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民族民俗

佛冈吉河洞:“接送三王”

时间:2014-12-02 04:02:21 来源:清远日报 访问量: -
【字体:
  2014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一,是吉河洞(今分属水头镇和石角镇)传统民俗活动“接三王”的日子。按照规则,2014年轮到石角镇小梅村到水头镇石潭(石堦口)“接三王”。“接三王”是指接送流传于当地的神化人物——刘泉及其左右护卫邹钦和赖全,共称“三王”,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佛冈正努力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潭廖氏宗祠前盛大的节目表演。


  上午八点,“接三王”队伍在小梅村委集中,20多辆车浩浩荡荡前往水头镇石潭。到达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家舞着狮子前往廖氏宗祠。接送队伍相遇时,狮子碰头后互相拜礼,接方狮子随着送方狮子在前面引路,进入每一个门口都要行拜礼,同时参加接送活动的村民给三王上香、敬酒茶、烧纸钱、穿新衣,送方要举行欢送仪式并由主持人致词,内容主要是祝福、希望、祈祝祷告之吉词。接着,接送双方狮子和前来祝贺的狮子进行表演。

小梅村代表从“接三王”理事会主席手上接过旗帜,开始接归。


  表演完毕已是中午12点半,小梅村代表从接三王理事会主席手上接过旗帜,将”三王“神位、神像抬起,开始接归。

石潭村的妇女们从外向内撒谷米,以示挽留“三王”。


  石潭村的妇女们赶紧从外向内撒谷米,以示挽留“三王”,不愿意“三王”离开。而小梅村的妇女也赶紧向外撒谷米,意思是请“三王”到她们的村子去。接送活动进入高潮,锣鼓声、鞭炮声撼天动地,群狮舞动。经过门楼、地堂、路口等处,都要停下,共要拜礼十二次,方能离开石潭村。

  队伍途经县城时,吸引无数群众围观,盛况空前。下午三点,“三王”回到小梅村口广场接受村民拜祭,精彩的文艺表演后,村民抬着“三王”到祠堂所属的其他各个村子巡礼。

“三王”被安放在大鸾刘公祠供村民礼拜。


  下午五点半,“三王”被安放在大鸾刘公祠,村民济济一堂一起用餐。

  吉河洞“接送三王”

  这个活动是按当时吉河洞十个甲(今称自然村)的顺序轮流接送的,每年接送一次,一个接送周期为十年。该活动自元末明初兴起以来,已有640多年历史。刘泉,至元年间被封为屯田万户,他忠正无私,带领屯户开荒耕种,饮水灌田,并编制保甲,平息盗匪,教民向善,使民众安居,名声逐渐传遍吉河洞各村,受到当地村民的崇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