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镇位于清新区的西南部,地处肥沃的清西平原。黄东鸡仔饼制作工艺,现存于清新区山塘镇,据今已有116年历史,历经四代传承,坚持手工制作。该工艺传承古法而又不断创新,是岭南传统制饼工艺的典范代表之一。其所制之鸡仔饼,备受好评,是清远著名的手信佳品。
黄东鸡仔饼制作工艺,有五个工序。
一、制馅
提前将冰肉制好,将花生、芝麻炒好。按一定的比例,依次称重杏仁、炒芝麻、炒花生、桔饼、冰肉等十种馅料。将馅料搅拌均匀,成粘状,再搓成馅条放置于托盘。
二、制面皮
将面粉放于台面,先后放入鸡蛋清、糖粉、麦芽糖、油进行搅拌。搓揉面团,将揉好的大面团分割成小面团,放置于托盘。
三、制饼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面皮,包好馅条。用刀将其切成小馅条。再将小馅条切成小段,挤捏成饼坯。
四、烘培
将蛋黄液均匀地扫涂在饼坯上部。将装有饼坯的托盘放入已预热的烤炉中烤制。期间要将托盘拿出,调换位置,继续入炉烤制。
五、摊凉
时间一到,将托盘从烤炉拿出,待热气尽散,可见鸡仔饼呈圆状,状类小鸡。其表皮金黄,有光泽,底部微焦。此时的鸡仔饼,口感最好。外脆里酥,口感细腻,咸甜适中,轻咬一口,满齿甘香。
1902年,山塘人黄显廷从广州成珠茶楼学成归乡,在繁华的山塘墟内开设亦昌行,经营竹木器及土产,兼制鸡仔饼、月饼、腊味。民国年间,黄显廷在山塘墟清省渡码头附近开设美香茶居。因用料讲究,手艺精湛,茶居客源不断。茶居所制之鸡仔饼,渐成当时山塘乃至清远地区节庆送礼、早晚茶点的重要佳品和小吃。
新中国成立后,黄显廷的五儿子黄润祥因技术出众,曾率领山塘镇供销社成员荣获“县供销系统一九七九年技术表演赛平原区点心评比一等奖”,其个人亦荣获“县供销系统一九七九年技术表演赛炸油条一等奖”。
改革开放后,黄润祥重开亦昌行,经营美香饼家,其所制鸡仔饼曾供不应求,在清远各地小卖部、商场皆有出售,小朋友们只需一毛钱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鸡仔饼,这也成为众多清远70后和80后的美好回忆。
此后鸡仔饼在第三代、第四代传人黄冠强、黄卫东父子的进一步改良下,色香味及健康理念俱备,先后获得多项荣誉。黄东鸡仔饼更是远销至全国及港澳地区。
为保护和传承鸡仔饼制作工艺,将黄东鸡仔饼制作工艺推荐申报清远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