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清远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清城区开幕。市长黄喜忠作政府工作报告。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改革与落实,清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报告回顾了2018年清远取得的成绩,部署2019年工作。
2019年工作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完成省定目标。
2019年重点任务
完善广清交通一体化
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推动佛清从高速清远段、广连高速、二广高速与清连高速连接线等加快建设,确保汕湛高速清云段建成通车,加快打造环城高速,推动主干道路与高速公路对接。积极推动广清永高铁、广清地铁、佛江高速北延线项目纳入大湾区综合交通规划。力争新启动160公里、完成50公里国省道新改建。
深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推进广清产业园A区建设,着力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力争投(试)产项目达46个;加快B区建设,打造广州知识城协同发展功能区。加快把原两德合作区上升为广清特别合作区。建立市派驻广州、深圳等重点地区招商点。继续推进帮扶引进20亿元、10亿元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工作。力争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全口径税收均增长15%以上。
加快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
落实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配合做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推进连阳四县(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特色农林、绿色食品、文化生态旅游和清洁能源等产业。力争成为全省首个森林碳汇规模化交易市。加快二广高速连贺支线、韶贺高速等前期工作。
更好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
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61项,年度计划投资297.6亿元。加快省级职教基地建设,保障五校秋季开学。加快推动“四馆”、奥体中心、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建设。力争磁浮旅游专线试运行。推动连州、英德通用机场加快前期工作。
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降低制造业成本等政策,出台鼓励园区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实施细则,力争建设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以上。制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企业扶优计划,提升优质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措施。支持企业上市。力争推动120个以上企业开展技改。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前100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力争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以上。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力争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行业标准制修订量均增长15%以上。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北江旅游带,加快打造具有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全面策划推介清远旅游产品,加强城市间旅游联盟、联动。扶持旅游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清远48小时旅游目的地”。
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启动第一批、力争建成2-3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将连樟村打造成为全国加强基层党建、推进精准脱贫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将连江口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和特色旅游示范镇。力争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力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新增100家和1000家。力争新增茶叶3万亩、柑橘5万亩、清远鸡1700万只。力争完成90%以上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60%以上非贫困村创建成为美丽乡村,着力打造一批省级示范县、镇、村。力争完成农村公路新硬化836公里、中小河流整治126.9公里、农网升级改造投资4.8亿元。
破解一批关键制约问题
力争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内,投资项目办理期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落实好各项降费减税政策措施,力争为企业降成本37.1亿元。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把绿色生态打造为清远的核心竞争力
淘汰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推动充电桩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抓好滃江流域、大燕河、乐排河、漫水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确保水质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15个省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澜水河、龙沥大排坑城市建成区段黑臭水体整治。力争新增管网160公里,改造旧管网30公里,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力争新建2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森林小镇和一批绿美古树乡村。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市区4个高速出入口整体风貌。推动各县(市、区)中心城镇提质建设。坚持把创文作为“一号民心工程”,加快完善创文长效机制,继续加强交通拥堵治理,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人行天桥规划建设,加大公交车投放。加快推进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完成67个镇级简易填埋场整治。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效能
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开展政府系统作风整治行动,抓住关键,突出典型,重点整治,强化干部队伍责任担当和落细落小落具体。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力争创建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进一步推进卫生强市、健康清远建设,强化底线民生保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全力抓好脱贫致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打掉“保护伞”。深化“平安清远”建设。
清远日报——“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清远日报访问量:-发布时间:2019-01-18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