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入户服务 散居老人抱团养老
孤独无伴、散居而住……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凸显的问题,清远各地在探索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2-03-10

 

微信图片_20220310162136.jpg
英德市西牛镇卫生院医防融合项目主任钟天养是一名签约“家庭医生”,经常为群众送医送药及健康教育。受访者供图

微信图片_20220310162141.jpg

  英德市桥头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走进亚婆石村为村民免费体检和接种疫苗。(记者 钟履双 摄)

微信图片_20220310162150.jpg

  在村委会党员志愿者和“双百”社工的带领下,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聚乐居”的老人们认真地学起了保健操。(记者 钱敏敏 摄)


       

       智慧养老、适老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长护险、农村养老、居家养老……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聚焦“养老”问题,并就如何推动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言献策。
  在清远,孤独无伴、散居而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山区城市尤甚。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清远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69.3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从2020年的14.7%上升至15%。
  如何做好与之相应的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清远推动社会保障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日前,清远印发《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期,记者分别走进清远英德和阳山,从医疗服务和居住模式两方面,了解当地在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中的探索之路。


英德:家庭医生 老年人的健康“守护者”

  2016年,英德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已组建122个团队,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公卫人员、中医师、乡村医生和家庭医生助理(护士)等。
  “钟医生,我有点头晕,胃也不太舒服,想预约下就诊时间。”
  “你要注意饮食,清淡一点,今天我在下乡巡诊,明天过来吧。”
  家住英德市西牛镇小湾石下村的陈群娣老人,是一名“老病号”,不仅患有慢性胃炎,还时常脑动脉供血不足,需要长期看病服药。“以前老往医院跑,腿脚不灵活。”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认识了钟医生后,老人遇到身体不适,便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上门服务,态度好,心里特别踏实!”
  陈群娣提到的“家庭医生”,是英德市西牛镇卫生院医防融合项目主任钟天养。
  近年来,随着英德分级诊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家门口的卫生院、社区医院成了很多村(居)民看病的首选之地。为了让村(居)民在这里感受到便捷、安全、有效的就医体验,英德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村(居)民与卫生院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后,卫生院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五类慢性病群众设立专门的档案,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这种服务,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尤为受欢迎。


医防医养 确保老年患者及时就医

  陈群娣就诊的西牛镇卫生院,以“医防医养融合”为服务理念,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解决老年人健康“急难愁盼”问题。
  服务团队由卫生院院长任总队长,副院长任副总队长,4个临床科室主任任团队长,院全科医生、中医、临床医生、检验、药剂、医技、护士和乡村医生等专业人员为成员。
  服务团队把全镇分成4个片区,实行包干管理,为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务。去年9月以来,进村入户为11个村(居)65岁及以上老人开展健康体检1068人、疫苗接种2112剂次、健康教育24场、慢病随访1321人次,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该镇卫生院定期到镇敬老院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人看病就医。2021年上门为镇敬老院27位老年人例行检查1次,诊疗34人次。
  另一方面,英德桥头镇亚婆石村的“家庭医生”也颇为忙碌。3月4日上午,亚婆石村的“家庭医生”团队进村送医疗服务。
  量血压、听心跳、接受咨询……得知家庭医生上门送医疗服务,当地的老人纷纷赶过来。活动负责人介绍,当天的家庭医生进村入户服务,主要是帮助老年人学会预防疾病。她透露,曾经有一位村民,在接受家庭医生入户体检时,检查出肝脏有病灶,后来提前干预,病情得到及时治疗有了好转。“家庭医生上门为老人服务,及时发现疾病的情况还是挺多的。”


走村入户 筑牢疫情防控保护网

  在当地,家庭医生被称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也是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防线。疫情防控与随访诊疗双下沉,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参与到筑牢英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
  2021年的一天凌晨,钟天养接到大数据平台推送的西牛沙坝村某村民信息。该村民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需要立刻进行核酸检测。他与同事马上驱车前往,由于该村民的家在半山上,山路陡峭,汽车无法前行。他们打着手电筒步行40多分钟上山,为该村民取完核酸样本,并立刻送去附近乡镇的核酸检测点。
  这对于家庭医生来说,这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医生化身疫情防控排查员、监测员、宣传员、消杀员,承担起对重点区域返乡人员上门排查落实、隔离人员随访、体温检测登记、消毒指导、科普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等工作。”钟天养说道。
  作为一名签约的家庭医生,其工作内容并不简单。这一点对于东华镇鱼湾卫生院的副院长江树娣而言,也深有感受。
  “在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中,老年人的接种工作比较难推进,一方面,由于腿脚不灵便,不方便前往卫生院接种疫苗,另一方面,一些老人身体有基础病,存在思想包袱。”江树娣坦言,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除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不厌其烦地向老人做思想工作外,家庭医生则在专业的角度向老人解释接种疫苗的好处,消除老人的疑虑。
  “家庭医生对签约村民身体状况比较了解,通过在接种之前查体沟通,能很好地引导村民尽快接种。”江树娣说,与此同时,家庭医生在场,大大提高了疫苗接种工作效率。


阳山:聚乐居 搭建农村困难老人快乐之家

  “取名叫‘聚乐居’,初衷就是想让分散居住的特殊困难老人聚集一起,相互照应,快乐居住。”阳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阳山共有10间“聚乐居”,暂时没有扩大覆盖的计划,但会集中精力先做好这10间的服务工作,让居住在“聚乐居”的特殊困难老人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1间发展到10间,从孤独一人到抱团养老……阳山,石灰岩山区,截至2020年底,阳山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近8.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5.3%。由于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中老人成了“留守者”,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为破解山区老人养老问题,2018年,阳山县民政局按照“集中安置、分散自理、方便照顾、房产公有”原则,落实组建班子、摸清底子、选好地址、筹集银子、建好房子五项措施开展“聚乐居”建设。首批建成了阳城镇五爱村等3个“聚乐居”。随后,又建成了七拱镇和平村、小江镇珠光村、黎埠镇水井村、太平镇大城田心村等地的“聚乐居”。至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聚乐居”有10间,主要供特困老人、低保对象、空巢老人入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分散居住老人分布广、难照顾的问题。但在“聚乐居”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现状:农村困难老人抱团养老

  2月25日,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晴空万里,66岁的五保户坤叔在房间听完粤曲后,走出“聚乐居”房门,与邻居云叔搭讪着,慢慢走到菜地摘菜。
  坤叔是孤儿,从小与养父相依为命,15岁外出打工,一直寄住在亲戚家。2021年他回到东山村,可房子年久失修不再适合居住。就在坤叔犯愁时,得知“聚乐居”的这个“小区”可以养老,他便第一时间主动申请。
  东山村现居住人口仅剩127户325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是阳山典型的“空心村”。
  2020年6月,杜步镇通过政策扶持、政府投入、帮扶单位资助等方式,投入资金约50万元,将原东山中学宿舍楼重新翻新,修缮门窗、畅通道路,完善公共基础配套,改造成“聚乐居”,让无安全住房的老人搬进来居住。入住的老人全部可以自理生活,单独分户,每户有“一厅一房一厨一卫”。
  68岁的云叔也是村里的五保户,早年老伴去世,他与多重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每周一到周五,云叔陪着儿子去特殊学校上课,周末,父子俩就居住在“聚乐居”。刚到“聚乐居”时,云叔不太习惯,也不爱与邻居聊天。后来在镇村干部、双百社工的关心和帮助下,云叔和儿子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困境:10间“聚乐居”发展步伐不一致

  “坤叔、云叔,我带你们做手指操吧!”平时,镇村干部、双百社工每月会定期探访东山村“聚乐居”的老人,提供娱乐、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
  目前,10间“聚乐居”统一暂由所在村委会代管,不设专职服务人员,但发展步伐并不一致。如阳城镇五爱村的“聚乐居”,为新建的一幢二层,整合了10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可供16名老人居住,目前已经入住15人。阳城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整体进驻该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经常陪老人聊天,还安排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阳城五爱村的聚乐居离县城较近,老人入住较多,社工服务方便,所以发展得比较成熟。”阳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青莲镇的“聚乐居”位于大洞村,通往该“聚乐居”的道路可谓山路十八弯。由于位置偏远,暂无公交车通行,也没有社工机构进驻到村,镇上的社工每回进村,至少1小时的车程。
  “‘聚乐居’是在一间小学的空地上新建的,目前有5位老人入住。平日都是我们帮老人购买日常所需物品。”大洞村党总支书记陈金德介绍,目前该“聚乐居”娱乐活动不多,平日里老人们的喜好就是种菜、散步。
  而杜步镇东山村“聚乐居”有16个房间,目前有11位老人入住。让杜步镇社工站副站长黄运梯牵挂的是,那些符合条件但不愿搬到“聚乐居”居住的老人。“他们可能担心适应不了这种生活。比如东山九洞村,整个村只剩下两位村民,其中一位是77岁的五保户,我们对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他还是不愿意来。该自然村网络不太畅通,没办法通过手机联系他,村委会和我们只能定期上门探访,留意他的安全和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继续做他的工作。”黄运梯说道。


建议:激发内生动力 提升老人幸福感

  如何让“聚乐居”成为更加乐居的“小区”,让符合条件的老人都愿意入住,让居住在此的老人更加幸福?这是阳山民政局和各镇村干部、双百社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青莲镇大洞村党总支书记陈金德介绍,大洞村“聚乐居”里多是五保户,性格比较内向,这让他非常担心。所以平日他都会与同事抽空,每周都去陪老人聊天,希望老人们变得开心乐观。他希望有更多社工、志愿者能够提供专业服务,提升“聚乐居”老人的幸福感。
  市民政局曾深入阳山多个“聚乐居”调研,了解现状。调研人员建议,阳山可以探索适合“聚乐居”老人制作的手工加工项目,释放更多劳动力,增加老人收入,实现“老有所用”。可以组织有文艺特长的老人组建文艺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实现“老有所乐”。
  同时,创新“聚乐居”邻里互助服务模式。培育邻里互助养老员队伍,搭建党建引领、镇街主导、村委监督、村民参与、机构支撑的农村社区邻里互助照顾支持网,推动“三社联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双百社工”作用,支持志愿养老服务。
  之前,在市级和县级民政局的建议下,东山村“聚乐居”已为老人打造“小菜园”“小花园”,让他们“老有所为”。实行互助兴居,年龄小的、身体好的与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结成帮扶对子,做到爱心接力、棒棒相传。目前该工作还在不断推进和完善。
  

采写: 钱敏敏 钟履双 邓薇 实习生 钟霖 通讯员 朱健宁

来源:清远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