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陂村村貌(骆志刚 摄)
韶陂村,位于连州市西岸镇中部,距镇政府约2.5千米。南朝连州太守邓鲁父邓思露(391—425)立寨,已有1600余年历史。村中冯氏宗祠、司徒故里保存完好的壁画绘有邓鲁筑连州城传说和倡导族群和合的内容。壁画历经百载,依然线条清晰,色彩明丽。
韶陂古村有司徒故里、仁厚里、司徒古里3座门楼,以及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的宪章冯公祠。每座门楼的对联有其特定的内容:司徒故里“太守遗风,仙人事业”,仁厚里“厚德如山太守遗风,仁义仰仙先人事业”,司徒古里“韶乐声和鸣盛世,陂塘水满庆丰年”。
韶陂司徒故里门楼(石振明 摄)
司徒故里门楼坐西北向东南,为砖墙搁檩架构单间二层建筑,人字形封火山墙,四角飞檐,挑檐灰塑瑞兽。门呈圆拱形,上嵌“司徒故里”石匾。檐下有彩绘故事“三母和合”,饰以花草、喜鹊、松柏、云彩、山水图案,素朴淡雅。门楼内有碑刻:“兹如吾乡之珠门,创自太守,遐稽当日德载鸿图,功昭宋代,服司徒之组绶,抱职还乡,故名之曰‘司徒故里’”,记录了门楼的历史。
司徒故里碑刻(石振明 摄)
“三母和合”壁画(石振明 摄)
冯氏宗祠,为纪念先祖冯宪章而建,称宪章冯公祠。冯氏族谱记载:先祖曾任直隶州儒学掌教,他兢兢业业,连续获嘉奖,并被选为乡饮耆宾。宗祠为青砖砌筑,硬山顶,二进一井两廊,四角飞檐,墀头的彩绘和狮子灰塑颜色明丽,线条细腻。祠堂屋檐一排彩绘“群仙献寿”“远上寒山”“白云人家”“圯上受封”等人物故事画,祠堂屏门有数幅彩绘山水画。壁画历经数百年尚清晰如新。
宪章冯公祠(魏文石 摄)
冯氏宗祠中的壁画“指石为羊”是一幅古代神话故事画,画中人物衣袂飘飘,神态自若,地上一群山羊奔跑跳跃,对面的来人手指羊群,有羊受惊吓转头而去。据村中老人讲述,这幅画表现的是邓太守指石为羊的传说。
“指石为羊”壁画(成晓君 摄)
太守邓鲁(420—486),字约子,桂阳韶陂(今连州西岸韶陂)里人。南北朝时期人,南朝宋泰始初年(465)举秀才,为桂阳县(今连州)小吏。是年,国家书馆遭遇火灾,书籍卷册尽毁,朝廷下令向各州郡征集民间藏书。宋安郡派邓鲁将桂阳境内征集到的书籍卷册递交给朝廷。邓鲁献书籍卷册有功,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宋安郡太守缺员,宋帝下诏让邓鲁接任宋安郡(治所在今连州西北)太守。
邓鲁在任太守期间,筑造桂阳(今连州)城垣,开凿池濠,建桥梁,修里道,治理有方,未曾增加民众负担。朝廷嘉奖其功绩,赠授司徒丞相一职。村民感念太守赐予家园,尊邓鲁为精神寨主。每年正月二十,为纪念祖先邓鲁,村中连续三天开展“酬神”活动,游神庆贺。
冯屋巷(石振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