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高新区召开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了《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培育入库申报的通知》精神,省财政将对每个试点产业集群扶持总额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同时粤东西北地市集群试点扶持金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的50%。清远市将选择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作为试点行业领域,而高新区则作为清远市该试点工作的起步区域之一。
据了解,清远市有色金属产业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形成有色金属拆解回收、粗加工、深加工、终端产品等完整产业链。2021年清远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约230家,产值约600亿元,就业人员3.3万人。2021年铜材产量27万吨,铝材60万吨,电力电缆46万千米。尽管如此,整个行业依然缺少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工艺、装备、研发和产品、人才等多方面存在痛点。
会议指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加快推进以“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架构的新制造生态系统建设。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打造企业的竞争力。
据介绍,本次试点将按照“赛马机制”原则,同一试点行业的多个培育项目,仅对最先通过试点认定的项目予以资金奖励支持。省财政对每个试点产业集群扶持总额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其中珠三角地市集群试点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的30%、粤东西北地市集群试点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的50%。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试点项目实际总投资额须不少于500万。
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将作为试点牵头单位,进行项目总体申报。各企业对所需求的数字化模块由供应商提供服务和产品,由供应商汇总申报资金和数量,不限模块数量,先到先得。试点原则上以2年为周期规划,分为指南编制、培育入库、试点启动和样板推广四个步骤。
在满足集群试点行业指南榜单刚性指标的前提下,试点考核前要实现三个指标。一是推动试点起步区域内3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培育期间不少于10家。二是通过生产过程工艺数据与品质数据采集、存储,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通过生产工序分解管控,优化生产节拍,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品质一致性,降低废品率和生产能耗;通过生产成本实时统计,快速汇总分析和决策,实现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作业人员减少5%以上。三是建成1个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应用展示中心。
会议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所需,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可以捕获新的市场机会,获取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提质、降本、增效、降耗”的实效,在市场竞争中提前占位。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变革的力量,用好政策,做好转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新区科技信息局和企业服务局有关负责同志,清远市金属行业商会、项目供应商代表,高新区有色金属行业代表性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