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岗村村貌(罗炜彬 摄)
门口岗村,位于太平镇南部,距区政府约22千米。村舍坐北向南,大坑河、石蛤 坡河从村东面流过。村落始建于清初,陈姓先祖陈国芳、陈国顺两兄弟带领族人来此 开村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钟、欧、潘等姓先后迁入聚居。因村前(当地 话作“村门口”)有两座山岗而取名门口岗村,曾用名门溪村。
芳顺陈公祠外景
位于芳顺陈公祠内的“乡村记忆馆” (钟洁华 摄)
芳顺陈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广三路,中路面阔三 间,深三进,总面阔30.43米,总进深37米,建筑占地面积1126平方米。硬山顶,镬耳 山墙,素胎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头门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内置屏门,石前檐柱,虾公梁,梁上置石狮,金柱用木柱石础,花岗岩石门框,石门额上阴刻“芳顺 陈公祠”,落款为“光绪己丑秋月,南海陈葆端”。衬祠建于民国时期,以青云巷相 隔。左路衬祠作为村中自办小学使用,为纪念村中太公“伯起公”而命名为“伯起初 级小学”;右路衬祠为本族商议重要大事的场所——本族自治事务所。衬祠前为中西 结合的四柱三间圆拱门,硬山顶,人字山墙。2010年12月,芳顺陈公祠被公布为清新 县文物保护单位。
伯起初级小学(钟洁华 摄)
本族自治事务所(钟洁华 摄)
村中有兴利堂、大利堂修巷碑。修巷碑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作为纪 念修巷的门楼上的门楣,后门楼被破坏,只剩下石碑。
兴利堂、大利堂修巷碑 (钟洁华 摄)
村中建有文化长廊,展示村史简介、名人简介、村训、祖训等。2015年,清新区 政府在该村成立“文化驿站”,组建门口岗村曲艺社、广场舞健身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