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
“神兽们”马上迎来开学的日子
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开学促销
同学们知道该如何选购学习用品吗?
家长们懂得如何帮助孩子
培养科学、正确的消费习惯吗?
清远市消委会
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
要科学选购、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一、选购学习用品:质量为重,严格把关
购买文具时,家长和学生应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切不可陷入商家的促销“陷阱”,应以实用、安全、环保为主。尽量选择购买正规渠道销售、正规厂家生产、品牌信誉度好的产品。
1.不选无标识的文具。要查看文具是否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厂家信息、产品使用说明、警示语、使用注意事项说明等,不买“三无产品”。此外,还要看清产品是否有无毒、环保等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2102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的规定。
2.不选太重的学生书包。尽量选购双肩带书包,以更好保护孩子的脊椎。选购的双肩书包肩带要宽、底部和背部应有软垫,减小对孩子身体造成的压力。要挑选质料轻盈的书包,书包的总重不能大于孩子体重的10%。此外,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注意更换书包,尺寸要与孩子的身高相匹配。
3.不选有“香味”的文具。有香味的文具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偏爱,例如含有花香、果香的笔芯和涂改液等文具,但这些“香味”可能来自于香味添加剂,可能含有过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有致癌的风险。
4.不选有尖端和利边的文具:手工剪刀类文具应为圆弧顶端,文具盒等应设计为折边、卷边或曲边,不能有锐利毛边。尖锐边缘容易划伤孩子的皮肤。
5.不选纸太白的簿册。不是纸张越白质量越优。过白的纸张会对学生的眼睛造成刺激,引发疲劳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近视,颜色偏黄的本子更安全。
二、盲盒产品消费:理性适度,杜绝盲从
近年来,以卡牌、玩偶手办为代表的盲盒产品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成为部分学生手中的“社交名片”。但学生和家长们要理性对待“盲盒消费”,务必注意以下两点:
1.防止购买成瘾。未成年人消费观念尚不健全,缺乏消费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容易为了追求“隐藏款”“珍藏款”等盲盒而重复购买,从而出现不理性消费的情况。对此,广大学生要学会理性对待盲盒消费,家长们也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摒弃投机心理,防止沉迷购买盲盒产品,避免成瘾。
2.关注盲盒产品质量。由于“盲盒”内的产品具有不确定性,易出现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劣和“三无”产品等问题,因此,购买“盲盒”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材质、做工、标识等质量状况以及成分表、警示说明等重要信息,确保商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三、选购电子产品:科学选购,谨防沉迷
由于手机、电脑、学习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价格较高,在选购此类产品时,除了要选择信誉好、资质全、售后服务优的商家或平台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按需选购,注重质量,不轻信“免费送平板”等促销活动。购买电子产品时要做到货比三家,了解清楚促销规则、收 费明细、赠品等信息,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同时要充分认识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优缺点,仔细确认商家宣传或承诺的性能、配置等质量标准与产品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警惕部分商家推出的“免费送平板”等促销活动,免费赠送平板的条件往往是需要购买高额学习卡或进行高额充值,而且“免费”平板质量也往往没有保障,另外,这些商家往往是流动摊贩,想要维权时,商家早已“跑路”。
2.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沉迷上瘾和过度消费。家长要履行好监管义务,掌握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避免孩子出现游戏上瘾、过度充值、打赏主播、网购纠纷等问题或落入非法校园贷、消费贷等金融消费陷阱。同时,家长要对家中的现金、银行账号和支付密码等进行妥善保管,尽量采用高等级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降低孩子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四、消费纠纷解决:保留凭证 依法维权
最后,清远市消委会提醒家长和学生们消费时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等消费凭证,作为日后消费维权的重要凭证。当发现所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要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委会组织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