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主汛期,雨水丰富,各类水利工程蓄水增多,库河水位抬高,由于夏季炎热,涉水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溺水安全防范工作成为了水利部门的重中之重。为有效遏制溺水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阳山县水库、水电站、河湖等重点水域溺水安全防范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县水利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水利行业防溺水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组织领导,多方联动协调,抓好“管理关、排查关、教育关”,守住防溺水安全防线。
一、抓好安全防范“管理关”,撑起“保护伞”
一是发挥管理职能作用。汛期以来,阳山县组织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明确防溺水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水利行业管辖水库、河道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的监管,明确防溺水安全主体责任,积极发挥管理职能作用,督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落实生产安全主体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五个一”、“五进”等安全宣传工作。二是抓牢日常监督管理。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强化防溺水日常监管,多部门、各乡镇联合协作,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安全巡查机制,对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实施全方位管理,安排专人巡逻值守,利用技术产品“无人机”“监控录像”等对水库、河湖、电站、泵站、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及时劝导涉水领域如河边、滩涂边、水库等地游泳、钓鱼等行为的群众、青少年等,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二、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关”,织牢“安全网”
一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阳山县聚焦水库、水闸、电站、山塘等溺水易发重点区域,严格按照“六项机制”全链条管控水利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结合河长制巡河、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以及全省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等工作,全方位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在重点时段对危险水域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并形成安全风险隐患台账,一项一项进行整改,消除溺水安全隐患,坚持未雨绸缪,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溺水事故发生。6月以来,共开展河道巡查268公里,出动执法人员17人次,执法车辆6次,发现马仔水河道处救生圈密度不足,已督促负责区域整改增加。二是落实防范溺水措施。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建设工作,深入一线对水库、河道、在建水利工程等开展安全巡查,因地制宜设立警示标志、防护和救助设施设备,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纳入河长巡河内容,严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为青少年撑起安全防范“保护伞”。6月份以来,阳山县对水库、河道、在建水利工程开展安全巡查6次,三级巡河共1697次,在水库边补充设置救生杆4个。
三、抓好安全教育“思想关”,奏响“防护曲”
一是开展线上宣传教育。通过线上平台“两微一端”、南方+、纸质媒体等多形式广泛宣传转发防溺水相关知识,提高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增强防溺水急救知识。尤其暑假来临,要特别关注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科普防溺水知识,筑牢学生溺水思想防线。二是营造安全防范氛围。阳山县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活动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咨询,共派发防溺水安全知识小册子120份,有效引导群众增强防溺水防护意识。同时,各级河长通过在乡镇通往水利工程路口以及河道周边醒目位置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播放喇叭警示劝离等方式,扩大安全宣传教育覆盖面和知晓率,让防溺水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