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清远史志

【清远红色革命遗址】杨先槎故居——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成立遗址

时间:2025-04-18 15:58:34 来源:清远市史志办 访问量: -
【字体:

杨先槎故居——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遗址位于英德市桥头镇潭坑行政村张屋村。

1938年至1939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分别在桥头、青塘成立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英东抗日宣传队和文光乡青石塘青年抗敌同志会,掀起了英东地区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1938年秋,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在英德桥头张屋杨先槎(曾任十九路军少校参谋,当地有名的绅士,思想上同情中国共产党)家成立。后援会成立后,在杨先槎家开会两天,参加会议的有廖宣、廖碧波、石可权、陈仁畿、杨绍光、胡希文、李拔才、邬强等。会上推选杨先槎为主任,陈仁畿为宣传委员,邬强为武装委员,廖碧波为民运委员,胡希文为组织委员。接着,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宣传发展工作,石可权在家乡石角村成立武术馆,全村40多名青壮年参加练武,在练武的同时学习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武术馆成了抗日救亡的学习宣传阵地。1939年3月,党组织动员部分党员和进步青年成立由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领导的“英东抗日宣传队”,历时约4个月,先后到文光乡、洪象乡、门园太乡(今白沙镇内)、黄塘乡、溪板乡等数十个村庄和青塘圩、白沙圩、桥头圩、大镇圩、横石水圩等圩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6月,英东各地进步青年四五百人集中在文光乡青石塘举行大会,胡希文主持会议,成立“青年抗敌同志会”。会后,数百青年奔赴各地,英东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杨先槎故居原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仅存一段斑驳的墙角,周围土地已被农作物覆盖。

图片

杨先槎故居——英东抗日救国后援会成立遗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