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多点豆腐,收多点健康和祝福!”2016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三,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一年一度的豆腐狂欢节。这天,社岗下村村民“倾巢而出”,以他们独有的方式———互相投掷豆腐闹元宵,祈求社岗下村人丁兴旺、风调雨顺。而今年豆腐节也吸引了3万余人前往观看及参加,开往社岗下村的车辆排成长龙,一直塞到国道路口。活动现场维护秩序的警察、志愿者和当地政府人员也达到一百多人。
偶然“豆腐仗”成传统节日
在公元1609年正月十三日,社岗下村林氏当年生下男丁的人们到祖祠上灯食斋,其中一个切完豆腐后见手上沾有一些豆腐便甩手想将沾在手上的豆腐甩掉,无意将豆腐甩到身后另一个人的衣服上,那人的新衣服被弄脏了,心有不甘,于是抓起身边的豆腐往那甩手人的身上掷豆腐,甩手人不服气,你来我往打起了豆腐仗。到了第二年上灯时,添丁数量竟然比上年多出很多,大家都觉得奇怪,苦思不得其解,后追溯到上一年曾在祠堂食斋时掷过豆腐,于是大家普遍认为“掷豆腐”能带来兴旺,是能够添丁的,掷豆腐是好意头,从此每年的正月十三掷豆腐便成了社岗下村的风俗,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社岗下村的村长林贵树介绍,“豆腐节”是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祭祖习俗中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我们为2016年的豆腐节准备了2000多斤黄豆,做的豆腐超过5吨,给村民和外来游客尽情狂欢祈福。” 紧抓机遇,商家进驻豆腐节
2016年2月21日上午11点左右,墩下村的何氏村民们抬着祭祀品前往社岗下村旧祠堂内祭拜祖先,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两大宗族和睦相处。仪式结束后,再由四名大汉抬着两百斤重的祭品前往新祠堂,用美味的豆腐宴请全村村民。
参与祭祀活动的何氏村民表示,早在清朝时,高岗社岗下村的林氏和墩下村的何氏两大宗族就结为异性宗族兄弟,两族相互来往很密切。每逢两村中各有大事时,大家都会以宗族的名义派人相互道贺,而每年的正月十三,何氏族人也会抬着祭品来林氏族人的豆腐节贺喜。
临近中午,前往社岗下村参加豆腐节的人数开始不断增多,不少游客都聚集在广场上观看高岗镇本土民间民俗表演《鸡公狮》等,也有不少游客在街边小摊品尝着当地特色菜肴和小吃,聚集在小摊前挑选雨衣,准备在掷豆腐环节“大干一场”。而2016年的豆腐节也增添了许多变化,除了品种丰富多样的美食外,甚至还有企业趁此机会在现场招起了工,也有企业、景区工作人员在现场卖起了点心及土特产,一些卖桶装水的店铺还准备了充足的桶装水,免费供游客饮用。一位在现场卖土特产的摊主表示,来参加豆腐节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到社岗下村销售产品,也是希望借豆腐节这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带动产品销量。
村民和游客上演狂欢“豆腐仗”
2016年2月21日下午2时左右,村里的头丁(2015年最先出生的孩子)林世超家人挑着准备上灯的物品前往林氏宗祠上灯,而慕名前来的部分游客已忍不住小试牛刀,相互之间投掷起了豆腐。上灯仪式结束时,一阵巨大的鞭炮声、密集的锣鼓声响起,村民开着卡车将近百桶豆腐运送到村道和会场,迫不及待的村民和游客纷纷涌向装满豆腐的卡车拿豆腐投掷。一瞬间,白花花的豆腐就像雪花一样不断在狂欢的人群中飞舞,现场的人脸上、身上都糊了一层“白泥”,就连维持秩序的警务人员和奏乐仪仗队队员也被热情的人们糊了一脸豆腐,现场欢笑声、喧闹声不绝于耳。
而对于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村民和游客们也毫不客气地将豆腐砸了上去,不少行人的脸上、路过的车窗边处处都沾上了豆腐,就连地上也糊上了一层滑溜溜的豆腐。
“豆腐节”起源于明朝时期,是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俗风情活动,目前已成为佛冈的民俗文化品牌之一。“豆腐节”于2007年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佛冈县也已经申请将豆腐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食药监局为“豆腐节”保驾护航
2016年2月20日,佛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豆腐节”旅游市场加强食品监管,为高岗“豆腐节”保驾护航。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高岗“豆腐节”旅游节日。对于加强“豆腐节”旅游市场食品监管,佛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小组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高岗镇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二是加强对食品摊贩的主体监管。针对摊贩经营临时性强及聚集多的特点,对食品摊贩的姓名、身份证、电话等进行登记监管;三是加强业态监管,针对市场摊贩经营种类多而杂、食品安全性弱的特点,对现场制售熟食豆腐、豆浆、豆腐花、糍类等进行分类监管;四是加强法制宣传。现场派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新颁布的《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并在现场进行宣讲。据统计,“豆腐节”旅游节日期间,共派发宣传资料1000多份,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执法车辆2辆次,检查食品摊贩等43间。
通过这次的“豆腐节”旅游市场的食品监管,一方面保障了“豆腐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通过业态分类监管,对不同的分类侧重不同的监管重点,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经营业者的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