杆夹石一对。
德公宗祠(长江坝村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