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地处北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片钟灵毓秀之地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清远又称凤城。传说古代有一只凤凰,为答谢人类在洪水中救小凤凰,而舍身帮助被洪水围困的人们。为纪念这只凤凰,人们又称清远为凤城。如今,市区有一条街道名为起凤里,一个广场名为凤城广场。
清远历代名人辈出。先后出现西汉中散大夫何丹,唐代两度为相刘瞻,南唐诗人孟宾于,北宋年间双双同登进士第陈铨和陈铸兄弟,明代兼理连阳、清远、英德、怀集、贺县七县军务的武略将军莫朝玉,清代嘉庆监察御史郭仪长和郑士超,清代“精通方脉、确断生死”的名医陈廷佐,清代抗倭先锋、台湾总兵吴光亮,清代末代榜眼朱汝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文楷,孙中山卫士长邱堪,农民英才赖松柏,北伐名将陈可钰,红七军重要将领冯达飞,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国民党少将莫雄,驰名东江纵队的“突围将军”邬强等。
清远文物古迹众多,截至2014年,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221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县(区)级文保单位166处。慧光塔、蓬莱寺塔、南岗古排等有1000多年的历史。清远的摩崖石刻量多质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内容广杂,书法多彩,其中有韩愈、周敦颐、苏轼等名人题刻。至年底,全市存有石刻500多题,数量约占全省的1/4。其中巾峰山摩崖石刻、观音岩摩崖石刻、贤令山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大云洞摩崖石刻及峡山石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远风景名胜众多,自清代以来便有评选“清远八景”活动。清远建市后,清远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2003年,发动群众推荐、投票,评选出清新温泉、飞霞烟雨、宝晶琼蕾、地下银河、一峰彤云、千年古寺、古寨瑶排、英西峰林等为“清远八景”。此次评选结果于2005年2月25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