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期间,市博物馆联合清远市博艺斋工作室,在市博二楼联合举办了“汉风墨韵,金石永存——画像砖石及拓片展”,展出于2月3日开始,将持续至3月17日。
看文物,长见识
本次展览展出的实物及拓片,是博艺斋工作室历经几年整理和收藏。其题材涉猎广泛,既有反映汉代现实生活的宴请会欢、车马出行、游射田猎、乐舞百戏等题材;也有表现古代礼仪和典章法度的,如迎候制度的持笏、持盾,形制不同的轺车;还有建筑物样式的阙观、台阁斗拱等。
当然,除了拓片,还有许多其他文物,也能让我们近距离走近汉风古韵,放飞想象,还能让人“脑洞大开”。譬如:东汉圆形单眼灶,那么小的灶和碗,是用来煮什么的呢?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上是“裸舞”图案,而这其实也是生殖崇拜的某种象征?汉砖质地细腻,可以拿来作砚台?穿过了千年岁月,这些文物让我们走近古人的文化和生活,在惊叹先人创造力和智慧的同时,还能用心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自制拓片,做装饰画
2月3日市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现场,博艺斋的老师还和现场观众一起自己动手做拓片,并介绍了拓片相关知识。
拓片现在常用白芨水,其实是种误区哦!白芨水是为了增加纸张和所拓物品的贴合度,防止纸张表面起白点,但是,这样在整体接下时,会加速对文物的伤害,所以在做珍贵文物拓片时,清水是更好的选择!拓片用的纸比书写用的宣纸要薄,而拓砖和拓碑用的纸还是不一样的,砖质地比较细腻,宜用薄纸;而碑质地粗糙,内含砂砾,纸张相对也要较厚。
当然,你也可以找一块画像砖或有纹饰的铜器等,过一把“拓片”的瘾哦!宣纸在图案面铺平,喷上清水,拿刷子刷平,再拿吸水毛巾轻轻按压,让纸张和砖面紧密贴合,然后静待其干至纸张略微泛白,然后拿拓包沾墨汁上色。接下来,晾干,落款题跋。虽然质感无法与文物拓片相比,但天然带有的浮雕感,好玩之余,也是不错的装饰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