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休闲旅游 > 赏美景

清城区:上廓街、下廓街

时间:2015-09-02 05:59:07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上下廓街历来是热闹的,无论过去或现在。旧时,清远市区商业一条街,北江之上船运繁忙,码头货物堆积如山,千米长街布满店铺,有十步一码头、五步一货栈之景。南来北往商贾聚集,成为清城最热闹地方。

  现在,热闹完全颠倒了。

  20世纪90年代,上下廓街大改造,不再逢雨必浸,隔着一个十字路口的两条街,反倒生出不同气质。上廓街建起30多层高楼,下廓街则坚守着20世纪无电梯小楼。

  改造之后,上下廓街开始在晚12时后苏醒,变为宵夜档、酒吧、小型KTV天下,夹杂着灯红酒绿躁动。熟悉这里本地人,同朋友在酒吧一番消遣,转至街边宵夜档,他们知道去哪找到最好吃生蚝和小龙虾。

  而今,历经数百年变迁,哪怕只从街两侧建筑,恐也难寻上下廓街旧时痕迹。不过,它所代表这座城市骨子里东西却一直没变,老清远和新清远人在此相遇。

一部清远史,半部上下廓

  对于清远历史来说,所有关于上下廓记载,只寥寥一句话即可看出这条城墙外街道地位,也可知清远人对它厚爱。

  不是城墙内遍布行政中心和牌坊南门街,也不是有着美丽传说起凤里,偏偏就是一条本为阻拦洪水,保护城墙之内建筑方出现的街道,被历史记载着:一部清远史,半部上下廓。

  对于张绍江来说,上下廓街是他离不开的地方。1955年出生于此,2000年仍旧在街上买房安家,两条街开外是他的摄影店,这里有着他全部生活。

  偶尔,60岁张绍江约上三五老友,重走当年阡陌交错旧巷子,找找旧时光。玩摄影的他还准备拍个微电影,记录旧城古街古巷。

  谈起住在下廓街日子,张绍江整个人发光,脸上堆满微笑。他们一家6口人住在下廓街一条横巷内,名叫榨油巷。

  巷子不宽,两侧门对门住着共20户人家,矮小瓦屋进去即是客厅,上面建着阁楼,堆放各种杂物。人们屋前用围着篱笆搭起爬满枝叶瓜棚,抬头,竹夹子上晾晒着各户衣服。

  张绍江最爱和小伙伴们捉迷藏,除了躲进瓜棚,那曲径通幽小巷更是天然躲藏之地。穿过榨油巷到下廓后街,直钻入古巷尾。

  再躲远一点,沿着下廓街往东走,北转入三码头对面巷子,到塘仔边后,紧挨着就是起凤里,往前还可去到大观街、南门街、武安街等等。来回穿梭奔跑中,带给张绍江他们不少乐趣。

  上下廓街附近还有不少池塘、大榕树,张绍江喜欢去池塘里捞水蛛喂金鱼。江边更是他们天然游泳场,每到晚上,三码头附近就变成天然游泳池,江面上则有船家叫卖粥等小食,好不热闹。

  而对于满街商铺,大多是骑楼,一楼开店,二楼住人。直到现在,张绍江能够按顺序说出街上店铺。他还记得刘金记云吞店,店主以竹子压面,皮薄且爽滑。它附近分别是新经济茶楼、酱油店、生和堂药店、纺织品公司。

  上下廓街临江的繁忙也让居住在此人家得以维持生计。20世纪50年代店铺并不多,张绍江沿着下廓街一路数着店名,像是直接从脑海中打印。他最熟悉雨帽社,父母在此编织雨帽赚钱,放学后他也会在家帮忙编制简单帽子。

  “那时候没有雨衣,雨帽很流行。”张绍江仍记得,不少农村人赶来上下廓街拿帽子。榨油巷内,至少4户邻居在码头搬运货物。每天晚上,都能见到一个全身黑乎乎男人收工,他在下廓街坡脚(音)码头搬运煤炭。

  已是清远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张绍江也为上下廓留下影像资料,照片中的上下廓街破旧不堪,街道不及如今三分之一宽,却是他记忆中充满生活味道,颇为幸福一段成长时光。

  每个住在上下廓街人也都有一段关于水浸记忆,由于建城时候没有建筑防洪堤,四至八月成为水患期,上下廓街除了地势较高三码头和南门口,全部变为江南水乡。张绍江原本存在家中阁楼上大量老清远照片,全部被洪水泡坏,这让他甚是惋惜。

  1994年,下廓街改造开始启动,拆除旧房共958户,搬迁人口4500余人,张绍江也在此时暂时搬离下廓街。

  上下廓街并不远,可乘坐102路(原14路)公交车,直接到达下廓街尾,那里是一个小型公交站,始终停靠着准备出发公车。

  两条街道以通往南门街十字路口为界,一分为二。百度地图测算,两街共长1.5公里,正常步速走完需30分钟,共1304间商铺。

  住在这里,生活半径将大大缩小,街上饮食店、普通日杂批发铺、酒吧、咖啡馆、执嫁妆、代写书信混搭在一起,走在街上,恍惚有种穿越感觉,到处碰撞着现代和老旧元素。

新市井,旧踪迹

  白天的上下廓街像是坐在巷子前发呆老妪,眯着眼睛沉浸在自己世界。沿下廓街尽头一路朝西走去,街两边排列着装修简单狗肉、粥等食店,老板们悠闲地坐着聊天,他们大多晚上开档。

  食店中间夹杂着布置红色、绿色霓虹灯小型ktv、酒吧,大多年代久远,有的正在重新装修,有的则贴着准备更换主人通知。偶然一家新开娱乐场所,约8米长巨型纯白广告牌,对比之下显得格外扎眼。


  正常步速5分钟后,进入下廓二街,街道突然变成五颜六色,各色泳衣、童装、丝袜挂在店铺外,店铺则统一保持着上世纪风格,刷白漆的木板上用红字写着“某某百货店”,商品价格低廉,农村、乡镇是他们主要批发市场。

  这些杂货批发店铺一段时间内扮演者上下廓街主角。

  “改造之前,全是日用品店铺,在店外马路上用竹竿搭起棚子挂衣服,很旺的。”艺海日杂玻璃店老板李荣光在躺椅上说,他的玻璃店在这里开了三十七年,改造之后,上下廓街不少批发、杂货店铺搬往松岗市场,人气随之跌落。

  李荣光念旧,舍不得离开。在他记忆中,上下廓街承载的尽是人生美好回忆。他曾做过爆石工、泥水工、教书匠、生产队干部,拼命挣扎着养活全家。唯独上下廓,直至现在,依旧是他和家人安稳所在。

  1978年改革开放,形势有所改变,李荣光师承父亲镜画手艺,凭着做镜框、镜画手艺,不少人找上门,他和父亲到东莞、番禺送货时,发现有人自己开店。他也从洲心乡下来到清远唯一商业街开办玻璃镜画店。果真没被划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收财产。

  “街上饮食、香烛、日杂批发为主。”李荣光回忆起三十多年前繁荣说,当时结婚、开业、新房入伙,街坊们喜欢购置贴着龙凤双喜、风雨平安字画镜子挂置家中,做镜画也比现在瓷器批发生意利润高。

  李荣光还记得最旺时候上下廓。生意极好,整条街店铺依靠船运供应英德、阳山等市县,货物从佛山、广州运来,客人多自己上来拿货,很是紧俏,不似如今需要送货上门。

  二码头格外繁忙,由于汽运尚未发展,北江船运成为连接南北重要交通。街道两旁不少从农村来搬运工,推着两轮手拖车,5元钱即可将货物运至江边。

  2000年之后,镜画也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李荣光转做瓷器批发,儿子也在店里帮忙,租金每年以10%递增。生意虽没以前好,但也维持着一家人生计。

  距离李荣光店铺不远处,北侧街道保留着整条街唯一一段骑楼,长约300米。改造时全街拆除,彻底抹去它以前痕迹。反倒是骑楼下执嫁妆、代人写字、银匠铺,让人找到旧街味道。

  好好百货门前挂着“老字号执嫁妆牌子”,店主好姨的儿子正蹲着翻炒茄子。时至中午,骑楼下冒出油爆洋葱香气,每家店铺门前摆出小电磁炉炒菜,也是全家人午餐。

  清远人置办传统嫁妆都会来下廓街找好姨,大至红色皮箱,小至头扒,600多元就可找齐全套传统婚嫁用品。买东西之外,好姨还会额外讲解清远结婚礼仪、讲究。如红色脸盆中应大镜子朝前,小镜子朝后,位置不能随意调换。

  隔壁一排四位老人坐在方桌前,身后挂着“某老师写嘢”牌子,以及展现各自书法对联。代写内容包括起诉书、申请书、请柬、春联等,醒狮行、酒店、开业商铺是他们常客。旧城居民更是清楚,这里可以招人写格式讲究新居入伙贴。

  没人说得清楚代人写字何时出现,某位退休人员用来打发时间,也有老清远记得,代人写信时南门街老行当,后迁至人气更旺下廓街。

  在骑楼下守着下廓街十六年的朱昌垣,人称朱老师,最爱骑楼这得天独厚条件,即便一同写字老伙计不断离开、更换,他依然每天早上7点从太阳岛搭公车来到下廓街。

  他原本是清新县三坑中学语文老师,对自己“业务”能力颇为得意,曾帮贫困老人们写申请书争取到廉租房、低保。

  下廓街成为74岁高龄最具存在感地方。朱昌垣说,大家很需要他。代写一幅字从5元涨至现在20元,又是街上独一份生意。街道被高楼大厦抢占,整个清远最旺地方萧条之后,杂货店的铺租都不一定赚回来。

  上廓街因高档住宅区出现,周边商铺多为德国啤酒屋、咖啡馆,与下廓街一个十字路口之隔,却是两种观感。大概是因为,上廓街的改造更彻底,33层高御水龙庭蜿蜒在江边,北江被遮挡严实。

城墙外守护者

  旧城一些茶楼喜欢将旧清远照片挂在店铺内,除了展示以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不错商业噱头。

  好运餐厅墙壁上,挂着20多张旧清远照片,其中即包括80年代上下廓街,老板李生早期喜欢收藏清远旧照片,想让后人了解以前清远。他还收集数张民国后期上下廓街照片,作为自己珍藏,不舍得挂出来。

  张绍江也拍了不少旧照,可惜洪水将他存至阁楼照片浸泡,仅留有2张。20世纪80年代照片中,灰色骑楼颇为老旧,竖挂招牌和电线散乱挂着,街边卖豆腐小贩正在称重。一穿白色上衣和及膝裙姑娘朝下廓街走去。

  远至清朝的上下廓街更为热闹。

  有诗云:“凤城物阜地,峡山涌霞烟,北江长流水,上廓不夜天”,它曾誉满珠三角热闹大多留存历史资料中。

  博物馆退休潘煜池曾在旧县志中考证上下廓街出现时间。它的出现与北江洪水有关,因清远古城垣而生,历史可追溯至五百年前明成化年间。

  清远自元代始建城垣。据旧县志记载,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清远县为海寇劫掠,主薄白太平始筑土城以防拒之。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指挥同李知膺为使城垣坚固,又将土城改筑砖城。到了明清时期,城垣高六至十米。

  后因连年洪水袭击及兵灾,加之年久失修,至其后八十多年南城多次坍塌,城砖散失,外侧成了土墙。成化八年,作过修复,但并未造砖修补,只在墙外立排栅栏加固。次年,巡抚、巡按视察城墙,认为仍不可抗击洪水,决定环城建屋。既可护城,又可免巡逻士兵露宿之苦。随即拨款,沿城脚建屋176楹,外侧封墙以防卫,中留道路以通往来。这也就是上下廓街由来。

  因其背城临江之地理优势,第一家商铺在此出现后,很快成为商贸活动集中之地。商业的发展又促使街道向两端逐渐扩展。民国十一年,两街共长1550多米,宽6米多,商店820间。建国后,以上下廓街为主体的江边商铺,连绵达四公里。

  而商品则以农夫产品、日用品和河鲜居多。明清以来,清远特产笔架茶较为有名,运至东南亚等地。骆坑笋、清远鸡等也从上下廓街传播出去。

  老清远黄春橪则记得,清末民初时,上下廓街实行分段管理,各段有门,内设更夫打更报时兼治安管理,正月十五元宵节,各段挂满花灯。下廓街分布有明霞行院、杏坛、康王庙、华光庙、德国教堂,上廓街有麦氏宅院麦天合,其主人麦楚珍经营天合、天祥、天源、天吉等当铺。

  2011年,清远媒体人周东辉曾四处搜集资料写就“印象北江—一部清远史,半部上下廓”文章,他在《清远日报》副刊搜集零星资料,还原1500米长街远胜今日的繁荣商贸。

  周东辉文章中提到,清远依靠北江水运,成为粤北地区货物转运地。清代乾隆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凡到粤北经商者,无不以“清远街”马首是瞻。


  上下廓街商业历经三个发展高潮,清朝三百年为开端,至民国时期,上下廓街码头堆满货物,民国十一年街上共计820间店铺。抗日战争期间,广州、三水、花县沦陷,南来北往商品云集清城,白天遭日军轰炸,下午4点开市至深夜12点。珠三角富商也来到清城,这座城市也被称作“粤北小广州”,上下廓街则成为“广州上下九”。

  “四年前走在街上还能看到零星瓦屋。”周东辉说,砖木结构商铺多为两至三层“火筒屋”,临江开设后门,用于生活取水和运送货物。他很难想象,这些不起眼房屋竟是城市百年商业发展缩影。

  而今商业中心早已转至南门街、北门街、先锋路附近,各大商场进驻清远。在周东辉看来,那段商业威水史将成为清远人最温暖一段回忆。

酒吧一条街

  现在,热闹完全颠倒了,成为宵夜档和酒吧天下。

  街上杂货店早已收档,酒吧霓虹色招牌沉寂一天后点亮,白天略显空旷街道,被突然冒出车辆占据。晚上10点之后,街口好事酒吧内,驻场乐队贝斯手跳上舞台,调试音响设备,随后主唱一句“好男人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受一点伤害”,舞台下三三两两围坐着聊天年轻人才被点燃起来,玩着甩盅,拼酒。

  酒吧内男女大多没有盛装打扮,也没有过分喧闹,有人趿拉着人字拖,像是下班后直接赶来赴约。偶尔跟着乐队节奏略律动,贴近咬着耳朵,酒精暂时还没冲击他们头脑。

  有酒吧地方就有“摩的”。

  晚上10点30分,上下廓街十字路口处,10个亮黄色马甲摩的佬排列着等客。每晚此时,摩的、司机师傅就从城区各处涌入上下廓街,聚集在酒吧、宵夜档门口,或者徘徊在沿江路和上、下廓街内,街上交通比仅有公交车来回的白天更显拥挤。

  摩的佬们背后5米处大榕树下,牛杂、烧烤摊摆出35张桌子,较少出现空位,150多人在啤酒和串串中开始自己夜生活。此时的上下廓街最为诱人,夹杂孜然烤肉,在五香粉中慢炖的卤肉,随着火候由透明变纯白生蚝,让人有种吹江风吃宵夜冲动。

  生意却不是太好。摩的司机正拿着手机看某档真人秀节目,旁边朋友躺在车上睡觉。2011年在酒吧当保安李全,羡慕摩的司机夜晚3个小时赚80多元,也辞职加入摩托大军。却不曾想到,几年时间内,小市、清新等地酒吧增多,客流逐渐分散,一晚上跑三趟就算不错。

  酒吧的喧嚣持续至凌晨2点,多集中在下廓街段,十字路口外上廓街则沉稳、安静的多,人们缓慢地钻入街两旁高楼之中,或是在小巷咖啡店坐一会,没有下廓街那般喧嚣和热闹。

  可怜居住在上下廓街与沿江路之间小巷居民,被动次打次音乐声和歌声包围。酒楼员工们累时会站在小巷抽烟,巷子内的漆黑拉长他们影子,显得颇为孤独、安静,数米之外热闹似与他们无关。

  刘松记得江边最早出现小型KTV,接着是歌舞厅,简单的舞池,一群古惑仔在里面扭着说不出名字舞蹈,只有廉价珠江啤酒可供选择。如今,上下廓街和沿江路KTV、酒吧近20家。

  借着江边优势,沿江路酒吧密集出现。“晚上去河边玩”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清远人有晚上十点半出门习惯,时间点之外,酒吧不再预留卡位,十点半之后,音乐和人群便被按下开关。

  文艺青年偏爱带有驻场乐队清吧,刘松和朋友喜欢去夜店,更加复杂而又潮流,顺便认识靓女。酒吧随着市场竞争而不断倒闭、更新,廉价KTV依旧受大众喜爱,仅剩一两家老字号酒吧又重新装修升级。

  清远圈子并不大。在上下廓街来回转着,刘松总能遇见同样人群,同在清远旧城长大,对上下廓街也有着自己儿时记忆。他和朋友们墨守一贯习惯,在酒吧狂欢至凌晨2点,出门走到十多年老店粥鼎记、又一粥吃宵夜。

  宵夜档会守到凌晨4点多,下廓街尾附近新开生蚝店,周一至周五晚上能卖出三箱,600只生蚝。周六、日借助隔壁酒吧则能卖到五箱。生蚝店对面是新近流行小龙虾,在这里,人们可以挑选各种口味,从新疆烧烤到四川烤鱼,再到老字号食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