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清远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造诚信公平环境

来源:本站访问量:-发布时间:2018-03-13

  1988年3月22日,清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彼时,全市集体、工商企业发展到13242户,从业人员286275人,注册资金22.9亿元,全民所有制企业3963户,集体所有制企业9038户,合营企业241户。
  从建市发展至今,30年清远经历了沧桑巨变。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期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9665户,其中企业37587户,市场主体数量与1988年建市时相比增长了14倍。
  建市30年,我市工商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做好市场监管和服务,营造诚信公平环境。

1、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探索山区市商改新路径
  2013年11月以来,我市围绕“宽进、严管、善管”目标,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重抓好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的配套完善,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工作,确保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大大改善了清远的营商环境,促进了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市场活力。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的唯一试点市,清远从宏观布局,按照“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新型城市目标,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试点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推行“七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在推进登记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提出“严管、善管”改革理念,为建立统一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奠定基础。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清远市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入,市场营商环境全面优化。通过推进工商登记及相关领域审批、监管制度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大胆探索“宽进”改革,着力构建“严管”制度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目前,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宽进”的各项措施相继落地,“严管”的各项措施正逐步配套到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市2013年度企业、个体户年报率全省排名第4和第6,2014年度全省排名第9和第7。清远年报率全省排名靠前,获市委书记葛长伟点赞。2015年度全市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分别居全省第13、9、3名,说明商改后清远企业发展态势相对良好。
  我市着力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实现“七证合一、一照一码”,原来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包括国税和地税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人社部门核发的社会保障登记证、统计部门核发的统计登记证、公安部门核发的印章刻制许可证、海关部门核发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注册登记证书等不再需要单独办证,只需一次申请,填写“一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办证时限从1个月再次缩减到3个工作日,90%以上的业务实现“即来即办,当天办结”。
  在推进商改的同时,清远市出台后续监管清单,明确了50个监管部门共490项监管事项。改革降低了商事主体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社会创业热情。促进市场主体结构优化。提升了市场监管的水平。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2、持续推进市场监管与服务 营造“诚信公平”环境
  与此同时,工商等职能部门也通过配套“宽进”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以“严管”来最大限度化解、降低“宽进”可能带来的监管风险。以失信联合惩戒为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已初步形成,以“宽进严管”为特点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改革走在前列,清远在粤东西北率先公布市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商事改革后续监管负面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两建”信息平台建设进度在粤东西北靠前。其中信用信息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的肯定。市场监管更加高效,通过建立监管清单、强化专项整治、完善行业服务质量监管制度和行业自律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等措施,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
  诚信氛围不断增强,健全了社会主体信用档案,建立了信息披露机制,创新引进第三方信用服务,积极开展诚信意识宣传,初步建立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奖惩机制,市民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清远继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继续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关系民生、投诉热点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打击传销工作力度。继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合同监管力度,加强成品油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监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给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市工商局着力健全消费维权网络体系,进一步规范消费维权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继续推进“12315”“五进”工作。做好重点领域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力度,组织开展有关重点商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3、商标发展纳入战略层面考虑 品牌为抓手推进供给侧改革
  “十二五”以来,清远将商标发展战略纳入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层面考量,出台并实施《清远市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意见(2012-2016)》。
  这一战略考量来自现实需求,2010年,清远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瓶颈”开始显现:一些产业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力弱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商标发展缓慢:截至2009年底,清远市有效注册商标仅2788件,广东省驰名商标只有22件,中国驰名商标只有2件。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清远市场对商标认知较弱,许多企业产品缺乏转化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意识,没有申请商标或商标管理不规范、稳定性和延续性不强,识别性不高。
  “十二五”以来清远全力贯彻实施商标战略,清远各行各业对品牌认知获得了巨大进步,商标增长态势证明了这一变化:截至2016年末,清远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9615件,是“十一五”末的2.98倍!逐渐培育了一些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大企业品牌,并形成以省著名商标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市工商局是这一成果的见证者,更是商标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部门之一。
  该意见实施的第一年,该局继续全面深入推行商标联系人、“四书二卡”、“一所多标”等工作制度,完善企业商标档案。积极帮助一批“名、优、特、新、稀”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帮助申请一批附加值高、关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形成优势产业链条,增加品牌效应。
  作为品牌创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市工商局积极参与制定了推荐申报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奖励办法,按照“有效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梯次式培育目标建立项目库,鼓励市域内注册的企业争创品牌。该局还加大对企业商标培训和指导力度,强化商标日常监管和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每年全市工商系统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数百宗,还对金鑫纸业、林中宝等企业发现外地企业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进行维权指导。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实施商标发展战略,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商部门依旧不能松懈。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品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质量提升的战略,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