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民政局

清远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02202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清远民政访问量:-发布时间:2022-09-06

清民函〔2022〕52号


清远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

第20220210号提案答复的函


黎丹丹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关于建设长者饭堂,提高居家养老品质的建议》已收悉,现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全面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养老工作方针,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6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14.5%;65岁以上户籍老人4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9.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一)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十三五”以来,我市注重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创制,先后出台《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清远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清远市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清远市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二)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一是各级民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不断增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80家,养老床位共6573张,入住老人4050人,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1家,床位2577张,入住老年人1937人;二是大力实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个,其中县级8个、城市社区3个;农村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57个。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配备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以站点为服务点,根据辖区居家老人服务需求不同,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医疗协助、安全援助、法律援助、临终关怀等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居家老年人生活品质。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智慧养老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开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目前录入养老服务机构90家,其中,居家服务机构10家、养老机构80家,机构录入率为100%;录入老人数4050人,其中,居家老人数2098人、机构入住老人数2209人,录入率为72.3%;录入床位数5610张,录入率为69.4%。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累计派单3344单。       

       (三)建立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在县(市、区)一级建设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着力增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保障能力。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均建立1家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床位共150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256张。

       (四)推进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分别在清城区凤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连州市、阳山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开设“长者食堂”,为辖区内有需要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重点是为城市特困、低保、高龄、空巢、经济特困等弱势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共配餐人次29660次。

       (五)提高老年人普惠性福利水平。建立普惠型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惠及全市高龄老人96050人。各县(市、区)均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积极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为全市纳入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2022年5月印发《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落实高龄补(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进一步提升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六)促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9间,分别是清远市福利院、清远联合医院、清远高新区医院、清城康大医院、英德市爱康医院、连州北山医院、连州恒生医院、佛冈迳头镇中心卫生院、阳山小江镇卫生院。100%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90%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100%的医疗机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七)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综合素质能力。2021年和2022年市本级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养老护理员培训;全市有3家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年招生人数200多人;借力“南粤家政”工程,大力实施养老护理员“双千计划”和养老管理人员“技能、德能双训”公益培训计划,2022年通过现场授课和网上上课的等方式累计组织培训逾1600人次。

       二、存在问题

       总体看,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一是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我市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虽然逐年加大,但受地方财力所限,各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用地用房难于解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一般由政府主导,因使用面积较大(一般在500-1000平方米左右),其建设用地用房在政府现有资源中调配难于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研究制定好养老服务规划。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针对新时期养老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解决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按照省“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织密“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覆盖、功能完善、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多层次“大养老”服务格局。

       (二)完善养老服务投入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将福彩公益金与政府一般性公共预算安排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统筹使用,购买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提升精准化投入水平。2021年起,全市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也是当前清远养老服务重要支撑。进一步优化升级“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居家老年人信息库,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助餐配餐、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力争每个村设立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重点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人管、关爱服务有场所、互助服务有组织等问题。

       (四)加快推进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在有条件的县、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群众基础好能提供场所的社区,持续开展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积累好的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开居家养老“大配餐”,开设更多的“长者食堂”,为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

       感谢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清远市民政局


2022年8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