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坑村村貌(许明辉 摄)
旱坑村,位于阳山县杜步镇西部,距镇政府约2千米。邓姓族人于明隆庆元年(1567)从太平杏棠村迁至此地居住而形成村落,因经常遭遇干旱,坑圳缺水而取名为旱坑村。
村中现存元成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时期重建,三开间二进深一天井布局,后来第一进改成邓氏书院。宗祠于1972年重修,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砖木结构,灰瓦覆顶,琉璃瓦剪边。
元成公祠(李学森 摄)
邓氏书院(朱志平 摄)
镇龙祠,始建于明代,2007年重建。当地居民每年春节、清明节、农历十月十五到此参加祭祀活动。有时村民自行选 定祭祀时间,如给小孩“破六甲”就择用农历五月初五。
镇龙祠(梁顺达 摄)
村中盛行凤舞,凤舞又名双凤舞,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源自肇庆怀集。据传授人邓介讲述,明万历二十年(1592 )邓姓祖籍肇庆怀集已有舞凤习俗。清咸丰十一年(1861),邓介的祖父迁居旱坑村,凤舞便随之传入,自传入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凤舞一般在喜庆节日时进行,表演以道具为主,用打击乐伴奏,加唢呐(代替牧童土笛)吹奏引子及过门。凤舞的角色分别有引凤人、舞凤人、扛旗人及乐师。由引凤人手持木盒,引领双凤上场,凤随着锣鼓节奏起舞,时而引颈长鸣、飞扑跳跃, 时而交颈扫羽、妙舞相嬉,栩栩如生。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凤舞”祈福(罗燕颜 摄)
凤舞的传承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方式,采用口传身授,至今传承良好。2007年6月,该村凤舞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