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远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100个,从业人员25.7万人,分别比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增长68.1%和85%。工业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5076户,从业人员3.9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下降32.8%和3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其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65个,占2.1%;集体企业230个,占7.5%;私营企业1880个,占60.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16个,占10.2%;外商投资企业81个,占2.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其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3.4%,集体企业占2.7%,私营企业占22.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0.5%,外商投资企业占9.4%(详见表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340个,制造业178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65个,分别占11%、57.7%和31.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3.7%,制造业占90.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5.4%。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就业人员数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44697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5923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792人(详见表2)。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人) |
合 计 |
3100 |
257015 |
内资企业 |
2628 |
102092 |
国有企业 |
62 |
7493 |
集体企业 |
230 |
6973 |
股份合作企业 |
18 |
444 |
联营企业 |
21 |
367 |
国有联营企业 |
0 |
0 |
集体联营企业 |
10 |
101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5 |
226 |
其他联营企业 |
6 |
40 |
有限责任公司 |
384 |
27077 |
国有独资公司 |
3 |
1266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381 |
25811 |
股份有限公司 |
33 |
2830 |
私营企业 |
1880 |
56908 |
其他企业 |
75 |
1086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16 |
129692 |
外商投资企业 |
81 |
24145 |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人) |
合 计 |
3085 |
257015 |
采矿业 |
340 |
9542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17 |
3226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71 |
1682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46 |
4535 |
其他采矿业 |
6 |
99 |
制造业 |
1780 |
233711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86 |
6915 |
食品制造业 |
25 |
1352 |
饮料制造业 |
33 |
888 |
纺织业 |
97 |
11988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93 |
18364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37 |
44697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18 |
3383 |
家具制造业 |
36 |
3205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52 |
7083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41 |
3100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28 |
8781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 |
29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50 |
5820 |
医药制造业 |
17 |
138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2 |
325 |
橡胶制品业 |
20 |
6158 |
塑料制品业 |
94 |
1091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18 |
3592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 |
254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7 |
7559 |
金属制品业 |
92 |
568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72 |
3979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4 |
224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40 |
2374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56 |
10076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7 |
18792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3 |
440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30 |
4540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79 |
490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65 |
13762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919 |
1247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 |
5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5 |
1285 |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与2004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最快的分别是:铝材增长了378.6倍,钢材增长47.1倍,饲料增长39.7倍,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7.1倍,瓷质砖增长10.5倍,铜材增长5.7倍,塑料制品增长5.3倍,水泥增长2.3倍(详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
|
|
2004年 |
2008年 |
饲料 |
万吨 |
1.62 |
65.9 |
服装 |
万件 |
3346 |
7964 |
家具 |
万件 |
285 |
429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81 |
50.9 |
塑料制品 |
万吨 |
7.45 |
47 |
硫酸(折100%) |
万吨 |
5.82 |
10.2 |
水泥熟料 |
万吨 |
586 |
2448 |
水泥 |
万吨 |
606 |
1970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972 |
11136 |
铜材 |
万吨 |
2.62 |
17.5 |
铝材 |
万吨 |
0.17 |
65.6 |
钢材 |
万吨 |
2.41 |
116 |
模具 |
万套 |
|
3.4 |
电力电缆 |
万米 |
443310 |
12627.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40.08 |
69.6 |
#火电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8.11 |
33.14 |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748.6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2.4倍;负债合计425.4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2.2倍;所有者权益合计[1] 323.1亿元(详见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56.8%。其中,采矿业为50.2%;制造业为56.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60.1%。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总 计 |
7485667 |
4254285 |
3231382 |
|
采矿业 |
205859 |
103360 |
102499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67896 |
44014 |
23881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24379 |
8076 |
16304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12865 |
50822 |
62042 |
|
其他采矿业 |
720 |
448 |
272 |
|
制造业 |
5946635 |
3349626 |
2597010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37531 |
71135 |
66396 |
|
食品制造业 |
58170 |
25105 |
33065 |
|
饮料制造业 |
20772 |
8855 |
11917 |
|
纺织业 |
215869 |
136398 |
79471 |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135413 |
71341 |
64072 |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260412 |
159972 |
100440 |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08059 |
58504 |
49556 |
|
家具制造业 |
48301 |
16010 |
32291 |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255579 |
98328 |
157251 |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50504 |
32957 |
17547 |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73793 |
43276 |
30516 |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6844 |
5909 |
935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96740 |
125304 |
71435 |
|
医药制造业 |
55948 |
26441 |
29507 |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0586 |
6318 |
4267 |
|
橡胶制品业 |
46252 |
20745 |
25507 |
|
塑料制品业 |
192436 |
88635 |
103802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754314 |
1032447 |
721867 |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59050 |
72688 |
86362 |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806811 |
434491 |
372320 |
|
金属制品业 |
110096 |
81324 |
28771 |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87799 |
75280 |
112519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45373 |
25554 |
19820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71850 |
50771 |
21080 |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328204 |
194567 |
133637 |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59194 |
114901 |
144293 |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2816 |
8838 |
3978 |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53930 |
27261 |
26669 |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283990 |
236272 |
47718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33172 |
801299 |
531873 |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222563 |
723229 |
499334 |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37 |
-13 |
50 |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10572 |
78083 |
32489 |
(四)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565.6亿元。其中,采矿业占3.4%,制造业占93.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3%。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有22个,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99.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4.7亿元、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20.7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10.5亿元,均超过百亿元(详见表5)。
表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合 计 |
15656201 |
采矿业 |
538668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6855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40282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29120 |
其他采矿业 |
709 |
制造业 |
1460388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93409 |
食品制造业 |
96720 |
饮料制造业 |
17082 |
纺织业 |
383637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24891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948968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23547 |
家具制造业 |
233295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270910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124376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299291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332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38425 |
医药制造业 |
35493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0590 |
橡胶制品业 |
65055 |
塑料制品业 |
54902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147368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81623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998016 |
金属制品业 |
24310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0479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3480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56615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904680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1479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4351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40231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20679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13651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493880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5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9721 |
(五)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中开展科技活动[3]的企业有27个,占3.5%;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16个,占2.1%。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10.9%,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7.6%。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1773人。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为4.1亿元。
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3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强度[4]为0.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0.86亿元,投入强度为0.1%。
分行业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最高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072万元,其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24万元,第三位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00万元(详见表6)。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件。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
经费投入(万元) |
投入强度(%) |
合 计 |
12881 |
0.1 |
采矿业 |
122 |
0.0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22 |
0.0 |
制造业 |
12706 |
0.1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930 |
0.2 |
纺织业 |
758 |
0.2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02 |
0.1 |
医药制造业 |
393 |
1.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600 |
0.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0 |
0.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97 |
0.1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6072 |
0.7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624 |
0.2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3 |
0.0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53 |
0.0 |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220个,从业人员3.7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8个,占3.6%;集体企业12个,占5.5%;私营企业80个,占36.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个,占0.5%;其余类型企业119个,占54.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3.0%,集体企业占12.6%,私营企业占30.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9.7%,其余类型企业占13.8%(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220 |
36610 |
内资企业 |
219 |
36600 |
国有企业 |
8 |
1094 |
集体企业 |
12 |
4616 |
股份合作企业 |
2 |
12 |
联营企业 |
2 |
1170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2 |
1170 |
有限责任公司 |
97 |
14539 |
国有独资公司 |
1 |
21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96 |
14539 |
股份有限公司 |
11 |
3593 |
私营企业 |
80 |
11305 |
其他企业 |
7 |
25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10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42.3%;建筑安装业占28.2%;建筑装饰业占23.2%;其他建筑业占6.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3.1%;建筑安装业占13.7%;建筑装饰业占2.0%;其他建筑业占1.2%(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合 计 |
|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
企业法人 (个) |
就业人员 (人) |
企业法人 (个) |
就业人员 (人) |
企业法人 (个) |
就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220 |
36610 |
75 |
31649 |
145 |
4961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93 |
30412 |
58 |
27161 |
35 |
3251 |
建筑安装业 |
62 |
5018 |
14 |
4201 |
48 |
817 |
建筑装饰业 |
51 |
735 |
2 |
257 |
49 |
478 |
其他建筑业 |
14 |
445 |
1 |
30 |
13 |
415 |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485331万元。其中,资质内企业[6]360518万元,资质外企业完成124813万元。(详见表9)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9.0%;建筑安装业占9.5%;建筑装饰业占0.5%;其他建筑业占1%。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
合 计(万元) |
|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
合 计 |
485331 |
360518 |
124814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432084 |
324805 |
107280 |
建筑安装业 |
46095 |
34014 |
12081 |
建筑装饰业 |
2618 |
1691 |
927 |
其他建筑业 |
4534 |
8 |
4526 |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7.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6.9万平方米,竣工价值172457亿元。按用途分的房屋建筑完成情况(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万元) |
合 计 |
2268853 |
172457 |
厂房、仓库 |
538889 |
32685 |
住宅 |
1341872 |
109452 |
办公用房 |
37145 |
3414 |
批发和零售用房 |
35159 |
1658 |
住宿和餐饮用房 |
17414 |
1122 |
居民服务业用房 |
1711 |
264 |
教育用房 |
268471 |
21655 |
文化、体育用房 |
5360 |
459 |
卫生医疗用房 |
3090 |
251 |
其他用房 |
19742 |
1497 |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268453万元,负债合计为166355万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2097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1.9%(详见表11)。
表1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
268453 |
166355 |
102097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185043 |
104886 |
80158 |
建筑安装业 |
77497 |
57692 |
19805 |
建筑装饰业 |
4838 |
3722 |
1115 |
其他建筑业 |
1075 |
56 |
1019 |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全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343483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6%,建筑安装业占13.4%,建筑装饰业占0.6%;利润总额20969万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57.1%,建筑安装业占42.9%。(详见表12)。
表12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万元
|
工程结算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343483 |
20970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295372 |
12485 |
建筑安装业 |
46171 |
8470 |
建筑装饰业 |
1636 |
14 |
其他建筑 |
3034 |
1 |
————————————
注释:
[1] 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3]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是指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并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0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0000]00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是指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是指具有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不包括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8]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