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广聚天下英才,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省委的这一重要部署,为全省各地2025年人才引进、培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指引。
高新区作为清远市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招才引智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高新区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挖掘培养和提升服务保障等工作,打造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同频共振”的发展新高地,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区域产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智汇力加速集聚人才
人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区域兴。为满足区域内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3+1”主导产业的人才需求,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完善人才服务管理机制,出台《清远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支持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加速招引高层次人才。2024年,高新区累计向上争取各类人才补贴900多万元,用“真金白银”向人才展现真心实意。
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文为介绍,2024年,中心聚焦“良方聚才”,积极拓宽企业人才招聘渠道。
一方面,充分利用清远智慧人才超市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72场次;先后组织超80批次企业参加省职教城院校招聘会。
另一方面,组织企业赴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招引人才,共引进39名重点高校毕业生,同时,冠名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创业实践大赛等“双创”活动、举办清远籍大学生缘聚高新寒假联谊活动等,进一步打通与省外高校和重点职业技术院校人才招聘、“双创”合作渠道。
△近年来,高新区抢抓春节后人才招聘“关键期”,积极举办春季公益系列招聘会,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高新区就业。(陈相如 摄)
好政策把人才引进来,好环境把人才留下来。关心人才生活和居住情况、帮助其子女顺利入读公办学校……一项项切实举措,成为高新区升级高端人才服务的生动缩影。
谢文为介绍,中心聚焦“诚意爱才”,持续优化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和过渡性人才公寓服务工作,2024年共帮助304名企业员工子女成功入读公办九年义务制学校,安排60名紧缺适用人才入住区过渡性人才公寓,发放生活补贴57.49万元。
△1月10日上午,清远市同盛置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向高新区有关部门赠送锦旗和感谢信,以感谢高新区管委会帮助解决公司员工子女入学难题。(朱梓恒 摄)
平台赋能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引擎,市场点燃。”为了将人才的创新创业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交易,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4年7月4日,“清远高新区名家大讲堂之技术转移转化就这么干”专题交流活动举行,进一步加强辖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服务体系建设。(朱梓恒 摄)
谢文为介绍,中心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搭建发现、对接和转化科技成果的桥梁,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目前该平台已引进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三所院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超90项,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预估带动资金投入超6000万元,预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亿元。
同时,中心还大力向企业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必要性和好处,2024年完成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588.5万元,较2023年又有新提升。
为了让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转”起来,高新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通过举办“双创”大赛和建设孵化基地,筛选出具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优质项目和优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生“金”。
△2024年11月18日,2024粤港澳院士峰会·第二届“北江职业创新大会”分会场活动——“清远高新杯”暨“北江杯”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赛道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天安智谷举行。(朱梓恒 摄)
例如,高新区已连续举办了3届“清远高新杯”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推动产教融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
而在基地建设方面,过去一年,高新区持续加强省职教城院校创业基地建设,去年成功“牵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新建3个校内基地,目前建成了1个总部基地(清远高新区凤翔谷)和9个校内基地,其中,凤翔谷总部基地入驻项目22个,校内基地入驻项目29个。
△2024年11月20日,“我与高新共成长”产教融合校企交流系列活动—省职教城教师进高新区活动成功举办。(资料图)
此外,高新区还依托清远高新区凤翔谷平台优势,积极整合校企资源,努力打通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高新区累计开展校企“双走进”活动45批次,开展创业培训18场次,引导和落地校企合作项目8个。
打造人才聚产业兴创新创业“生态圈”
环境好,人才聚,事业兴。人才是高新区阔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支撑。接下来,高新区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强化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科技、人才、产业耦合有机生态。
一方面,进一步引才育才,做实人才服务文章
❖ 2025年,高新区将继续打造清远高新区凤翔谷特色品牌,开展第四届“清远高新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教融合校企交流系列活动,常态化组织“校企双走进”特色活动。
❖ 同时,推动高新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发挥效益,设立高质量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引进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到辖区开展联合培养实践工作,促成一批围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校企科研攻关项目合作。
❖ 此外,高新区还将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服务质量,优化过渡性人才公寓、辖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高新区实习、创业和就业。
另一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
❖ 2025年,高新区将继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引进电子科技大学等更多知名高校进驻平台。 ❖ 大力宣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申报,激发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积极性,推动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 活跃技术市场氛围,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培养更多优秀技术经纪人,促进优质成果落地转化。 ❖ 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发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积极性,争取2025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大关。 ❖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围绕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清远分中心平台,以投融资为主要手段,与金融、保险等方式相结合,打造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专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