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文学艺术 > 文学

【清远文艺名家访谈】戚华海:广东清远生态文学实践及当下的引领意义

时间:2022-02-25 22:27:52 来源: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访问量: -
【字体: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出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文学现象——以文学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作性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特别是生态诗歌创作风生水起,成了广东乃至全国的一方热土。为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生态文化》杂志2021年第六期对话栏目采访了广东省清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戚华海。

广东清远生态文学实践及当下的引领意义

——著名生态诗人华海访谈

冯小军

  冯小军:清远有怎样的文学历史,有什么样的历史文脉?近现代出现了哪些优秀作家作品?

  华海:说到清远的历史文脉我想跟它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清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资源。它地处珠三角北端、南岭南麓,自古便是内地通往岭南的要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清远文化。整体上可以概括为:两条文化走廊、三种文化形态。

  清远自古是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要道。历史上,北江是内陆通往岭南的主要水道,伴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在清远境内形成了两条沿江文化走廊,也就是北江文化走廊和湟川文化走廊。

  三种文化形态,就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熔于一炉。历史上,岭南地区远离中原政治中心,交通不便,是很多失意官员被放逐贬谪的地方。历代贬官在这里留下许多诗文,构成清远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连州文化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境内的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内地通往岭南的最早“官道”。连州处于要道口上,中原文化就是沿着古道和湟川河传递而来,沿着湟川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湟川文化走廊”。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曾在当时连州所辖的阳山县做县令,在连州写下著名的文章《燕喜亭记》。有“诗豪”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对连州文化影响最大的历史名人。他在连州做了4年刺史,留下诗歌73首、散文25篇。宋朝的米芾曾任浛洸(今英德境内)县尉。苏东坡被贬后也曾两次途经清远,留下了“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千古名句。

  清远的宗教文化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道家七十二福地中就有两个在清远,分别是第十九福和第四十九福地。飞来寺为岭南著名古刹,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历代名人墨客,如唐代韩愈、张九龄,宋代苏东坡、朱熹,元代郭孝基,明代海瑞,清代屈大钧、袁枚等都留下了踪迹,形成了“峡江文化”的人文景观。总体而言,清远文化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清远兼容并蓄,使得清远文化具有多元性;二是由于清远是历史上中原到岭南的必经之地,处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叉带上,所以清远文化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三是清远处于粤湘桂三省交界的山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多种文化在清远保留了一些较为原始的面貌,因此,清远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丰富而饶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清远生态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清远历代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表现清远的山水的,清远山水既有北方之雄,又有南方之秀,“山水文学”构成了清远一个很重要的文学传统。我们现在的生态诗歌实际上是与唐宋以来清远的山水文学一脉相承的。

  到了近现代,清远也出现了一些作家。清远在1988年建市之前是一个县,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小说家,如关照禧、袁启生等。清远建市后更多来自各地的作家和诗人聚集过来,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唐德亮的诗集《苍野》获第七届广东鲁迅文学奖;生态诗歌倡导者华海已出版《生态诗境》《当代生态诗歌》《华海生态诗抄》《敞开绿色之门》《一个人走》《红胸鸟》《蓝之岛》《一声鸟鸣》等生态著作。2008年5月在清远召开“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诗人苏奇飞获得“柔刚诗歌奖”和“扬子江青年诗人奖”。近几年以李衔夏、叶清河为代表的青年小说家异军突起,开始生态小说方面的探索。

  冯小军:今天的清远生态文学从诗歌发端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有哪些?它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对生态诗歌有没有明确的界定?

  华海:清远的生态文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刚才我谈到清远从历史上就有山水文学的传统,清远历史上留下的一些诗歌,比如苏东坡的“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写的就是清远的北江风光,表现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产生的一种内心冲动和激情,山水和人的心情是凝为一体的。韩愈的《夜宿龙宫滩》中写到“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这表现的就是湟川——北江的一个支流小北江,诗句表现了湟川的江面上激流涌动。这其实折射出韩愈的一种思乡之情,他从中原来,岭南的山水景象跟北方迥然不同,晚上在船上夜宿龙宫滩,自然就想起了家乡。韩愈在阳山期间因为所接触到的山水风土与北方不同,对他诗歌形成独特的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生态诗歌发端的一个历史的渊源。从唐宋到明清,清远这一带都有诗歌集社的传统,就是一帮诗人集成一个诗社,吟咏创作。

  如果说人文地理是历史的原因,那么生态地理就是现实的原因。

  清远注重环境保护,重视生态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清远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明确定位。1998年,明确提出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坚持生态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清远围绕生态发展区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北部地区形成了岭南的生态屏障。清远的生态文明实践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提供了基础,可以说清远生态诗歌、生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应运而生,得天时地利人和。

  “生态诗歌”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提出来的。我们都知道2003年发生了非典疫情,也是因为“非典”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当时我与两位学者分别进行了两场对话,与邓维善做了一个关于生态诗歌的对话,与单世联做了一个关于生态文明观的对话。在我跟邓维善关于生态诗歌的对话当中具体分析了生态问题,生态诗歌产生的根源就是生态危机的发生。后来,我还跟梅真有一个关于“我与生态诗歌”的对话,把我的生态诗歌观念做了进一步的梳理。我们认为当代生态诗歌作为现代社会批判和反思工业文明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通常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价值取向的诗歌有本质的不同,它把人与自然放在统一的位置,从生命共同体互为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整体角度来体验和感受,并以对灵魂的反思和生命的体验,来调整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同时我们认为生态诗歌不是简单的生态加诗歌,生态观念的诗歌内化是其中关键,这个“内化”就是探索生态题材和生态思想的“诗歌化”,生态诗歌应当是体现生态美学追求的创新的诗歌。这是当时对于生态诗歌这个概念的解释。

  后来,我们对“生态诗歌”不断研究探索,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生态诗歌首先具有面向现实的一面,它批判反思生态危机现象,探究危机的根源,揭示人与自然分离乃至对立的悖谬;它更把立足点和归宿放在体验自然和想象自然上,这就是生态诗歌的三个基本特征:批判性、体验性和梦想性。梦想性是旨归,由对问题的批判回到对自然的生命体验,最终还是为了在诗歌中建构诗意栖居,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关系的诗歌境界。生态诗歌正是对生态文明这一时代命题的诗歌表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审美形式上都与过去的诗歌迥然有别。

  冯小军:清远生态诗歌取得了哪些成就?它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影响怎样?

  华海:2019年4月14日,《南方日报》发表过《生态诗花别样艳》的文章,王晓娜以生态视阈下的清远诗歌创作为题,对清远的生态诗歌进行了一个系统梳理。在她看来,广东清远诗人群体创作的生态诗歌引起了诗坛的瞩目。她在文章中写道:“华海一方面致力于生态诗歌创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态诗学,是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诗人、诗评家。近年来,华海生态诗的数量很多,包括‘静福山’系列、‘笔架山’系列、‘虚构之岛’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红薯’系列等,质量也很可观,有许多作品均得到了诗坛和评论界的肯定。他的代表性诗作在洋溢着浓郁的生态诗意之余,也表达了对生态伦理的深刻思考,构建起一种具有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浑然一体的澄明之境”。的确,清远生态诗歌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双向展开。在推进创作的同时开展生态诗歌的理论研究和文本批评,逐步推动生态诗学的建构。一开始是由我走出第一步,就是《华海生态诗抄》,这是国内第一部个人生态诗集。然后逐步影响了其他诗人,他们也开始生态诗歌的尝试。2008年在清远举办了国际生态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时间正好是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5月13日。当时参加这个活动的中外学者有的来自美国和韩国,在开幕式上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先生说,历史会记住这一天,这是生态诗歌为大家所认知的日子。第一个阶段是2003年到2009年,是生态诗歌的发端,主要是以笔架山为创作的基地,可以叫做笔架山时期;而2009年到2013年,就是静福山时期;2013年至今,主要是以江心岛作为创作的一个标志,可以叫做江心岛时期,出版了《蓝之岛》《红胸鸟》等作品。

  《庚子生态诗歌选本》收录了清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的生态诗歌,以及全国各地诗人们的生态诗歌。2021年又出版了一套丛书:《生态清远文学丛书》。这套书影响很大,是对清远生态诗歌、生态文学的一个成果总结。目前清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参与到生态诗歌创作的行列,包括唐德亮、唐小桃、李衔夏、马忠、苏启飞,还有林萧和他女儿林雨霏等,他们创作的势头很猛,有很好的创作潜力。清远现在的生态诗歌已经以团队的形式呈现出来,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的作品。刚才提到《庚子生态诗歌选本》中就有不少,像《静福山》《蓝之岛》《清远蓝》等是代表性的作品。与此同时,清远生态诗歌在理论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通过每年举办生态诗歌节、生态诗歌笔会,以及其他各种生态活动,集中进行理论探索,聚焦生态诗学的建构。先后出版了《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敞开绿色之门》《虚构之岛》生态诗歌评论集等专著。

  清远的生态诗歌创作和研究逐步走到了全国的前列,而且跟国际学术界都能够对接。我们每年都邀请很多生态文学方面研究的学者参加我们的活动。如武汉大学的博导汪树东、山东大学的博导程相占,他们也非常关注清远的生态诗歌。汪树东老师对于清远生态诗歌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些重要的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面。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清远生态诗歌的学者还有很多,比如龙其林、梅真。近年来,有大量研究清远生态诗歌的论文发表,也有很多青年学者,通过研究生态诗歌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把清远生态诗歌作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研究课题。清远生态诗歌已经逐步走出广东,走向了全国。

  冯小军:清远生态诗歌是否已形成流派?主要特色表现在哪些地方?

  华海:清远生态诗歌正在逐步形成流派。要称其为一个流派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有没有明确的文学观念、诗歌观念;第二,有没有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第三,有没有创作和研究活动来长期推动,而且形成品牌产生辐射带动影响。我想,这几点是检验它能不能称其为流派的主要因素。清远的生态诗歌从一开始产生就有自觉的生态诗学观念。前面我说过,我们一开始就提出生态诗歌的批判性、体验性、梦想性,生态诗歌的观念非常明确。这10多年清远的生态诗歌就是在这种明确的、自觉的生态诗学观念引领下往前迈进。大家出于一种生态自觉,使我们的生态诗歌与单纯的表现自然、表现山水田园的传统诗歌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山水诗歌、田园诗歌,只能算古典的自然诗歌,跟我们所倡导的生态诗歌有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从传统古典的自然诗歌当中吸取养分,比如从王维的山水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当中吸取养分,向传统学习,一脉相承。但是我们清远的生态诗歌又不是完全跟传统一样的,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是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态观念的,它首先面对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来回应生态问题,以及如何推动人的生态观念的转变,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是自觉地把生态诗歌融入到整体的生态文明实践。另外,我们清远的生态诗歌长期以来都自觉地在推动发展,我们组织了很多创作和研究活动。从2014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举办诗歌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8届。而且每年举办的地方都不一样,在我们清远各县(市、区)举办,先后在清城区、清新区、英德、佛冈、连州、连山、阳山都举办过。这样便于我们做生态体验,可以领略清远不同的生态,到这些地方具体的山水风土人情当中去体验,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唤起他们创作的激情。我们这样做有助于产生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曾经把它们编辑成为诗选集《清远蓝》。清远现在有一批能够自觉以生态诗歌作为自己创作方向的诗人,并且已经形成一个队伍,比较成熟且有创作实力的大致15人。最年轻的作者12岁,苏奇飞、李衔夏等青年诗人创作势头正猛,很有实力。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作者形成了一个梯队。不同年龄层次都创作了很多作品,唐德亮、唐小桃创作势头不减,作品发表在《文艺报》《诗刊》等媒体,引起了诗歌界和评论界的关注。辐射带动的效果明显,从开始一两个人写作到现在一批人写作,而且影响了广东其他地方的诗人也参与到清远生态诗歌活动中。像黄礼孩、黄金明、方舟这些在国内有影响的诗人都已经参与进来,每年东莞都举办森林诗歌节。

  清远的生态诗歌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一是鲜明的地域性,体现出岭南地理人文特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实践性,清远的生态诗歌参与到了清远的生态实践,创作者既是诗人,同时也是践行者,通过举办生态诗歌活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生态意识的普及,直接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既是记录者、见证者,又是实践者,所以实践性的特点非常明显;三是理想性,清远的生态诗歌既正视现实生态问题,同时又充满了理想精神,致力于在清远创造一种“诗意的栖居”,通过诗歌来表现我们对于未来的追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冯小军:由生态诗歌开端发展到包括生态散文、生态小说、生态批评的清远生态文学现象,是否已形成整体性的风格特征?诗歌,散文,小说各种文学样式产生了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华海:近几年清远生态文学由诗歌扩展到了散文、小说、生态批评。清远的生态文学是跟我们清远人的绿色生活密切关联、相伴而生的。我在《生态清远文学丛书》首发式上曾谈到清远生态文学与生态实践的关联性,还谈到了在清远江心岛所做的让生态文化、生态文学落地为一种生活样式的社会实验。中山大学的陈希教授在《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中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清远生态文学不仅关乎生态,而且还追求一种美的境界,并且付诸实践,形成“地域、创作、实践、梦想”四位一体的审美特征,所以清远的生态诗歌、生态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学品牌。

  这一次我们出版的《生态清远文学丛书》一共6册,里面有380篇诗文,包括了诗歌散文评论。现在清远也有小说家正在创作生态小说。这套丛书的出版是清远生态文学新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生态文学又向前迈了一步,甚至可以为全国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清远的生态文学是在生态文明发展新时期产生的。作为岭南“绿色之肺”的清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生态发展区的定位,认真谋划,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推进。首先是强化了观念的引领,在城乡大力倡导绿色生活,连续举办清远生态文化研讨会,清远的生态文学参与了清远的生态文化建设,在这个大合唱当中扮演了主角儿。

  这两年我们清远的生态诗歌还出现了生态散文诗、科幻生态诗。我在今年1月份出版了《红胸鸟》生态散文诗集,该书出版后在当当网、京东平台热销,年内多次加印。《红胸鸟》表现的就是我们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对人和自然的一种新思考、新体验。我们还探索了科幻生态诗,把诗歌创作的目光放到更遥远的地方。

  清远文学界做了这样一种新尝试,我们提出了科幻生态诗的概念。青年作家贾飞创作了一批科幻小说,小说家、诗人李衔夏提出了宇宙生态诗学的观点,对生态诗学的观点做了进一步延伸。我也把视野拓展到了太空,创作了一系列以星球为题材的科幻生态诗,这些生态诗既指向未来的想象和虚构,又与当下以及过去相延续,是记忆的延伸,它突破了现有的时空,呈现出了另一种可能。在这样的诗歌当中,生态性与未来性因为梦想的力量而重构,体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构想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评论者申文军认为,“这样的诗歌超越地球自然生态题材视角,以科幻的想象,切入对未来的审视,却依然保持着对于地球自然生态的意义和价值视角的遵循,呈现出未来宇宙时代与现代之间的生态连续性,从而让科幻有了生态的维度,令人沉浸于当下和未来的一种生态的思与情的关怀!因之,生态科幻诗或科幻生态诗,具有诗体探索的创新意义”。

  冯小军:清远生态文学的出现对整个市域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怎样的引领作用?有哪些新的生长点?

  华海: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就是观念的传播作用,作为观念的传播者,传播了一种生态文明观念、生态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人和自然构成了生命共同体,如果生命共同体中的自然被破坏了,就是我们的家园被破坏了,我们就不能够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这是关乎现实又关乎未来的问题。生态文学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生态文明观,以文学的方式传播,我觉得这是第一个作用。第二是引导人们进行生态实践的追求,让人们更加珍爱我们的环境和自然,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当中去。

  生态文学反映了一些生态问题,敲响了警钟,引起人们的警醒,让你在这些问题面前感到震惊,这就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也促使人们回归自然,到大自然当中去体验,发现自然的美,让人和自然重新建立一种关系。至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清远现在的生态文学拓展到了生态散文诗、科幻生态诗,我们现在还在不断拓展,未来还要拓展到我们清远的绘画、摄影等方面。就是向文学之外拓展,一方面是内容上、题材上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就是让诗歌更多地走向人群,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探索,比如我们把诗歌变成朗诵作品,跟朗诵家协会合作,每年的诗歌节和生态诗歌笔会都有生态诗歌朗诵,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我们还组织线上朗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岭南书院组织了线上生态诗朗读活动。很多孩子在疫情防控期间参与到线上的朗读,有的时候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效果很好,线上参与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有几十万人。此外,我们还非常注重互联网时代的诗歌传播,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等。另外,还在学校里面开展生态诗歌的教育。也有些诗人写作儿童生态诗。生态诗歌影响越来越大,影响了社会上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影响了很多青少年。通过生态诗歌的推广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清远正逐步成为一个生态诗歌之城。

  冯小军: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清远市生态文学乃至生态诗歌还有哪些发展潜力?请您做一个大致的展望。

  华海:清远生态诗歌的路还很长,现在还在发展过程当中。从几个方面来说,首先要进一步发展队伍。现在清远经常写诗歌的有大约20人,还需要不断发展,通过交流和培训来提高生态诗歌创作的水平,特别是我们举办的诗歌节、生态诗歌笔会也要不断提高水平,要办得一届比一届好。还有就是要不断推出清远的生态文学和生态诗歌作品,通过组织改稿会等活动把本土作家的作品推向国内有影响的报刊,征得更多关注,产生更大的影响。另外,逐步改变清远生态文学各种文体发展还不平衡问题,生态散文、生态小说、生态评论还比较薄弱。下一步我们特别要注重生态文学评论队伍的建设。在对外交流当中逐步把自己的本土生态评论家队伍建立起来,让他们参与研究和探讨,逐步扩大成果。清远的生态小说起步较晚,需要持之以恒地尝试探索。小说是一个更重要的文学门类,生态小说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对生态小说的重视有利于生态观念更好地传播。清远的生态文学要更好地参与到清远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实践当中,立意更高、站得更远。既要立足清远又要跳出清远,克服视野不够开阔、思想不够深刻、创新意识不强等弱点,重在出作品、出人才。

  总体上说清远的生态诗歌创作现在是“星星多月亮少”,参与写作的人多,还缺少影响力大的作家和作品。前面说到清远生态诗歌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流派,但是要真正成为一个流派还需要有名家名作。另外,清远的生态文学在推广上做得也不够,要通过精心策划,利用现代传媒把它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清远、了解清远,进而了解清远的生态文学。

  清远的生态文学创作对于清远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其实就是它的独特性,能够给欠发达地区一点借鉴。清远通过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化来推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欠发达地区可能具有启迪意义。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和地区可以走出一条弯道超车的路,实现差异化发展。清远有一个江心岛,它也是诗歌之岛。清远江心岛的岭南书院是广东建成的第一个岭南书院,接下来我们计划把诗歌创作、生态文学创作更好地与江心岛岭南书院建设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江心岛岭南书院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生态文化和实践的结合,所以我们更多地把生态文学的创作研究推广与岭南书院江心岛的建设结合在一起,可以打造一个样本,一个清远生态文学发展的新样本。

  “清远”是一个地名,也不仅是地名。“清远”是自然的历史,也是精神的地理。“清远”是一种诗的神韵,也是中华诗歌独有的审美风致。风神俊朗,清远神韵,在这个地点诗的歌吟,正成为这个城市诗人日常的仪式和心灵的话语。生态诗歌与一个地方的妙合神遇,构成了一场天合之作:清远神韵,山水清音。


  华海:中国生态诗歌倡导者。已出版《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华海生态诗抄》《静福山》《一声鸟鸣》《红胸鸟》《蓝之岛》等,入选《百年新诗百首解读》《新诗排行榜》等,曾举办“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入选《生态文化》杂志“2021年度生态诗作十大汉语诗人排行榜”,获21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冯小军:《生态文化》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副会长,正高级政工师,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本文转自《生态文化》2021年第六期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