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休闲旅游 > 赏美景

连州市:湟川三峡

时间:2013-08-29 07:43:55 来源:电子政务中心 访问量: -
【字体:

 

    湟川三峡多美景,湟川文化更悠久。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与龙潭镇之间,全长20多公里,分龙泉峡、楞伽峡和羊跳峡,两岸茂林修竹、山花烂漫。瀑布一幅接一幅,似帘,似练,似玉带;山势收缩如刀切之齐;水势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观峡,俯而观滩,心目不暇。湟川之美,仅历代骚人墨客赞叹不已。唐代诗人刘禹锡贬任连州刺史,留下“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的诗句。清代进士林华皖,康熙六年任连州知州时留下《连峡行》“谓连峡之殊,尤瑰异卓绝者龟岩。历相九州名胜,罕有伦比,即以连峡与巫峡同观,亦岂夸美。”
    湟川多胜景,古有定论。古“湟川八景”即:巾峰远眺,圭峰晚霭,秀岩滴翠,双溪春涨,楞伽晓月,龙潭飞雨,昆湖叠献,静福寒林。 从连州城下船,沿湟川顺流而下,便会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沿岸风光;世外桃源的箭榄村寨,宏伟壮观的马面滩船闸,崖壁直如刀切,壁中吐石,石中吐水,悬空落河,如雾如纱的龙泉峡和两岸近在咫尺,顶端山羊可一跳而过的羊跳峡。还有,沿江那极富特色的小艇,两旁挂满虾笼的虾船和小巧玲珑,撑起来敏捷如飞的小竹排,会令你影兴大发。
    湟川文化有文字记载源于汉朝元鼎五年秋,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会楼船将军杨朴等出桂阳下湟水(湟川),追杀吕嘉、岭表悉平。从此,湟川文化开始衍播。湟川八景之一的双溪春涨处,宋代绍兴年间连州知州王大宝所建的双溪阁依稀可见;楞伽峡北岸陡壁,刻着“楞伽古峡”4个一尺见方的大字,旁边还有一片斑驳的依稀可认的小字,记载着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冬,司法官李华和当地“智叟”张渊采取“上以火攻,下以堰取”开凿楞伽峡的事迹。过了楞伽峡,你会看到江边一个天然戏台,据说当年这里的戏班不断,过往的船只密密匝匝泊在江边看大戏。过了三峡,山谷洞开,平田数顷,岭半悬流飞瀑如下雨,这就是著名的湟川八景之龙潭飞雨,旁边有一“龙宫寺”,韩愈贬阳山令时,夜宿龙宫寺,留下《宿龙宫滩》刻在崖壁上。
    先进入龙泉峡,可以看到胭红色的崖壁上流下十几道瀑布(下雨天时可多达几十道)泻入河中,景像十分壮观。通常在山洞内才能见到的石钟乳,在这里却露在外面。更为神奇的是,有一个石钟乳居然终年滴水不止,好似马在撒尿,因此龙泉峡也被称为“马尿峡”。
  接下来是楞枷峡,河两岸山高峡深,怪石嶙峋。相传秦时有几位仙女游峡,在这里遇到风雨,一女化为石头,故此峡又名“贞女峡”。 最后一段是羊跳峡,意指山羊能从河这边跳到河那边,比云南的“虎跳峡”还要夸张,其狭窄程度可以想像。此段江面逐渐收窄,江水变得墨绿,峡壁上垂吊的钟乳石似乎伸手可及,十分险峻。峡旁有一个天然的石头平台,粤语相声名家杨达和黄俊英二位来此游览时看到后,便登临石台对着青山绿水表演了一段相声。
  沿湟川三峡行船,一直到阳山县北部的石螺镇河段,还会经过洞冠峡、大理峡,景色也都很美。

    清朝知州林华皖说“连峡之珠,瑰异卓绝,历相九州名胜,罕有伦比,惟有巫山巫峡可与同观。”古时连峡,又称湟川三峡,由龙泉峡、楞伽峡、羊跳峡三道雄峡峙立。
    大自然艺术巨匠的神刀妙手,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雕塑成一支兼有“长江峡谷奇趣”之险与“漓江山水仙境”之秀的诗画走廊。两岸有数十道飞瀑自山顶飞流直下,喷然若雾,在阳光辉映下如七彩霓虹,美轮美奂,确有“疑似江上堆银雪,白浪跳珠乱入船”的意境。两岸崖壁奇异,直如刀削,壁中叶石,石中吐水,悬空落河,如雾如纱。这里有著名的马尿峡,还有古代的纤夫道、楞伽古峡、古戏台等,更有唐朝大文豪韩愈留下的千古绝句《宿龙宫滩》:“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心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湟川三峡是全国著名的水利风景区。全长20多公里,分龙泉峡、仙女峡和羊跳峡,两岸茂林修竹、山花烂漫。瀑布一幅接一幅,似帘,似练,似玉带;山势收缩如刀切之齐;水势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观峡,俯而观滩,心目不暇。湟川之美,令历代骚人墨客赞叹不已。沿江那极富特色的小艇,两旁挂满虾笼的虾船和小巧玲珑、敏捷如飞的小竹排,会令你影兴大发。

  春到岭南,湟川三峡春意萌动,江岸的千株桃花次第开放,争奇斗艳,白里透红,红白交映,真是百枝绛点,千树争妍,红萼锦簇,如临水梳妆的美人,楚楚动人,令人心醉。初春时节,湟川水面如镜,碧波荡漾,点点涟漪,形成了花与水与人的情景交融,莫道“花自飘零水自流”,正是“夹岸桃林蘸水开,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出一辙。

  西江镇上的淳朴村民、龙潭岸边的瑶族同胞,沿袭着开春赏桃花的古老习俗。在某个春雾如梦的清晨,不经意间,推窗放眼,满山遍野的桃花仿佛一夜间都眨开了眼,从江岸蜿蜒开去,江堤上,山坡上,黄粉相间,黄的是菜心花,粉的是桃花。屋舍点点,繁英缤纷,或浓或淡,宛若世外桃源。

  作为鹰嘴桃种植示范地区,连州市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二千亩,主要集中在龙坪、龙潭镇,鹰嘴桃花具有花色艳、花簇密、花期长的特点,是桃花中最具观赏性的品种。2015年暖春,在春节期间次第开放的的鹰嘴桃花,将在三月初迎来满山的绽放。

龙泉峡
    河道险窄,湾急随身,两岸崖壁奇异。有一处如刀切般平,壁中忽吐一大石,形似龙头。石中吐出瀑布,悬空直泻,终年不断,龙泉峡因而得名。当河风轻拂,水花散为雨雾,在斜阳的照射下,雾中的崖壁五彩缤纷,忽浓忽淡,变化无穷。

塄枷峡
    以奇伟峻峭著称。峡山上有一块酷似贞女的巨石,故又称贞女峡。此峡向来是连江水道的咽喉,流水喘急,轰然若雷。唐代文豪韩愈被贬阳山县令时,曾游历至此,写下《贞女峡》一诗。诗曰:“江盘峡束春喘豪,雷风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千里翻云涛。横浪卓龙相搏击,奔涛急疾声怨号。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据史籍记载,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五月,连日倾盆大雨,连江水位暴涨,连州城一片汪洋。洪水过后,楞枷峡河道淤塞,连州自此萧条冷落。十八年后,杨榕走马上任连州太守,即令才思敏捷的司法官李华治理水害。当时火药尚未普遍应用于开山炸石,他博采众议,制订“上以火攻,下以堰取”的方案:先在上游筑坝拦河,蓄水备用;再于冬季在礁石四周堆满干柴枯草,点起大火;猛火过后,立即开坝,炽热的岩石被冰冻的河水冲刷,裂声如雷,碎石腾空;随后组织民工开挖、清理河床。经过三个隆冬反复多次施行,终于把楞枷峡开通,连州重又兴旺。现在峡壁上仍留有宋吏部侍郎张栻手书“楞枷古峡”四个大字。大字旁的几排小字,就是记载当时开峡的情景。

羊跳峡
    连江各峡中最短最窄的一个峡,长不足一公里,岸宽仅30余米,惊羊可一跳而过。传说有一只山羊居住在顺流而下的江水右边,每天必须跳到左边的山上吃草。有一天,当它跳过峡谷时,一声巨响,山崖塌落。山羊无法再跳回家里,便天天站在左边的山头上,年复一年化为一尊石像。相传左边山上那很像山羊的石头,便是当年渴盼回家的山羊。所以这里称为羊跳峡。
    由于峡谷窄,峡内无云水自阴。这里江水深绿,江流平缓水面如镜,怪石嶙峋,岸壁似开若合。船只驶过,感受中似乎有随时被两壁夹住吞噬之险。站在船头仰望,屋檐似的峡壁上,垂吊着天工神雕的石钟乳,形态万千。加上一道道瀑布飞泻而下,声如奔雷,激流翻腾,水道迷蒙,确有“疑似江上堆银雪,白浪跳珠乱入船”的意境。

双溪阁
    位于连南的三江河流入连江的汇合处,即桂林洲上。连江与三江河包围着桂林洲,每逢阳春三月,两河之水上涨,烟波浩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连州知州王大宝在此建起了双溪阁,后又改阁为亭。在浩瀚的波涛中,亭楼隐约。顺双溪望去,近处岸边石级、沙滩、河中浮桥,远处老屋、古塔、巾峰山尽收眼底,诗情画意跃然而出。
    双溪阁坐西南、向东北,正门朝着双溪。溪水清澈缓流,到了三春积水时,若站在阁中观景,但见双溪波澜起伏,津涯浩荡,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被誉为“双溪春涨”,是湟川八景之一。据《连县志》记载,南宋学者张式,字敬夫,号南杆曾题诗描绘“双溪春涨”的景色:“春杪溪涨流,双支交荡漾。鱼龙竞蹴踏,波涛连渺莽。行人欲齐川,袖手叹河广。安得万斛舟,为吾乘浩荡。”明朝景泰年间进士,工部右侍郎孔镛在湟川八景中也有“江分双带涨春流”的诗句咏赞双溪。
    先前,龙潭、九陂山乡的人进城趁圩多要从一条青石板路经过“双溪阁”,走累了在“双溪阁”里歇歇脚,从阁上不但能看到两河汇流的“双溪”,还能饱览连州城美丽动人的景色。建双溪阁时,能工巧匠用两条约一米长的石料凿了一副以“双溪”为题的对联镶在双溪阁正门的两侧:双眼豁开看,往来过路人,此岸登彼岸;溪流分泻到,点滴归源处,两河统一河。”据说这副对联也是张式拟写的,它寓含哲理,又形象地描述了站在“双溪阁”上所看到的景色,以及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行人。
    双溪阁几经风霜,至今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通往龙潭、九陂山乡的青石板路早已没人“光顾”,更没人再走那摇摇晃晃的浮桥。取而代之的是连州城南大桥,农民来趁圩也不用挑担、走路了,可直接搭车进城。

马面滩电站
    马面滩电站此站是全国第一个水道渠化工程。目前连江已建起了11座能通航、发电、灌溉的船闸拦河大坝,像11条巨龙横卧于连江的烟波之上。马面滩大坝是整个工程的第一道大坝。乘游船过船闸,游客自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古戏台
    古戏台位于楞枷峡和羊跳峡之间。沿江而行,可见到江边岩石中有一处天然的大戏台。相传当年李华开楞枷峡成功,人们便聚集在这里利用这个天然的戏台唱戏庆祝,南来北往的船只也停下来观看。后来,这里逐渐成为来往船只歇息的地方。一到晚上,人们便在戏台上挂起渔邓、火把,唱起戏来。据说到清朝时,已有专门的剧团在此演出。

龙宫滩
    又称龙湫潭,唐宋时滩旁曾有座龙宫庙。此处滩浅水缓,岸壁上刻有韩愈《宿龙宫滩》诗:“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据说韩愈在阳山任职期间,一次赴连州府商讨公事,归程夜宿于龙宫滩旁龙宫寺内,触景伤情,思念家乡,夜不能寐,挥毫题下此诗。至此,连江已进入阳山县境,从连州出发的“湟川三峡游船”掉转船头,沿来路而归。
    清光绪二十年,广东督学使者徐琪按试连州,经过龙湫滩,见东岸峭壁矗立,一代文豪韩愈曾在这里大诗感慨,徐琪思绪澎湃,于是又挥毫书写了《韩文公宿龙宫滩诗》大字,令石匠凿刻在峭壁上。由于离龙湫滩不远就是楞伽峡(又名贞女峡),韩愈亦曾在其诗《贞女峡》中写道:“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因此徐琪又挥笔“云涛九派”四个富有气势的大草书。“云涛九派”附近的龙潭乡在解放前曾命名为“云涛乡”。
    在诗刻后面,徐琪刻有“唐之龙宫滩,今之龙湫滩也。余按试连州过此,见石壁天开,下有涨沙,因捐廉就筑龙湫精舍,以祀龙神,兼祠昌黎,而刻其诗于右。连之江水多东泄,是处飞瀑内注,地巽震之气。若士子读书其间,此邦科第知必日盛,亦东坡论飞来寺之遗意也。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七月督学使者仁和徐琪”。

思乡亭
    “云涛九派”诗刻的旁边建有一座亭子,玉柱金瓦,小巧玲珑。为了纪念唐代被贬来连州阳山县的伟大文学家韩愈,该亭被命名为“思乡亭”。韩愈仕途坎坷,但在重大的挫折面前依然保持着豪情壮志。不过夜宿龙宫滩之刻,听得屋外惊涛拍岸,思绪跟着翻腾,遥想远方的亲人与朋友,怎么可能“无心思岭北”呢?

 

 

  顺流而下

  绿色遮挡了视线

  逆流而上

  雾霭萦绕的山恋

  舞着仙范的裙裳

  

  天湛蓝的高远

  看不见云彩之外的时光

  两岸的稻香渲染开来

  给瀑布绘上声色

  岩石在峭壁和绿草中

  闪出温暖的光晕

  深深的碧水

  划过山尖的梦

  轻缓流淌

  清香从岸边开始

  

  泛波之余

  把落叶和舞步引入江河

  画之外

  画之中

  一种醉意

  粲然盛开

静静的福山

  福山在这里坐了好久

  如同一群坚硬的松树

  唤我回去

  他们心中的木纹

  像回声一样美丽

  我就这样回到福山

  风把思绪打了个结

  山鹰掠过

  折下叶子做宋朝的船

  树香绕过书香芬芳袭人

  桥下 那只千年的老龟

  每天都守候着日出和日落

  还缓缓吐出一句话

  这里忘忧

  脚步在叶儿低语后

  愈加轻柔

  

  每座山都嗜睡

  只为山之外烟之外的云

  听

  水杉林有语

  月亮在这里投下一枚影子

  因风而簌簌吟唱

  有多少流向岁月深处的感动

  闪闪发亮

交通指南

公交——
    从连州西下高速后进城区沿人民路直走至文化广场T路口(需过城西大桥),右转至慧光路,沿慧光路直走至十字路口,右转过城南大桥,出城南收费站,行驶一公里后左转(有标识牌指示)进入X830道,沿路走15公里到龙潭生态度假区。

自驾——
    1、深圳到连州市390公里,走深圳出发,走广深高速→北二环高速→广清高速→清远市→清连高速→连州市→人民路→(文化广场右转)→慧光路→过城南收费站→直走700m左转直走15公里至龙潭。
    2、广州到连州260公里,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清远市→清连高速→连州出口→连州市→人民路→(文化广场右转)→慧光路→过城南收费站→直走700m左转直走15公里至龙潭。
    3、珠海到连州410公里,从珠海出发,走京珠高速→至广州后转北二环高速→广清高速→清远市→清连一级公路→连州市→人民路→(文化广场右转)→慧光路→过城南收费站→直走700m左转直走15公里至龙潭。
    4、温馨提示:清连高速有4个测速位,进入清连高速10公里处有一个;焦冲隧道处有一个拍照处,阳山出口处有一个拍照处,两者间用拍照的时间差测车速,到了焦冲隧道,车子保持尽量保持80公里行驶,不然就得罚款了;另外阳山出口一个以及将军山隧道分别有一个。

住宿

  龙潭客栈距连州市区路程仅18公里,这里的瑶胞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耍歌堂”表演。春节期间,龙潭过山瑶风情园日日歌舞升平,传统的长鼓舞、臼米舞、布袋木狮舞每天精彩呈现。

  客栈位于湟川边的古渡口上,这里曾在一千年前接待过一位潦倒的诗人——韩愈,也因此成为韩愈笔下《宿龙宫滩》的故地。时至今日,客栈古旧的建筑上一石一木还显得那么斑驳沧桑,古老的水车还在依依呀呀吟唱着故去的童谣,渡口的乌篷船还在点燃着不熄的渔火,厚厚的青石板依然打满了补丁。

  不知是游客脚下留情,还是园林工人的有意疏忽,不知名的野花在江边草地、石缝墙角肆意的生长,无边无际,五彩斑斓。漫步小镇的江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各种野花应节恣意绽放,为粤北的春天铺垫着色彩。炫目的迎春花此时成为了“野花之王”,点缀着龙潭的花屋;甚至客栈的走道里、房间的阳台上、窗台上、枕边的木柜上,迎春花雅致的花瓣、花蕾也不忘给你一个难忘的特写。

  夜静下来,瑶家阿妹委婉的歌声还萦绕在耳畔,淡淡的花香却已沁人心脾,醍醐灌顶般的扑进你的胸腔。淋漓尽致感受着遍野的花香吧,在深呼吸中慢慢进入梦境吧,这个假期的清晨,在龙潭,你会被鲜花盛开的声音唤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