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关于预防皂素中毒的防控建议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1-02-03

  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反馈,今年1月以来,我省已发生3起疑似食用豆类蔬菜导致中毒的聚集性事件,中毒致病因子疑似豆类蔬菜中含有的皂素,初步判定是因豆类蔬菜加工不当引起的皂素中毒。我市虽暂未收到同类事件报告,但应积极采取防控措施,防范事件在我市发生。

  一、风险分析

  毒性分析:皂素,又名皂苷(saponin),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皂苷根据苷元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三萜皂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皂苷。皂苷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三萜皂苷占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如豆科、五加科、石竹科、菊科、报春花科、无患子科等科中。在文献报告中,食用豆类(四季豆、扁豆、猫豆等)引起皂素中毒的报道较为多见,皂素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以致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100℃加热 10min 以上,或更高温度时炒熟炒透可裂解皂素消除有害物质毒性。

  二、风险点

  (一)皂素中毒多发生在单位食堂,可能原因是单位食堂使用大锅炒煮豆类蔬菜时,加工量大,翻炒不均,受热不匀,不易烧透焖熟。

  (二)部分厨师经验不足,在制作凉拌菜时用“开水焯”及“油炒”两步骤制作豆类蔬菜,未能破坏毒素;或因追求豆类颜色好看、口感爽脆而未彻底煮熟。

  三、防控建议

  (一)建议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与报告,发现聚集性事件,要严格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二)建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间加强对集体食堂的监管和指导,开展预防皂素中毒科普知识宣教。

  (三)建议针对高发季节、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科普宣教。由于多种豆类蔬菜均含有皂素,宣传应注意不能仅局限于最常见的四季豆,其他可引起皂素中毒的豆类蔬菜也应结合图文一并宣传。

  清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2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