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高新区管委会

清远高新区2020年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1-03-30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清远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工作,促进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全区1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5.90亿元,同比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主要做好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迅速行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善“战疫线路图”,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打赢疫情防控攻坚阻击战。二是重点做好企业服务和管控。组织人员对区内企业和工地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加强重点人群排查和健康管理。建立日常巡查工作机制,一名区领导带领一支小分队,按片区对企业是否落实防控措施等进行日常巡查和督促。建立企业疫情防控“每日一报”工作机制,及时收集和应对异常情况。三是强化防护物资保障。支持贝乐、萨力奇等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扩大生产,选派“企业助理”驻点“联合办公”,协助做好企业招工、材料采购、后期包装等工作。建立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多途径多渠道搜集防护物资供应商,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防护保障。

  (二)精准服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抓好企业稳岗工作。在全省率先采取“点对点、一站式”集中接返湖北籍务工人员,组织22辆“复工暖心直通车”接回区内90多家企业500多名鄂籍员工及其家属;二是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制订《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疫情防控期间临时租住补贴暂行办法》《疫情防控期间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摘编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政策文件推送企业,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协助企业申报有关优惠政策。三是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区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共计60多次带队到企业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问题。在全市率先完成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100%的目标,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前全市唯一一家在国内A股敲钟上市的本土企业。

  (三)多管齐下力促经济平稳增长。一是精准对接招商项目。出台总部经济扶持政策。与德国司代普克莱斯特(北京)公司、东莞铭普光磁等13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进行考察对接,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北京全面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举办京粤(清远)跨区域产业协作项目“云上”对接会,5家企业签订落户意向,3家企业已在清远注册项目公司;大力盘活区内闲置厂房,通过厂房租赁引进项目23个,总投资65.7亿元。二是抓好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重点项目领导包干协调机制”和“全流程服务制”,畅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专人服务项目,严格督查建设进度。2020年新开工项目14个,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1.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6.7%,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1.5%。三是积极推动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出台标准厂房扶持政策,对全区高标准厂房进行梳理归类、加强管理,组织专项性宣传推介会和小型对接会,“政府搭台、协会牵线、企业联姻”模式喜结硕果。全区高标准厂房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约1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2万平方米,目前全年已动工项目11个。通过租赁厂房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约67.2亿元。 四是支持辖内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全区共51家企业81个项目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5%。新增1.5亿元债券支持园区开发建设,设立基金规模为1亿元的清远华弘创新药物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广东省清远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清远分中心在高新区落地,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风险准备金试点工作,并建立1000万元的风险准备金。

  (四)科技先行激活发展新动能。一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紧贴企业需求,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专项辅导培训,推动高企培育和研发机构组建。全年49家企业申报高企认定;省、市级科技计划立项22项;天机医用获批省级工程中心。二是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2020年,全区专利授权量1609件,占全市的34.66%,全区有效发明专利518件,占全市的40.56%。3家企业被认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2020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企业获2020年清远市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立项。三是建设和优化创新平台。深入推进特色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天安智谷、华南863科技创新园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加快中大、华工、华师三所校地合作研究院科技成果落地和转化,2020年共引进项目团队39个;与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广东新能源研究所正式签订协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华为签约共建“5G+智慧园区”产业示范基地,并获省专项支持。四是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举办第六届“华炬杯”粤东西北创新创业大赛,并首次对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5家企业荣获国赛“优秀企业”称号,承办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八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第二届国家高新区微视频大赛等,举办“2020年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辅导讲座”组织园区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广东等创新创业赛事,不断增强区域创新热度。

  (五)内外兼修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园区规划,统筹谋划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建设储备项目,全年园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3.18亿元,启动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工业园区形象和功能提升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园区环卫保洁和市政设施维护市场化,优化园区出行公交线路,提高市政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实施“粤政易”协同办公平台、“清企通”企业服务平台等应用,推进政务数据治理、共享,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证便企。三是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区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包干“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加强督查检查,组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全年累计检复查企业44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497项,完成整改1182处,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四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开展园区扬尘、工业企业、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出台在建工地大气污染防治巡查方案,完成区内陶瓷企业“煤改气”、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注销淘汰、“冒黑烟”柴油叉车摸查及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国控点各项管控措施,扎实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五是改善引才留才用才环境。出台激励优秀青年人才政策,每年设立5000万元为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建成“智汇高新”高端人才服务系统,搭建“高新区直聘”平台,服务企业273家,推送招聘岗位736个,平台点击量达93万人次;组织园区企业参加西北地区高校人才招聘系列活动,达成意向265人,其中硕士138人,本科127人,加快推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清远高新学校、百加小学等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辖区教育发展。

  (六)一以贯之抓实党建。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和园区宣传。围绕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加强学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抓手。全年中心组集中学习21次,“第一议题”学习研讨27次,班子带头讲党课14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9次,“高新区大讲堂”举办21期,培训党员1300多人次,印发学习辅导书籍1200多册,加强“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使用,营造以赛促学、以学促做、的良好学习氛围。狠抓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打造红色园区。二是扎实推进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年度党建要点,抓好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六好”标杆党支部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充实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职工注册成为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时长4.25小时,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市无烟单位”。三是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活力。积极探索符合“两新”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方法,凝聚“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力量,组织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两新”组织党建项目竞争性扶持路演比赛等国家高新区晋级五周年系列活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配合开展市委对我区的巡察,抓好市第五纪检监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活动,区部门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抓好整改,对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查以及多措并举构建社会监督网格体系,下大力强化聘员管理,持续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规范权力运行。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清远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双区”驱动、“双城”联动等重大机遇,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和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的部署,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十大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快补齐短板,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科学谋划,做好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针对园区发展空间不足、用地指标少、历史遗留问题多等问题,积极谋划攻破难点,向存量土地要空间,强化标准厂房建设和管理,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推动项目引进和落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强财政收入的组织和管理、促进收入增长和财政盘子做大做强,依托区国有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三大产业基金发挥效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我区建设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坚持主导产业引领,

  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和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支持区内现有基础好、发展后劲强的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突出产业“建链、固链、强链、补链”,围绕龙头企业培育打造高端铝型材、稀散金属、先进改性塑料、新一代电子信息、钟表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持续优化项目服务机制,抓实项目落地,提升服务质效,狠抓技改节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能。继续抓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争先进位”工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专利申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中大、华工、华师研究院等平台专业化运作,有效推动高校人才与科技成果等落地转化。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企业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推动天安智谷、华南863提质增效,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

  (四)完善园区配套,提升园区形象。加快莲湖产业园、银源工业小区、嘉福工业园二期、雄兴工业园及周边地区的控规编制、报批工作,制定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街镇等有效解决历史遗留用地及征地有关问题,加强园区城市综合管理,对各园区市政道路、环卫、园林及市政雨污系统加强巡查及维护。

  (五)抓实服务和管理,助力企业发展提速。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着力解决项目用地、环保、用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梳理现有存量土地,加大力度协调征地及民事工作,盘活区内闲置用地和闲置厂房。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搭建区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人才招引机制,组织区内企业赴东北地区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家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拓宽人才建言献策渠道。

  (六)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续推动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不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扎实开展“六好”标杆党支部和“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落实市委巡察整改,继续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加强立规执纪,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常态化开展“以案治本”警示教育和作风教育,抓好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保密、意识形态、干部队伍等建设,开展好工会及“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