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今年起,国家统计局推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不再统计,同时也对新开工投资项目的统计入库实行严格的审批。国家统计局统一发布全国投资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数作为法定数据。
今年一季度,我市认真执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继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良好。在统计起点提高后, 2011年一季度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10.3%。
一、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主导作用明显,房地产投资增势走强。
一季度,我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44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完成投资11.78亿元,同比增长2.1倍;文化产业完成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1.4倍;另外,由于房地产企业加大投资,工程进度加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0%。今年一季度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69.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29万平方米,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额29.86亿元,增长27.7%,其中:住宅销售额27.79亿元,增长25.8%。
(二)国有经济增长较快、民间投资保持稳定。
一季度,清远市国有经济投资23.68亿元,增长2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7%。民营经济投资39.10亿元,增长8.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3%,占据大半壁江山。
(三)城镇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从城乡分布看,一季度,城镇完成投资57.74万元,增长17.8%。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46亿元,增长46.8%。基础产业完成投资35.72亿元,增长20.2%,能源产业完成投资5.99亿元,增长38.1%。
(四)区域发展形势稳定。
从各县(市、区)一季度投资增长情况看,速度最快的是清城区完成25.16亿元,增长18.2%。其次是英德市完成16.90亿元,增长18.1%;清新县完成11.38亿元,增长12.1%;连山县完成0.09亿元,增长11.2%;清远经济开发区完成8.06亿元,增长6.1%;阳山县完成1.45亿元,增长6.0%;连州市完成3.68亿元,增长5.9%;连南县完成0.31亿元,增长5.6%;佛冈县完成3.70亿元,增长5.3%。(详见下表)
各县(市、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
||
2011年一季度 |
上年同期 |
增长% |
|
开发区 |
80591 |
75923 |
6.1 |
清城区 |
251591 |
212911 |
18.2 |
清新县 |
113842 |
101553 |
12.1 |
英德市 |
168987 |
143103 |
18.1 |
佛冈县 |
36983 |
35121 |
5.3 |
连山县 |
867 |
780 |
11.2 |
连南县 |
3120 |
2954 |
5.6 |
连州市 |
36770 |
34723 |
5.9 |
阳山县 |
14531 |
13708 |
6.0 |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投资持续下降。
相对于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第一、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18.3%和14.1%,形势不容乐观。全市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遇到了“瓶颈”,今年以来工业投资持续下降,2月和3月累计分别下降3.6%和14.1%。若不及时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推动工业投资进度,将有可能影响全年投资增长目标的完成。
(二)本年到位资金增速回落,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由于这两年来国家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目前项目资金筹集难度明显加大。一季度我市到位资金71.91亿元,同比下降38.8%。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等各大融资渠道受银根收紧、加息等货币政策影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带来新压力。
目前国家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监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部门项目不允许打捆上报,对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国家加大对亿元以上项目的入库程序审核,有部分项目不能及时入库,另有部分审批资料不齐全的项目甚至将不予入库。
三、几点建议
(一)高度关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密切跟踪广乐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扩建、清远水利枢纽等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加强其他项目的后续投入。各级政府应尽快完成新开工项目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环评等工作,加强协调服务,确保按时开工、及时入库。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已动工项目的工程进度,全方位又好又快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继续进行城市品牌宣传,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面向港澳台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主导产业建设。加快新城市规划的实施步伐。大力促进外源性经济投资,拓宽资金来源,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户建设。
(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投入,着力引导现有工业企业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努力促进高耗能产业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过渡。
(四)积极主动适应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尽量将统计改革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