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测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3%。在新的一年,高新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区党工委、区管委会工作目标,主动谋划,大胆创新,积极推动财源建设,深化财政改革与管理,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准确性、细化性和公开性,向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方向努力,概括起来就是抓好以下三大任务。
一、财税工作
(一)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支目标。一是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加强与国地税部门沟通配合,做好财税形势分析工作,多方位掌握大市以及周边地区动态,及时关注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力争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234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24,563万元,同比增长13%。(重点)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还本付息支出。按照收入预测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6年区实际可支配财力54,183万元,刚性支出79,083万元,其中:保运作支出5,144万元,社会服务购买支出4,078万元,体制和政策性支出5,012万元,企业帮扶支出17,560万元,科技专项支出2,666万元,市政建设支出3,701万元,还本付息支出40,922万元,收支缺口24,900万元。完成时限,今年内。
(二)加强置换债券工作,确保资金高效使用。2016年,争取置换债券额度为23.87亿元,主要用于消化本级银行债务13.5亿元、土地回购债务0.77亿元、BT债务3.8亿元、土储融资债务5.8亿元。(重点)一是我局继续按照置换债券精神,对2014年12月31日前的存量债务进行了债务清理甄别,并等待省财政厅下达置换通知,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2016年到期的债务本金进行置换。二是落实置换债务前期工作,制定还款计划,做好BT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测算债务利息及其他衍生费用。三是落实置换债务顺利下达,要求各业务科室主动与债权人对接还贷、回购事宜,拟定各还款协议,办理还贷手续,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抵押物释放工作。四是大力加强置换监督管理。按照新预算,将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严格债券资金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完成时限,今年内。
(三)加强主动作为,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一是向上争取有利政策,特别是市对区五年财政体制政策期满,早日向上反映情况争取市级集中倾斜。二是鼓励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专项扶持资金。三是加强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大燕湖公司将1.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和4,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投入中,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
(四)加强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全面清理财政暂存款和暂付款,加强国库资金管理。二是积极配合国土部门盘活存量土地,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做好资产清理工作,全面盘查全区资产。四是强化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确保收入及时入库,明确专人负责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相关事宜,加强与国土部门联系,掌握每一宗出让土地的初始情况、出让运行和成交情况。2016年用地预测可供地2,850亩,其中工业用地预测2,742亩,按16.8万元/亩测算,可取得出让收入46,066万元;商业用场预测108亩,按62.56万元/亩测算,可取得出让收入6,757万元。合计取得出让收入52,823万元。
(五)加强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一是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把新《预算法》中关于全口径预算、预算公开、优惠政策清理、债务管理等重要政策向各预算单位等进行解读,形成改革共识,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积极做好2016年预算编制工作,准确把握新预算法的精神内涵,结合高新区实际,从细从严编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建立透明预算。三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处理好预算的超收或短收问题,进一步健全预算平衡机制。按规定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完成时限,今年内。
(六)加强监管,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资金监管。以日常检查与专项监察相结合为手段,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总预算和财政专户会计核算。2016年是新修订的《总预算会计制度》执行的第一年,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内控机制,规范资金收付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岗位,强化岗位分工与职责规定,加强印鉴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多层次对账制度,强化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开户银行之间,内部业务科室之间对账制度,实现资金收付各环节之间有效制衡,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透明度。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改进机关作风。一是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快建设学习型机关,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业务技能。二是持续深入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和扩大三严三实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抓好制度规定的执行。要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善做善成,对定下来的工作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七)其他工作。一是完成大燕湖公司土地注入工作。计划于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71亩土地注入大燕湖公司的工作,为下一轮高新区融资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解决雄兴工业园企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区管委会回购雄兴工业园二期土地的计划,继续与市财政局、国土分局、龙塘镇联系沟通,争取在2016年度彻底解决雄兴工业园企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继续配合区企业服务局完成产业转移园考核工作。每年产业转移园考核工作均是省对高新区的重点考核,按照2015年年底省下发的考核要求,积极与国、地税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完成税收考核指标。四是继续跟踪落实土地审计整改情况。根据国土土地审计整改要求及高新区整改小组的整改措施,继续跟踪落实相关整改情况,力求2016年有新的突破。
二、金融工作
(一)加强融资工作,提升资金保障能力。结合高新区开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计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点争取省财政厅落实每年给予我区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力争更大的债券额度。二是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扶持力度,通过租赁企业资产,财政注资等方式,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区属国企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社会资金。三是积极推进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同时,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融资条件,为下一步的融资工作开展做好准备。(重点)完成时限,今年内。
(二)加大PPP、企业债券等筹资工作的力度。高新区以往的筹集资金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随着国家融资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为拓宽高新区资金筹集渠道,2016年我局加大对PPP、企业债券方面的工作力度。在PPP方面,结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财力情况,尝试以政府付费模式解决部分区重点项目的资金筹集;在企业债券方面,进一步解读发改委的政策精神,积极沟通证券公司,挖掘企业潜力,开拓可发展项目,力争在政策面良好的情况下推动企业债券的发行。
(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近期,大燕湖公司拟与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粤财普惠金融(清远)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资金委托服务协议书》、《发起人协议》和《公司章程》等文件已草拟,计划近期签订。担保公司的成立,将为我区乃至我市提供了融资平台,进一步破解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另外,我区计划与中行合作,拟在我区成立科技银行,为我区科技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融资服务,大力支持我区企业经济发展。
三、国资工作
(一)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是公开招聘的方式产生公司的高管,并且要使公司的高管实行任期制,在任期间或结束时要进行严格考核,原则上考核不合格进行解聘,考核优秀进行连任。二是将高管的职能定位好,确定高管行使职权的范围,为高管行使职权提供保障。三是建立重大决策的责任制度,建立集体决策和可追溯个人责任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避免“个人说了算”以及责任不明确的情况。四是对公司高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公司的经理层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励的时候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约束的时候要实行内部监督约束同外部社会约束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督促公司经理人切实从公司的长远发展角度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实施内部控制。以建立现代化企业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指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牵制、彼此连接、彼此制约的内控制度。二是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三是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强反舞弊机制。主要是建立上传下达的有效机制。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岗位责任制来实现。同时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四是建设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要由过去的“用人管 人”向“用制度管人”进行转变;从“以人为本”向以“执行为本”转变,从“以岗位为本”向以“目标为本”转变;从“以职能导向”向“以流程导向”转变,两者兼容。实行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是实施预算控制,提高内控水平。实行全面预算,搞好各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各部门、各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预算控制内容应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强化预算控制,通过预算的编制和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动态分析执行结果,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预算执行到位。并与管理者的绩效工资挂钩,节将超罚,充分发挥预算的灵魂作用。二是降低经营成本,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国家信贷政策走向的研究,加大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对比,有效地利用信贷政策,选择更佳的融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同时在日常经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不断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根据自身企业特点,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范围。目前,我们的公司经营范围比较狭窄,今后我们要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尽最大可能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和提高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