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集为一体的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
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历时三天,每三年或五载举行一次,规模以各排为单位;小歌堂历时一天,每二年或三年举行一次,规模以姓氏为单位。相传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盘古王婆的生日,又适逢秋收结束,为了纪念始祖,庆祝丰收耍歌堂便选在这一天举行,人们也趁此机会赛歌赛舞、谈情说爱、访亲会友。八大排都有各自的耍歌堂地点,又叫歌堂坪,一般选在较为平坦的半山坡上,每次都固定在此地举办,现已成了连南排瑶的文化遗址历史价值。
耍歌堂是排瑶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为排瑶主要民俗文化形式的耍歌堂,是排瑶历史变迁、民间信仰、文化艺术、风情习俗的浓缩和集中表现。耍歌堂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在耍歌堂中,精美的头饰、绚丽的服饰,独特的长鼓舞、师爷舞,以及所使用的牛角、铜锣、唢呐、芒笛、五月箫、长笛等民间乐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遗产,它充分体现了排瑶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粗犷豪爽的性格,也反映了当时排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环境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