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提倡文明殡葬。全市殡葬服务水平日益提高,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殡葬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我市实施“祥安计划”和“长青计划”,加快推动了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骨灰树葬、花葬区设施建设。目前,全市现有殡仪馆6个、经营性公墓5座,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168座,市、县公益性骨灰树葬、花葬区14个。“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投入7105万元对殡葬设施进行改造,阳山县殡仪馆达到省二级标准。
全面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2011年7月,政府对全市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和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以及城市“三无”人员“四类”对象去世的,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连州、连山、连南在此基础上扩大免费对象范围,率先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2015年11月,全市全面实施城乡居民7项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全面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共火化遗体121387具,火化率基本保持100%。我市惠民殡葬政策受益总人数共33349人,免补总金额为3509万元。所需金额全部由财政承担。
生态节地葬法 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3月,我市要求各地规划建设永久性骨灰生态节地安葬区,积极引导群众厚养薄葬,转变丧葬观念,推广树葬、花葬等节地葬法。清城、清新、英德、佛冈、连州还出台了生态安葬奖励补贴政策。市孖龙山陵园、益圆陵园、英州陵园、大财岭公墓等经营性公墓均设置树葬区或花葬区,同时还积极开展生态节地安葬活动。我市开展生态节地葬法5年以来,累计安葬先人骨灰128位,为树立文明丧葬新风尚做出了表率。
阳光殡葬 破除殡葬神秘感
按照省民政厅统一部署,我市扎实开展“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切实加强殡葬行风建设。我市6家殡仪馆内均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推行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等“六公开”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满意、周到的服务。近年来通过举办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虚心接受社会公众对殡葬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了殡葬服务公开透明,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树立了“阳光殡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