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民政局

传承地名文化 守护清远记忆--老婆陂

来源:市民政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2-03-21

老婆陂 

口述:甘志刚  撰写:罗证治


       三江源一带的龙腹陂,在民间也有另一个叫法:老婆陂。说到老婆陂,不得不扯出一段感人的佳话了。怎么回事呢?让我向列位看官一一道来。

       那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事了。当时,在三江流域,人们饮水、种植都受惠于三江河,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母亲河”并不为过。但是,地处东岸的新家村、龙口村、水湃塘等村子,由于村子地势高,而河床低,无法引取河水来饮用、灌溉。特别是龙口村,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村子,受制于田地用水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作物、蔬果收成少,生活水平明显比周边村庄低。

       穷则思变。龙口村的人想到了个法子,就是引三江河水来灌溉,耕田种地,改善生活。村民选出代表沿河岸察看,物色哪个地方适合拦水筑坝,引水到村。察看的结果是三江源龙腹陂处最适合拦坝引水。可是,问题又来了,那个地方是东塘村的,不是自己的地盘啊。

       当龙口村的代表买了礼物,来到东塘村说明来意时,意外碰了一鼻子灰。东塘村以各种理由拒绝龙口村拦河引水。现实把龙口村人逼到死胡同。但他们仍不甘心,绞尽脑汁,有人终于想出这样的法子:叫村里的女人出面筑坝引水,没准会有用。原来,龙口村有不少媳妇是东塘女,这样,龙口人跟东塘人就扯上亲戚关系。眼下,龙口人只能利用这种亲戚关系,让东塘媳妇去做拦河筑坝引水之事。于是,娶了东塘女做老婆的,老公必须动员她去出工。后来,又有人提议,为增强力量,不管是不是东塘女,只要是成年女子都一起去。

       定下来后,说干就干。一天早上,由一大群妇女组成的队伍从龙口村出发,浩浩荡荡路过东塘村,径直走到龙腹陂。她们把随身运来的石块搬下车子,砌坝拦水,干得不亦乐乎。

       此举被东塘人发现了。有人立马通报村长,村长听闻后大为光火,真是岂有此理。他召集村里男丁,操起家伙,直奔事发地点龙腹陂。

可是,当这帮杀气腾腾的东塘人来到龙腹陂,被眼前的情景看傻了眼:怎么全部都是女人?还有几个竟然是“大肚婆”(孕妇)!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怎么下手?不仅下不了手,他们还觉得脸红。先是有女子人向岸上的东塘村人喊“哥哥,哥哥!”,然后有人喊“老弟,老弟!”,接着,有人喊“爸爸”,有人喊“阿伯”,也有人喊“舅舅”,喊“姐夫”,哎呀,喊什么的都有。水中的女人们一声接一声朝岸上的男人们喊,一时间,呼喊声、应答声此起彼伏,响彻龙腹陂。

       望着自己的女儿、姐姐、妹妹、侄女……浸泡在水中,听着自己的骨肉、胞妹、亲戚……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这些东塘男人们心里百感交集,无以言表。虽然她们是外嫁女,可是她们还是自己的亲人啊!难道她们生活有难,自己却见死不救?这还是人吗?这情景真是感天动地的,催人泪下。

       东塘村的村长抹抹眼水,清清喉咙,对浸泡在水中的妇女们说:“这活不是你们女人婆做的,大家先回去吧,下午叫你们村的男人来做!就跟他们说,我们同意你们拦河引水了!”

       由于东塘村的通融,龙口村人顺利完成拦河引水工程,把三江河水通过浚渠,引入田地,灌溉庄稼植物,村民的生活大有改善。这样的生活,归功于引水工程的建成,也归功于那些替村分忧的“老婆”们。因此,民间有人把龙腹陂,改叫为“老婆陂”。这个叫法直到现在还保留。

               2021年8月

图片

文稿来源:瑶寨古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