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文学艺术 > 文学

清远文艺百家作品展|马忠文艺评论三篇

时间:2022-03-01 19:35:29 来源: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访问量: -
【字体:


  作者简介马忠,生于七十年代,四川南江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1990年开始业余写作,2004起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艺理论、评论文章近200万字。已出版《站在低处说话》等评论专著14部,诗集2部。作品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广东文艺评论文选》等选本,被《马克思主义文摘》等刊物转载、摘登,以及被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等馆藏。曾获《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银奖,首届、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评论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当心文艺批评的变味

  今天的艺术现实丰富而复杂,也充满了让人困惑难解的问题,尽管这给文艺批评提供着大量鲜活生动的材料,刺激着批评者的大脑,也让许多人成了有名的批评家,但某些批评却越来越像一场批评者的独角戏——批评文章铺天盖地却无关痛痒,逐渐变成失去阅读的写作,陷入了尴尬和困境。

  细观某些文艺批评家们的言论,会发现他们大多不愿讨论艺术的学理问题,而更多跟着资本与市场的指挥棒成为其吹鼓手,这样不仅有“看点”,而且容易出名、成为旗手并获得经济利益。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文艺批评,不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且没有观点的泛泛之论,就是脱离实际、深奥玄虚、无人能懂的天书,甚至是堆砌观念、胡乱吹捧的无良之作,这些文字让文艺批评变了味。

  商业的原则渗透到文艺批评,使批评失去了胆气和锋芒。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最典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作品讨论会,最终沦为作家们的捧角会、树碑立传会。”一些批评家不惜用自己的良知和名誉作赌注,用各种花哨宏大的理论把平庸的甚至拙劣的作品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样的商业性“广告”打着文艺批评的幌子,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收视率或为图书做“促销”。这种批评沾满了铜臭味,完全丧失了批评家的职业道德,让人为之心寒。

  另有某些所谓的专评家,以逻辑与史料为翼,在自己的空中楼阁中纵情“浮飞”。他们往往偏离具体作品,做着长篇累牍的枯燥言说,甚至有的专以理论术语“狂轰滥炸”,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无中生有设置障碍,令人望而却步。这样的文艺批评无视常识,高高在上,自然无法赢得读者,赢得人心,更无法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作用。

  真诚透辟的文艺批评是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是文艺创作革新励进的试金石。如果文艺批评者只是将所操持的“知识”,从一本书搬到另一本书,从一个观念腾挪到另一个观念,那么无论他的理论多么高深,他的知识如何渊博,他的演绎技能多么发达,他对当下文艺现实都必然麻木无知,他也就无法作出准确的描述和精当的判断,不能发挥批评者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批评就必然沦为海涅所谓的“巨大的停尸场”。

  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坚守、高品质的文艺批评。批评者首先应该从作品的接受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有感而发。其次,文艺批评并不是为理论而理论的阐释,它是文本的解读,是一种有生命、有感悟的写作。如同好的文学需要作家倾注整个灵魂的力量来写作一样,一篇好的批评,也应当付出足够的诚意和心血,让人感受到文字后面丰富而鲜活的灵魂。再者,一个真正的批评家不仅要用独到的眼光来解读作品,体现出批评是一门“向作家提出有益告诫的艺术”,更要把作品推介给读者,给他们以指引。

  时代呼唤真诚的文艺批评,我们的批评家应该拿出胆气、有所坚守,激浊扬清,别裁伪体,别让文艺批评变了味儿。

  (原载2010年1月5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


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

  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当下报刊上的某些文学批评,充斥的是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拉大旗、作虎皮,糊弄人的文字。要么深奥晦涩,高深莫测;要么是流于浅泛,浮光掠影。尤其是一些学院式批评,往往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而忽略了文学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大的功能是对一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而正面发现离不开审美感受,批评家应该从文本研究出发,发现、总结、升华出理论品质、理论内涵。这才是文学批评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究其薄弱、乏力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有关联。

  在笔者看来,一个好的批评家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作品出来了,有没有什么新东西?或者是旧东西的“原画复现”“借尸还魂”?要想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是靠书本理论就能够对付的,它需要批评家长期积累的对艺术、对生活几近本能的敏感,没有感觉是断然写不出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来的。

  与其他文学批评不同,审美批评更注重文学的内部构成和形式,比如写作技巧、写作手法、叙事方式、结构、语言、修辞、风格、文体等,通过解剖和分析文学作品,用理性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作品之美。它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别林斯基曾说:“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历史的批评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非常重视审美,有所谓“两美”“三美”“四美”“七美”“十美”之说,对作品的美也分得非常细,如“粹美”“盛美”“醇美”“精美”“秀美”“高美”“大美”等,区分细腻。审美批评也是现代文学的批评传统。审美批评可追溯到王国维,此后,周作人、朱光潜、李健吾、沈从文、林庚等都是审美批评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现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建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再如英美新批评,非常重视对作品的细读。其他西方文论如原型批评、意象批评、语义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等或多或少都具有审美批评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那么,强调突出批评中的审美感受力,会不会削弱乃至降低思想分析的力量呢?

  答案是否定的。已故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雷达的评论文章,特别是那些重要的长篇巨论,读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太美了!如果对雷达的评论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就会发现他评那些北方作家,尤其是西北作家时,这种风格格外明显。比如,他评张贤亮的《绿化树》、陈忠实的《白鹿原》等文章,热烈、开阔,激情澎湃,既不觉得枯燥,又富有感染力。读着这样的评论,我们似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辽阔原野,又好像登上了高高的山峰,眼界更加开阔。我们既享受了一片绿茵的统一、柔和,又欣赏了五光十色的鲜花朵朵。

  由此可见,我们强调审美感受力,是为了加强、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分析的威力。正如“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样,在文艺批评这门学科中,如果没有丰厚的审美感觉力,思想分析往往成为公式概念的演绎;同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分析,审美感受也将显得软弱和肤浅,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批评?笔者认为,首先要调动整个心理功能,去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去捕捉美的印象和把握美的特征,并进而做出审美的判断和评价。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批评,才有可能引导读者去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愉悦。其次,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批评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并使之系统化。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文学文本的细读。

  批评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在文学史上曾有过印象式批评、评点式批评,但不管哪一种,脱离了文本细读,则一切无从谈起。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讲的“披文入情”及“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就是文本细读。对于批评家而言,他的一切关于艺术的思考和阐释,都只能从阅读做起,进入那个文本提供的世界,通过作家的描写和形容,细致地品味和体悟作家的用心立意。所以,负责任的批评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所有的艺术活动,“情动”是关键,文章之“言”,文学之“嗟叹”皆因情而生。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这一点在当下的文学批评走失了。对此,批评家吴义勤在批评当代文学价值混乱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批评家的代言人意识取代了个人意识。任何一个批评家都首先是一个个体的文学读者,他的所有的文学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他作为一个读者的文学感受。但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家常常把自己打扮成公共的知识者、公共的批评家,忽略或掩盖了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的真实的文学感受。因此,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体的审美体温,变成了冷冰冰的新闻发言人式的文字。文学批评变成代言人,变成新闻发言人,没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真实感受,就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可信度。如果我们读一个批评时,没有个人的风格、温度、感受贯穿其中,我们就不会信任它,就不会受到感染,就不会被感动。”文学批评家要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必须保持文学研究的感受,要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历史眼光。

  一言以蔽之,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它有文体、温度与活力,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

  批评家只有历练了自身的“审美力”,获得了感受情感、细读人物与作者内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才有可能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

  (原载2019年1月30日《中国文化报》“理论”版)


打破基层文艺评论困境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于较为基层的文艺环境、条件和特点,基层文艺评论如何贯彻落实好相关精神,又有较为具体的课题需要研究。

  何为基层文艺评论?从现行文艺体制而言,我们可以把市、县一级“地方”文艺评论称之为“基层”文艺评论。按说基层文艺评论工作者生于斯长于斯,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人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缘优势。但以笔者对基层文艺评论现状的观察和了解,情况并非如此,基层文艺评论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不重视、底子薄、缺人才和水平低。虽然各地相继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但不少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基本“躺平”了,一年到头,也不见有什么动静。这些现象无疑制约了基层文艺评论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立足基层去激活基层,倡导形成有基层特色的文艺评论,就尤为重要。

  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基层,文艺评论是群众文化的孵化器,对于提升基层文艺创作质量和欣赏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基层文艺评论工作,光依靠评论工作者自身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组织上的领导和扶持,为开展文艺批评创造良好的条件。《意见》回答了新时代文艺评论是什么、为了谁、怎么做等问题,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提振了精气神,为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由是,文艺界及相关各方应更新观念,重视文艺评论的价值。基层文艺领导机构应加强组织协调,健全文艺评论队伍,提高文艺评论水平,务使基层文艺评论工作与基层文艺创作有效对接,尽到其分内之责。

  首先要密切关注文艺创作。文艺评论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隔靴搔痒,要有针对性和力量。好的文艺评论必定是围绕作品本身展开的,那些脱离了具体文本的评论苍白而乏力。只有坚持以作品为中心,做到尊重作品和遵从评论者内心对作品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发挥文艺评论的功能。因此,文艺评论工作者既要密切关注现实,又要特别关注文艺创作中的新人新作。

  其次要加强横向、纵向交流互鉴。文艺评论不单是文学评论,还包括艺术评论。但当下的文艺评论,特别是基层,多以文学评论为主。戏剧、影视、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评论相对薄弱。这既与写作难度有关,也是重视程度不够所致。基层文艺评论家协会要着重解决文艺创作“有实践、缺理论,有技术、缺理论”的问题,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加强与各文艺家协会、各级文艺评论家协会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

  再次要借助高等院校的理论资源。高等院校人才多、学术氛围浓,具有理论研究与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文艺评论家协会要主动跟当地的高等院校对接,将更多的专家学者吸收进来。通过学院派的影响和带动,不断提升当地文艺评论的整体水平,让文艺评论的声音更加响亮。

  总而言之,坚持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大政方针里,文艺评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健全文艺评论工作体制机制,在面向基层、服务大众上积极探索,推动基层文艺评论向纵深发展,助力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原载2021年8月16日《中国艺术报》“时评”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