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农田水利建设则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连州市水利局历来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其作为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战略实施重要内容来实施,近两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大中型灌区加固改造工程、节水灌溉、标准化创建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了一大批农田水利排灌设施,补充完善了农田排灌渠系,为粮食生产提供水利保障,切实保护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一、基本情况
连州市有潭岭灌区、良塘水库灌区、兰管水库灌区等中小型灌区92宗,大部分灌区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加之当时建设资金不足、标准低,存在运行年限长久,渠道老化,渗漏严重,崩塌、损坏现象普遍,灌溉面积锐减严重等问题。2012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了,我局完成了小水坪水库灌区、潭岭灌区等18宗中小型灌区加固改造,改造面积12.22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恢复了灌溉面积,保障农田用水,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推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补齐农田水利短板。
连州市水利局拟在“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分批次完成连州市兰管水库灌区、上兰靛水库灌区、围子水库灌区、龙口灌区(连州段)、良塘水库灌区等5宗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保障粮食安全生产。2022年我局将上述项目纳入连州市地方专项债项目连州农村水利保障工程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31712.36 万元,建设完成后将改善我市6.33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其中连州市兰管水库灌区加固改造工程估算总投资4618.93万元,于2022年6月28日开工,截止2023年5月已完工,改善灌溉面积1.02万亩,每年节约抽水费用一百多万元;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州市龙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州段)估算总投资7195.43万元,于2022年8月25日开工,截止2023年6月底支渠建设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水,保障了春耕用水,工程总体形象进度80%。
(二)注重灌区标准化建设,提升灌区管理能力。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灌区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努力建成“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一是推进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22年应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供用水管理、经济管理五个方面扎实开展连州市潭岭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在2023年2月成功获得“广东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达标灌区”称号。二是开展灌区一张图建设,将灌区面、点、线信息融入灌区一张图是落实智慧水利建设,进一步推进灌区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提升在中型灌区建设和管理能力重要举措,我市共计7宗中型灌区,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我市先后在连州镇、星子镇、保安镇、西岸镇、东陂镇成立了用水合作协会,由各镇乡政府管理。四是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6-2022年先后完成潭岭灌区、小水坪灌区、兰管灌区、龙口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累计完成中型灌区改革面积11.01万亩,安装自动计量设施50套,为连州市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统筹全市2025-2035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打造农田水利“一张网”。
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大、分布广,涉及部门多,2023年充分发挥连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好连州市2025-2035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沟通,做好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农田、垦造水田的有效衔接,保障灌溉水源供应,打通田间灌溉渠道,打造连州市农田灌溉“一张网”。按照分年、分期、分阶段实施原则,逐步推进我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努力提升我区农业发展支撑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发力,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一是做好兰管灌区、龙口灌区收尾工作;二是多渠道申请资金,尽快开展保安镇良塘灌区、龙坪镇上兰靛灌区、围子水库灌区的加固改造项目。
(二)强化养护,完善农田水利建后管护机制。项目竣工验收后,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纳入各镇(乡)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范畴。深化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代建制,落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主体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执行有力,切实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