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清远史志

黎明前的斗争 ——清远各县解放回眸

时间:2019-12-30 16:06:59 来源: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华诞,也是清远各族实现翻身解放七十周年。习近平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70年前,为了解放清远各县,解放军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仅解放佛冈县城战斗和连县大路边、梁家水战斗,解放军就牺牲了135人,负伤在300人以上。如今回眸清远各县解放前夕的斗争历程,对我市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清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德)佛(冈)清(远)三县最早获得解放

  19494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东部、中部地区的长江以南各省的大部分地区相继解放。7-8月间,兵临广东边境。

  为加强领导,加速华南地区的解放进程,中共中央决定解放华南的主力由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组成,同时组建新的华南分局。194981日,中共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93日,叶剑英抵达江西赣州后,华南分局的其他领导和军队领导也先后到达赣州汇合,接着召开了作战会议、三次分局扩大会议和高级干部会议(通称赣州会议),研究讨论解放华南的作战部署与华南解放后的人事安排及社会治安、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928日,叶剑英和陈赓签发了《广州外围作战命令》。决定将负责解放华南的部队(东路军分成右、左、南三路右路军由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的第13、第14、第15军组成左路军由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第43、第44军组成南路军由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和粤中纵队组成。

  (一)英德县解放

  10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发表《告广东人民书》,号召广东人民和人民武装部队紧急动员起来,调动一切力量支援解放战争,协助人民解放军解放广东全境,建立革命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2日,广东战役正式打响7日凌晨1右路军解放粤北门户曲江后,14军、第15军分别沿北江西岸和北江东岸的粤汉铁路南下追歼溃逃的国民党军

  从曲江县马坝南逃到英德的国民党军第39军第91为阻挡人民解放军南下,在粤汉铁路英德段的遥步桥安装炸药,准备炸毁遥步桥。遥步桥小学教员吴昂廷获悉国民党军企图炸桥的情况后,即叫吴祖银向活动在铁路沿线的英佛县委委员、英东县第一副县长兼英西区委会书记廖碧波报告。廖碧波即派吴祖银北上接应沿粤汉铁路南下的解放大军,并指示驻附城长岭的北江第一支队第2团肖国全武工队派员到横石塘联系接应沿北江西岸南下的解放大军。

  109日,沿粤汉铁路南下的人民解放军右路军15军第45师第133团,在北江第一支队第5团、第2团和第6团的配合下,进至英德县城对岸的英德火车站附近,部署第1营攻打县城、第2营进攻火车站守敌、第3营和师直侦察连向遥步桥迂回。扼守英德火车站及遥步桥的是国民党军第91师第272团,该团团部及2个营据守英德火车站和遥步桥北头,1个营据守遥步桥南头高地。当日19时,人民解放军37连和师直侦察连迅速插入英德火车站与遥步桥之间,堵住据守英德火车站的国民党军退路,与正面进攻英德火车站的2密切配合,经过4小时激战,将据守英德火车站和遥步桥北头的国民党军击溃,俘200余人。22时,人民解放军39连奉命抢夺遥步桥,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用3分钟冲过长280多米的遥步桥,用刺刀砍断炸药导火线,保住了遥步桥。紧接着,38冲过遥步桥,将据守桥南高地的国民党军大部歼灭,控制了遥步桥。人民解放军占领遥步桥后,英德城内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闻风而逃,第1营顺利解放英德县城。


  北江第一支队徽章


  11日早上,解放大军由武工队员肖家山带路,向粤汉铁路的军事要地连江口挺进。在连江口歼国民党军第39军第91师第272团、第2732个营共800多人解放连江口。

  沿北江西岸南下的人民解放军第14军第41师,11日到达英乳边区的乳源县大布洞和英德的平址洞、狮岭、长田一带何健生、文丹率连江支队第6团英乳边中队在平址洞土㙟头村与解放大军会师。13日,英乳边中队配合解放大军进军英西地区。途经大竹凼时,国民党地方武装唐炳勋开枪阻击,第41师开炮炸崩敌炮楼,将其击溃。中午时分,第41师到达英德尧鲤乡(今石牯塘镇)石霞。随后,英乳边中队、石霞武工队随第41师向浛洸挺进。驻浛洸的国民党英西联防主任、联防大队长梁猛熊及其他地方武装闻讯仓惶逃往连江南岸,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解放英西地区最大的集镇浛洸圩。

  英德县城解放后,英东县县长曾启明奉滃江地委命令到英德县城开展接收接管工作1011日,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林名勋任县长,同时撤销英东县人民政府。10月中旬,中共英德县委员会成立,林名勋任县委书记。

  (二)佛冈县解放

  在解放抵达佛冈前夕,佛冈的人民武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佛冈独立第5大队和第6团。1948,佛冈县内已成立了青潭乡人民政府和黄花乡人民政府。19496月,迳头、白石、观石、大陂相继成立乡人民政府。10月初,粤赣先遣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周辉一行奉命到达佛冈大陂成立佛冈支前司令部,周辉任司令员。

  1949108日,人民解放军左路军43军第127解放翁源后,日夜兼程急行军向佛冈挺进,于10日下午抵达佛冈境内石龙一带。佛冈是广州的北大门,据守在佛冈县城的是号称“钢铁团”的国民党39103师第307团。在地方人民武装的配合下,人民解放军第127师根据地形部署第379、第380、第381团对国民党进行分割包围379团由王坑以北穿插到佛冈县城西,以1营兵力迂回至佛冈县城西南,切断国民党向西南方面退路以及其第3营和主力的联系;第381团以第二营兵力经古塘插至佛冈县城以南,与第379团第1营取得联系后,迅速攻占佛冈县城,该团主力则直逼佛冈县城的龙溪山;第380团由饮水塘、张田坑一线从正面向国民党军逼进。

  11日早上,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起进攻。73807连攻下莲花岗东南小高地,歼1个排3792营也攻下柯木迳西北158高地,歼1个连。其他阵地国民党负隅顽抗,拒绝劝降,并且将携带书信前去劝降的解放军战士和游击队干部2人杀害。在激战中,解放军多次攻击,均被国民党密集火力压下来。当日广州的国民党军也派飞机数架次到佛冈空投弹药物资及宣传品,并对解放军阵地进行扫射。解放军一面严密包围国民党守军,一面进行充分攻击准备。当日下午5时,第127师炮兵营赶到支援,在对国民党守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后,解放军发起全面进攻379团攻下柯木迳敌117高地,歼70余人,其余国民党向龙溪方向逃窜3802营一举攻下龙溪以北国民党的主阵地,俘虏了一部分守军;担任突击任务的连队,8分钟攻下国民党守军主要阵地。解放军攻克县城以北154高地后,乘势追击,在半个多小时中的攻击战中,相继攻克国民党4座山头阵地,使防线全部崩溃。第3801营直插至龙溪,将企图逃跑国民党团长王家桢等以下官兵80多人俘虏。傍晚7时许,解放佛冈县城的战斗胜利结束。这一战斗,被称为“解放广州第一仗”。

  在歼灭了驻县城国民党守军后,人民解放军第3791和第3营于当日下午6时许,向小坑挺进,将盘在小坑以北45高地、50高地、70高地国民党包围。12日拂晓,解放军在强力攻击下,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守军。至此,佛冈全境解放。在解放佛冈县城的战斗中,国民党军307团(俟有10余名残兵逃走)及一个地方保安营,200,俘团长以下官兵2000,缴获全部美制武器装备。解放军有56名指战员牺牲,近200名指战员负伤。


  《亦报》194910月关于连江口和佛冈解放的报道


  1014日,中共佛冈县委员会和佛冈县人民政府成立,周辉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三)清远县解放

  1949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6团解放四九乡,成立四九乡人民政府。93日,解放汤塘圩,接着于20日成立中共潖江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北江第一支队第6团团长黄信明任县委书记兼县长。10月初,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李海涛、单德成等到达汤塘,指导成立支前司令部,黄信明任司令员。

  1012日傍晚,人民解放军第1440师从英德以南60公里的下步圩,星夜水陆并进,13日拂晓在清远城以东的江口击退国民党63军第211师、第213师的阻击。同时,师第1182营和第1191营在横石圩北江沿岸,跟踪追击国民党。第1182营前进到江口北岸禾仓附近,歼灭正在吃饭的国民党军,然后南下追击。1182营进至后岗圩一带,击退实施反扑的两营国民党军,并从俘虏口中获悉从江口退下来的国民党211师、第213师已集结清远县城附近。该营立即占据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对峙。中午,人民解放军1183营和第1191营赶到,协力向国民党开展进攻。解放军占领后岗城北高地后,国民党仓惶弃城西逃。傍晚,人民解放军第40清远县宣告清远解放。连江支队第3团附城独立中队和朱志明率领的城工组亦随大军一同入城,给大军运送粮食,安排驻地,组织交通工具。

  13日中午,粤桂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嘉率领纵队机关连江支队第3团主力,从清远太平洞口围向县城进发,到达回澜时,与正在西逃的国民党63军残部遭遇,经过一个小时战斗,歼1个营部和1个整连,俘副营长以下官兵1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6挺,还有火箭筒等大批军用物资。日黄昏,梁嘉与连江支队第3团赶到清城,同人民解放军后续部队第43军会师,组织成立清远军事管制委员会,苏陶任主任,冯华任副主任,接管国民党清远县党、政、军、民等机构,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14,撤销中共潖江县委和潖江县人民政府。15日,黄信明带领两个连共150多人,会同南下工作团李海涛等12一起来到清远县城,与苏陶会合。20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成立新的中共清远县委成立清远县人民政府,并任命云昌遇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开展连阳战役解放连阳四县和英西

  地处粤西北山区连县(今连州市)、连南县(今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县(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阳山,是汉、瑶、壮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山势险峻,偏于一隅,人民解放军开展广东战役无暇顾及国民党残余部队陆续逃聚于此,与连阳地方武装一起,大肆叫嚣“反共复国”。194910月至12月,盘踞连阳的国民党军除了广东省第五行政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连县县长李楚瀛将连阳4的保警队、自卫队、保安团、联防队等地方武装编成立“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所辖的25、第26279个团共6000外(后又将英西的国民党武装编为第28师),还有从坪石等地退下来的交警第17总队,广东省保安第17团、第63军残部和广东省保安第4师第7团残部,合计7100人。其中交警部队是国民党军统局的特种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


  194985日,连江支队正式发表的《成立宣言》


  194911月下旬,为了彻底消灭盘踞在连阳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连阳和英西,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第48军第143师和北江军分区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部署,在北江地委领导下,成立143师参谋长王中军、政治部主任吕琳和北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明组成的解放连阳前线指挥小组,并制订了分北、中、南3路进军连阳的作战计划:⑴北路军由第143师第428团和第429团两个营,以及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第7团组成,由第428团团长李洪元指挥,连江支队第7团团长萧怀义为副指挥,从湖南宜章黄沙堡经连县周家岱、天光山,直插连县东陂镇,待消灭当地国民党军后,随即进军三江,占领三江后背山鹿鸣关,堵住国民党军窜逃连山的退路,然后掉头围三江,解放三江。⑵中路军由北江军分区12团和第1434281个警卫连,以及连江支队第10团组成,由王中军指挥,从乐昌坪石出发与第10团会合后,直扑星子歼灭国民党军,接着急速进军,包围攻击连州城。若国民党军弃城逃走,则立即跟踪追击,务必将其主力歼灭。⑶南路军由第143师机关炮营和北江军分区暂编第3团(由连江支队第4团和第6团一部整编而成)与清远人民保安团(原连江支队第3团)组成,由北江军分区参谋长黄云波指挥,从英德到阳山,与连江支队第5团会合,经大朗、黎埠插到三江之南,堵住国民党军瑶山的道路,然后3路合围,聚歼国民党军主力于连州与三江之间。参加解放连阳作战的部队总兵力约3000余人

  (一)大路边激战歼灭强敌

  194910月底,在连阳战役展开前,从铁路沿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交通警察第17总队1000人盘踞连县大路边村连江支队第10悉知后派人赴湖南宜章黄沙堡,向路过该地的人民解放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13军报告敌情,于是解放军从37师第108团派出两个营去消灭这股敌人。115日,解放军第108团担任主攻,连队第10团战士分别从东面和北面向大路边内进攻,国民党军凭借城墙炮楼的掩护进行顽抗。解放军突击队冲过开阔地,迫近城墙,用搭人梯越墙。由于墙高重武器少,敌众我寡,解放军处于不利位置,进攻受挫。连队第10团据守村前制高点红磊顶,居高临下向国民党军射击,后来国民党军占领红磊顶北面的山头,并向红磊顶发起攻击10团坚守至下午3时,被迫撤退。晚7时,解放军增援部队赶到,以猛烈的炮火向国民党军轰击,接着发起冲锋,夺回被占领的两个山头,于是国民党军向星子方向溃退。这场战斗歼400余人,其中毙伤100余人,俘虏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00余支。解放军也伤亡80余人,其中牺牲55人,连江支队10团牺牲2人,负伤数十人。

  (二)北路军和中路军解放连县、连南与连山

  12月初,解放连阳战役正式打响。3日,北路军的主力428团从乐昌乘火车到坪石,接着转道宜章黄沙堡,4日在黄沙堡与连江支队第7团会合后,向连县星子周家岱前进,5日晚到达蚊子冲,然后兵分两路:第一路由第428团团长李洪元和连江支队第7团团长萧怀义、政委黄漫江率领主力从天光山经洛阳从东面直奔东坡镇;第二路由第428团副团长徐彦凯率领第2营,连江支队第7团黄振、吴年、黄雄率领两个连配合,绕道黄洞山从北面包抄东陂镇。

  125,第一路的先头部队在洛阳抢占当地自卫队的山头哨岗,缴枪12支。接着,第一路军继续前进,驻扎在大营村国民党自卫中队在解放军的重压之下,该中队队长李雪亭被迫率缴械投降,于是部队直出旗王岭,围攻东陂镇。6日,驻守在东陂的国民党军向大龙山溃退,第一路军顺利占领东坡镇。

  第二路军从天光山过桐木冲,6日上午到达黄洞山,获悉梁家水村驻有从湖南临武溃退下来的国民党第2交警总队118600多人,于是决定先将其歼灭,为部队继续前进扫清障碍。当日下午,解放军分3发起总攻:西路从岩塘背南下,迂回到龙形洞,切断国民党军西逃之路;东路在仙人岭脚从东面包围梁家水;北路由北面桥头水坑沿大路分两路直扑梁家水村,展开正面主攻。国民党军退路被截,拚死顽抗,解放军奋勇攻击,至傍晚攻入北门巷和半边街,夺下炮楼。国民党军总部盘踞在祠堂,以祠堂东侧的小河为界,与解放军形成对峙状态。经过几小时激战,解放军把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几个狭小阵地内,切断其相互间的联系,随即进行政治攻势,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们在30分钟内缴械投降。与此同时,解放军通过群众找来大量的辣椒粉和石灰,包扎在手榴弹上,一批一批地投入国民党军指挥部的祠堂内,石灰和辣椒粉随着手榴弹的爆破,烟尘腾起,国民党军或被炸死,或被呛得泪水鼻水齐流,咳嗽不止,哭喊连天。国民党军终于支持不住,于7日凌晨从窗口竖出白旗投降。接着其余据点守也纷纷放下武器,战斗全部结束。此战,共毙伤国民党军200余人,俘上校队长李学忠以下官兵44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35挺、六〇炮9门、长短枪500余支。解放军也牺牲了副连长赵廷贵等22人。

  梁家水战斗结束后,北路在东陂会合,留下一部分继续清剿东陂一带国民党军残部,主力则从东陂经西岸、石角,直插李楚瀛老巢三江。途中,在新塘歼1个营,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0多支。7日下午兵临三江城下。8日凌晨,解放军占领三江城。

  中路军123日从乳源到乐昌北上坪石,次日早晨向连县开拔。6日在大路边同连江支队第10团会合,当晚包围星子镇。7日拂晓,解放军发起攻击,分东、西、北三面同时向镇内进攻:北江军分区第12团第3营炸开星子北门街闸门,直接冲入星子街;4283营从东北面土陂冲、白坟头冲入街内;12团一部和连江支队第10团从星子圩西南的黄村,向星子圩发起攻击。驻守在星子圩内的“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5师主力团,在解放军的三面攻击下,抵挡不住,慌乱从洞婆墟绕出河边,沿公路向麻布、连州方向逃窜。7日凌晨,解放军占领星子圩,但位于西郊金紫岭的守军,缩在碉堡里抵抗,于是解放军对其进行炮击,消灭碉堡内的军。接着解放军向连州城进军。8日拂晓,先头部队从巾峰山冲入连州城,发现国民党守军已弃城逃跑,但留下大批军秀物资。解放军在连州城稍作休整后,一部向九陂方向、一部向三江方向追击国民党军

  8日,在北路军解放三江镇的同时,中路军的先头部队也抵达三江,与北路军会师。于是,前线指挥小组命令第428团团长李洪元率领1个营和连江支队第71,由彭厚望为向导,迅速进军连山当晚,解放军顺利占领连山旧县城太保。9日上午,彭厚望用电话向国民党连山县府发出通牒,限令他们于10日中午前无条件投降,等候解放军前来接管。10日中午,国民党连山县政府无条件投降,并派出代表到太保迎接解放军。当日下午4解放军进入连山县城永和,并接受“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6师第76团副团长彭兆祥及连山县自卫总队副蒋友森以下等官兵256人投诚,宣告连山解放。活动在粤桂湘边境的连山中队和活动于连山上帅的上帅特编连,主动出击,先后解放了禾洞、上帅,维护社会治安。13日,在三江待命的黄漫江和黄振率连江支队第71个连,前往连山开展接收接管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连江支队指战员佩带的肩章


  (三)南路军解放英西和阳山

  南路军从英德浛洸出发,挥师向英德西部进剿。7日,解放黄花,西牛守军1个中队100多人也向解放军投诚9月底从县城逃到大湾的“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861团团长张隆,在收到中共英德县委书记兼县长林名勋通过莫雄转来的“应审时度势,弃暗投明”函告后,慑于解放军军威,只身到浛洸投诚,并于8日向活动于当地的大湾麻步武工队移交防务、接受整编。至此,英德全境解放。

  接着,南路军分左右两路进军阳山。13日,解放七拱。14日,经过一场小战斗,解放青莲圩。14日,两路部队会合,解放阳山县城,成家球中队60多人向解放军投降,阳山县县长李谨彪率残部500多人,逃往秤架圩,把两个连安插于秤架、岭背之间,其余驻守秤架,企图阻止解放军的进攻

  南路军解放阳山县城后,一部向秤架方向追击,20日占领岭背圩。24日,从岭背出发,攻击龟缩在秤架的李谨彪部,1个连迂回秤架西北部的山头,形成居高临下之势,置国民党军于解放军火力控制之下,1个排占领秤架西南小山头负责掩护,1排冲上秤架西南占领阵地,封锁国民党军向乳源逃窜的退路,1个排由西面山头直冲秤架圩。国民党军向东面山头溃退并以山上之乱石作掩护,负隅顽抗,解放军步步进逼,用手榴弹炸死敌军营长,接着解放军又发起强大政治攻势。为此,国民党军纷纷举手投降,李谨彪带伤化装逃脱。战斗至中午11时左右结束,秤架宣告解放。此战,计歼国民党军营长以下官兵19人,俘虏10人,缴获八二迫击炮1门,六1门,重机枪1挺和其他武器弹药一批。与此同时,阳山县境内的太平、白莲、杜步、水口、高峰、东山、小江、犁头、黄坌、西江、朝天、寨岗等乡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迫于形势和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纷纷缴械投降。至此,阳山全境解放。

  (四)三军会师连南活捉李楚瀛

  解放阳山县城后,南路军的另一部则按照原计划继续向黎埠进击,与中路军、北路军会师三江后,进入瑶山,对国民党军首领李楚瀛进行会剿、搜索。在油岭,解放军追上“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军部和特务营300多人,经过激战,将其全部歼灭。14日至16,俘获大批零散的敌军。16日,在瑶胞房大猪六的举报和引导下,第428团第3营第8连和军分区第122营在南岗矮凳凹山洞将李楚瀛等48人抓捕。

  1224日,历时20天的连阳战役胜利结束,清远全境获得解放。连阳战役消灭盘踞连阳的国民党交警部队和“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主力中将军长李楚瀛、少将参谋长于继祖以下官兵1540人,接受投诚671人,缴获轻重机枪及其他长短枪共1504支、炮4门,各种枪弹13.4万发。

  解放军在连阳解放过程中,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各县解放后,相继成立县委、县人民政府。1215日,阳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梁天培任县长当月成立中共阳山县委员会,张彬任县委书记。20日,连县人民政府成立,蔡雄任县长;中共连山县工作委员会和连山县人民政府成立,黄漫江任县委书记兼县长。1950110日,中共连县委员会成立,蔡雄任县委书记。1950516中共连南县工作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成立,成崇正任县工委书记兼县长。


  194912月,连县群众载歌载舞庆祝解放


  清远各县的解放与人民政权的建立,使清远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清远各县解放情况表

解放日期

主要参战部队

主要战果

首任县

委书记

首任

县长

英德县

10月9日

    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第45师133团,第14军第41师,北江第一支第5团、第2团、第6团,连江支队第6团英乳边中队

    歼灭国民党军第39军第91师第272团、273团800多人,俘虏200余人;西牛守军1个中队100多人投诚;“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8师第61团投诚

林名勋

林名勋

佛冈县

10月12日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3军第127师379团、380团、381团、炮兵营

    歼灭国民党军第39军103师第307团及一个地方保安营,毙敌200余人,俘敌团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缴获全部美制武器装备

周  辉

周  辉

清远县

10月13日

    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4军第40师118团、119团,北江第一支队第6团,粤桂湘边纵队机关、连江支队第3团

    歼灭国民党军第63军第211师、第213师一部,俘副营长以下官兵1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6挺及火箭筒等大批军用物资

云昌遇

云昌遇

连  县

12月8日

    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3军37师第108团,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8军第143师428团,北江军分区第12团,连江支队第7团、第10团

    歼灭国民党交通警察第17总队、第2交警总队118团300余人,俘虏740余人;击溃“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5师主力;缴获各种枪支100余支,缴获轻重机枪35挺、六〇炮9门、长短枪600余支和大批军用物资

蔡  雄

蔡  雄

连南县

12月8日

    第143师428团、机关炮营,北江军分区第12团,北江军分区暂编第3团,连江支队第7团、第10团

    全歼“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军部和特务营300多人,俘虏中将军长李楚瀛、少将参谋长于继祖等将官48人和士兵一大批,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成崇正

成崇正

连山县

12月10日

    解放军第143师428团1个营和连江支队第7团1个连,连山中队,上帅特编连

    “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6师第76团副团长彭兆祥及连山县自卫总队副蒋友森以下等官兵256人投诚

黄漫江

黄漫江

阳山县

12月14日

   解放军第143师机关炮营和北江军分区暂编第3团、清远人民保安团、连江支队第5团

    击溃“中国反共救国军”第9军第27师主力;歼灭敌军营长以下19人,俘虏10人,成家球中队30余人投降;缴获八二迫击炮1门,六〇炮1门,重机枪1挺机枪2挺和其他武器弹药一批

张  彬

梁天培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