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休闲旅游 > 赏美景

连南瑶族自治县

时间:2015-09-24 03:54:31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五岳归来看黄山、黄山归来看连南。

  初入连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远古的宁静与闲适。在寻觅美景的旅途中,窗外青山对峙,绿树滴翠,乡道旁鸡犬相闻,缓行的车辆正避让刚刚结束一天耕作的水牛与瑶胞。好似一首千年不变的瑶歌。

  左眼看山、右眼看水,游客怀揣坐标匆匆寻觅书本上的连南美景,却意外发现随性的连南并不被世俗的框架所拘束。连南的山是奇特的、也是奇妙的,连南的水是秀气的、也是壮阔的,山水连南之美不在于他人的道听途说,而是自我所见所闻的心灵旅程。

连南奇峰

  有人说,连南的山是奇特的。登高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头连绵起伏、峰连岭接,经历岁月的雕琢,石灰岩山体在溶蚀作用下呈现出奇特的地貌特征,构成一幅幅如同摩天石笋般的美丽画卷。

 

  拔地奇峰画卷开,万山朝王话连南。作为连南奇峰的符号,品读连南山色自然离不开万山朝王。

  9月的万山朝王,细雨拂落一地的诗意。穷尽目力,远处油岭和山溪间山谷的山峰被白色云雾遮罩,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无法言喻。

  万山朝王并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众多奇峰相连在一起的合称。雨中的群山,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云中的山影,仿佛化作蒸腾的雾气随着思绪放飞,化作“盘王山”、“抱孙山”、“情侣山”、“姐妹山”等拟人化名称向造访者讲述瑶族文化的点点滴滴。还有人说,连南的山是奇妙的。当游客慕名而来,为连南美景众里寻它千百度之时,一次蓦然回首,心仪的景点早已等待多时。

  走出连南汽车站,当你在思考搭乘何种交通工具、安排去哪里游玩时,连南八景之一的“伏兔春萌”就静候在背后喧嚣的闹市中。闭合手中的地图,经由顺德大道往395县道方向步行约800米,一处低矮的天然石山被民房、庄稼围在其中,这正是“伏兔春萌”。

  这只“伏兔”藏匿在连南县城的东北角,自有大隐于市的心境。抬头望去,起伏的山势将天然石山分隔成兔首和兔身两部分,兔首短而急,裸露的石壁犹如动物的五官;兔身长而缓,山上树木葱茏、古榕参天好比茂盛的兔毛,惟妙惟肖。出于观赏角度的不同,石山从西面望之似伏兔,从东北面看之又酷似猫公,奇妙的山势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连南秀水

  镜头里,连南的水是秀气的。由县城出发,循着涡水河边逆向而行,一泓碧绿的溪水顺着公路蜿蜒展开,水曲湾长似佼人霓裳,轻柔而乖巧。经过的游客纷纷停车驻足,拾起相机将快门按个不停。

  秋雨后、涡水畔。远处奇峰起伏,脚下清流潺潺,眼前成片的绿林,葱茏、挺拔、俊秀、蔚为可爱。阳光努力挤破云层宣泄而下,不同层次的绿色愈加分明,或稚嫩、或深浓、或浅淡,可细分无数。同一棵树上的颜色又各有所别,新枝老枝,新叶老叶,可见资历。

  听瑶胞介绍,连南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爱种树的习惯,素有“南国绿都”美称的连南也为物种繁衍、水鸟栖息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其中,清代文人李德钊留下“崖壑中浓翠欲滴,时闻画眉声,因成风韵”的赞许。如今重走古道,虽无法听见画眉声,但溪边栖息的白色水鸟与这醉人的山水一道,风韵犹存。

  镜头里,连南的水也是壮阔的。假如你习惯了清流潺潺的温柔乖巧,在连南最南端的群山之中,还能体验板洞天湖气势磅礴。

  板洞天湖,一处建在平均800米群山山顶的水库,其北部的天堂山为群峰之首,海拔1504米,左侧大磅山、右侧龙归寨,群山环抱、平静的湖面与天影融为一体,素有岭南泸沽湖的美称。

  秋雨后的湖面平静、清澈,高空的白云和周围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融为一体。行走于湖畔之间,泥土潮湿而野花芬芳,青草漫漫而自由生长,聆听着林鸟啼翠、清泉荡漾,在远处层峦叠嶂、古木群集的衬托下,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山水彩绘里,似幻如梦,有如身临天上瑶池之感。

  山伴水、水绕山。镶嵌在山顶的天湖犹如一位喝醉了酒的老翁在静静酣睡,起伏的山势是老翁蜷缩的睡姿,静谧的湖面汇聚的是酒坛内启封的陈年佳酿。老酒散发出醉人的醇香,放倒了一位又一位造访者,没有人能惊醒它的梦,也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底。

 

  远山、近林、梯田、稻谷。连南的秋天并不是千般一律的落叶和金黄,各有不同的颜色,翠绿,泛黄,金黄。这一切都不是静的,都像在神秘地飘游着,随着行人游动,朝着行人靠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这形容连南的秋天再合适不过了。不过现在是中秋时节,这里的秋天来的慢,也来的委婉。看惯了三月杭州的杨柳扶风的清秀美,随着稻田鱼的香甜,不如也来看看连南中秋的婉约风韵。

  当你的脚步走过大坪镇大坪村、大古坳三百部湾,行至三排镇的油岭古排、南岗千年瑶寨、千亩银杏林,从峡谷到山顶,从古寨到梯田,一定能感受到连南不一样的三色秋天。

  ●翠绿

  已是9月下旬,想象中树叶枯黄的秋色在连南不复存在,青草依旧,绿叶挂满枝头。

  站在被誉为“中国的马丘比丘”的大坪镇大掌古排,半山腰往上没有田的山上全是林木,翠绿一片。向下俯瞰,层层梯田内一季稻成熟的金黄,才让人感觉到秋天已到。

  古排内,一棵老树的树顶已经干枯,唯有其中间下枝干的叶子还在茂盛。那棵树,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在太阳下。

  前来寻觅美景的摄影发烧友们站在取景点,太阳下弯着腰在三脚架旁,等待最美色彩的出现。不一会,几个大汉的脸上全是汗水,他们嘟囔着,“这哪里是秋天,真热,有点风就好了”。

  他们嘴上发着小牢骚,忽然一片云遮住了太阳。接连几个山头全是阳光下的青翠,周围则是云挡太阳,显暗,一明一暗,色彩刚好。这些摄影发烧友抓住瞬间精彩,不停地按下快门。

  下午5点半,太阳西斜。大坪村,村民房女士背着80斤中的稻谷桶,从半山腰的水田中下来,走过一米多深长满青色草丛的田间小道。看出很累的她却高兴地说,2015年8亩地收成不错,除了一家十几口人的口粮,还有多余的可以换钱。

  夕阳的余晖照在和她融在一起的稻谷桶上,归家的背影消失的很慢,农民的辛劳尽在其中。

  原来,连南的秋天是翠绿,也是刚强。是坚持,也是忍耐。

  ●泛黄

  秋风很静,静静地长在连南的田野。秋雨也蒙蒙,细细的,有凉意,却不冷。

  9月23日清晨6点半,秋雨。三排镇油岭古排被满山的雨雾包围。可不到5分钟,雨歇息,雾散,老排的轮廓逐渐清晰。

  道路两旁的杂草似乎还在疯长,往山脚下油岭新村张望,周围小盆地内的二季稻还在翠绿,这里似乎不是秋天,是草长莺飞的三四月。可俯身细看,杂草叶子已开始泛黄,吐穗的水稻也在跟风变色。

  距离老排一公里的乡间道路上望去,老排这个千年瑶寨里,4盏灯还亮着,村中的鸡鸣传来,天空中响起两只布谷鸟叫声。此时瑶寨秋天的清晨显得更加神秘、静谧。

  天晴时候,三排镇山溪村分布在峡谷两岸的千亩银杏林中,枝条是完全交错开的,如芭蕾舞演员在树上跳着交叉的炫舞;叶片是扇面状的,象一张张幼儿肥厚可爱的小手,曾是绿意葱笼的银杏树已镀成了一片太阳光般耀眼的泛黄。

  交错生长的银杏树枝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枝权之间便露出很大的空隙,露出缥渺无垠的蓝天来。树林下仰望高远湛蓝的苍穹,如丝如缕的白云,和泛黄的银杏叶相互映衬、炫美,连南秋天特立独行的美景就从这个侧面流露无遗。

  ●金黄

  秋色总是少不了金黄,连南也一样。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连南,梯田是人们种庄稼获取粮食的主要场所。秋天,这里梯田金黄,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看到,心灵都会被深深震撼。

  大掌古排梯田、大古坳三百部湾梯田、大坪村梯田,等等,美得让人难以呼吸。

  三百部湾,位于海拔800多米的连南大坪镇西南部,是一个纯瑶族村落。瑶居由于在半山腰不适合生活和居住,瑶民大都搬到了山下的移民新村。

  不过,勤劳的瑶民没有舍弃祖辈依靠双手开垦出来的梯田,继续在田内耕种水稻并延续养殖稻田鱼的传统。小小的瑶寨被层层梯田包围,不倒、矗立;成熟的一季稻在阳光照耀下,更加显得金黄。

  几名中山来的游人拖家带口在稻田内抓鱼,欢声笑语。他们与其说是捕获食材,倒不如说是在享受天伦之乐。另一层梯田内,稻子已经完全成熟,几名瑶胞顾不上美景,挥洒着汗水,收割着秋天的喜悦与来年的希望。

  金色、梯田、瑶寨、人,犹如捧着一张可以传世的油画,画面中该绿的地方是那样的翠绿,该黄的地方是那样的金黄,该挺拔的地方是那样的笔挺,动与静完美结合。

  清晨日出时,这里又会是如何的一种精彩,如何的一种秋色?

  连南的市井是新的,也是旧的;是瑶胞的,也是汉人的。

  当城镇化发展浪潮涌向这个粤北山城时,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墟日上与现代生活相遇,交融正在发生。但与珠三角的不同,连南市井的一切改变,没有大兴大建带来的尘灰飞扬,没有车水马龙带来的道路拥堵,一切都是慢慢的、静悄悄的,但融合和告别正在上演。

  连南县城的朝阳街市场,一半的商户是瑶胞,另一半是汉人。

  瑶族老人们坚持着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带着自家的农产品,走下高山,来到热闹的市场中,路边设摊,或讲客家话,并不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做着手势,操着一口瑶族方言。没客人时,他们便低着头,忙活着手上的刺绣活儿。

  不远处,朝阳街的临街店面中,一家经营了十年的刺绣裁缝店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工,又一个瑶族节庆活动正要到来,赶制盛装的瑶族人要多些。连南八排瑶部落,八个瑶村有八种不同的瑶族服饰,男女有别,节庆与日常服有别。这种瑶族服饰刺绣被视为瑶族人民热爱生活、爱美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也是瑶族文化的形态和载体,大多数瑶族妇女都掌握着一手好刺绣功夫。连南瑶族服饰刺绣,于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男的戴红头巾,结婚女子戴的叫“坝子”。瑶族裁缝唐三妹认为,瑶族服饰代表着连南瑶人和瑶族文化的灵魂,一针一线,都有情有义。但近年来,一些瑶人逐渐汉化,穿着传统瑶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改变,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唐三妹觉得,瑶服虽好看,但穿着还是复杂些,为了留住瑶族服饰传统,唐三妹等瑶族裁缝开始努力革新瑶族服饰,设计出一些便于穿着、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瑶族特色的衣服。

  在连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甚至有“打同年”活动,瑶汉两族人走亲戚、交朋友、结兄弟,如今,瑶与汉的一些视觉上的界限逐渐模糊,但文化却在同生共长。

  距离朝阳街一公里外的城西村,似乎上演一场告别。

  “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夕阳西下,古巷深处几位老人在古老斑驳的木门前。门内,是一家理发店,斑驳墙壁,破漏屋顶,国产手机放着80年代老歌《牡丹之歌》。借着微薄的光线,身材微胖、衣着普通的中年妇女莫丽操起一把铁锈斑驳的折叠剃刀,在街坊张姐头发边缘娴熟地刮拭,刚被温热的毛巾擦拭过的发脚已经软化,在她熟练的刀工下发型渐渐形成。

  2元、3元、5元,壮族妹子莫丽的理发店开了十五年,涨了三次价。老房租金从几十元涨到100元。来光顾的都是街坊。价格总在变,但与老少街坊们的情谊却没变。“八字合得来吧。”莫丽与他们打成一片,边剪发边聊天,莫丽成为街坊们的知心朋友,村口的老理发店,也构成了这市井记忆的一部分。

  如今,城里的“高档”发型屋、理发工作室越来越多,追赶潮流的年轻人都往那去了,莫丽与她的理发屋,成为老人们的根据地。但再过一阵子,莫丽就将离开连南,清远市区的新屋已经装修好,她要到那里开展新的生活。

  离开前,莫丽总是怀念,她说,有一阵子,街坊们聚到理发屋中打麻将,最后有了矛盾,两个老人隔着窗户互丢麻将。谈起这些,她扑哧地笑个不停:“再回来时,希望大家还是原来那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