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清远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南融北拓桥头堡,山青水秀后花园”发展战略,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调结构作为主攻目标,经济社会呈现出“求稳、求活、求变”的新特征。
一、201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求稳:在用工成本上升、国内外需求低迷、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经省核定,2012年我市完成生产总值1029亿元,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20.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6.9%。全年经济呈稳中回落态势。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经种植比有所优化。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与省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收入,创新农村发展思路,狠抓农业“三品”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34.9亿元,增长5.3%。出栏肉猪236.8万头,增长19.5%。禽蛋产量1.4万吨,增长31.4%。各类水果产量65.8万吨,增长12.2%,其中桔产量45.7万吨,增长15.9%。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3.33:1优化为3.28:1。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稳产高产之势,各类粮食作物产量81.1万吨,增长2.2%。
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消费增长基本稳定。全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6.9%,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4、1.1和3.3个百分点。金融业成为服务业的一大亮点,全年完成增加值31.9亿元,增长14.5%,增速在服务行业中处于领先。由于四季度房地产市场需求回暖,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57.5亿元,增长6.7%。受营利性(不含信息传输业)营业税下降30%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与上年持平影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增加值分别仅增长5.4%和2.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9.6亿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其中,城镇消费361.4亿元,增长12.0%;农村消费98.2亿元,增长5.8%。虽然房地产业在四季度有所回暖,但由于滞后原因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仍下降17.6%。受国内外经济低迷影响,能源消费有所下降,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下降3.5%。奢侈品消费下降明显,金银珠宝类下降15.5%。汽车类销售小幅增长3.0%。虽然消费市场整体表现稳定,但也疲态尽显,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直接影响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仅增长4%。
工业企业经营压力增加,生产和效益双双回落。受国内外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市工业明显放缓。全年593家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87.8亿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1.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4.2亿元,增长9.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3.7亿元,下降0.5%。由于外需减弱,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5.3%。小微型企业受经济环境的冲击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236.3亿元,增长3.5%;小微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1.5亿元,下降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陶瓷)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等支柱行业分别下降3.6%和16.4%。
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78.5亿元,下降3%。亏损企业137家,同比增长22.3%,亏损企业亏损额7.8亿元,略微减亏0.2%。企业去库存化初显成效,全年产成品库存54.6亿元,下降2.6%。
投资和利用外资大幅下降,出口和财政回落明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8亿元,下降4%。第一、二产业投资大幅下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7.3%和36.2%。第三产业投资也明显回落,仅增长3.9%。房地产业投资相对较好,共完成投资184亿元,增长9.1%。全年全市95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省级重点项目17项)完成投资19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8.3%,比上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商品房市场在四季度明显升温,全年销售381.7万平方米,增长7.5%。由于招商门槛的提高,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3亿美元,下降21.2%。
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出口增幅从一季度的14.9%逐步滑落至年末的4.2%,累计外贸出口总额24.4亿美元,增速较一季度回落8.3个百分点。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9亿元,小幅增长3.0%,增速较一季度的18.3%大幅回落15.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6.6亿元,增长2.3%;非税收入30.3亿元,增长4.4%。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1.9亿元,增长9.2%。
金融形势稳定,短期贷款持续加快。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99.4亿元,同比增长8.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8.2亿元,增长17.7%。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9%。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逐渐加大。为稳定经济,相关部门加大了面向小微型企业为主的短期贷款投放力度。12月末,短期贷款余额133.7亿元,比年初增长41.1%,增速比一季度末提高了35.5个百分点。
(二)求活: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快。转型升级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市坚持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快“一心两核”产业布局的落实。一年来,先后开展了矿山企业整治,关闭连阳两间火电厂,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整治管理。同时,提高新引进项目的审核审批力度,对达不到要求的投资项目一律限批。
现代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加快发展现代产业是当前我市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路径。2012年我市工业现代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2%,增长1.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稍慢0.2个百分点。在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和4.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4和2.8个百分点;而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则下降0.1%。
现代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加强。全年现代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增长10.4%,增速比第三产业快3.5个百分点。由于外埠银行如交通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知名银行纷纷抢滩登陆清远,金融业成为助推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拉动现代服务业增长2.6个百分点。
(三)求变:发展方式向经济增长与社会民生共同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物价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稳定的物价水平是民众幸福感的基础,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9%,有效控制在预期范围之类。衣着类价格上涨9.4%,在八大类商品中价格上涨最快。食品类价格上涨5.5%,仍然是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其中鲜菜类上涨22.9%,对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7%。
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万人,其中经过技能培训后转移就业2.3万人。组织3.74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成功创业4134人,带动就业1.18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覆盖城乡目标。全年救助低保对象13.2万人,低保金支出1.7亿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加强民生投入的重要一年。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2月份我市掀起了“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9月,出台了《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进一步统筹规划城乡、不同区域和群体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财政对民生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快,全年民生支出75.3亿元,增长13.5%,增速比公共预算支出高4.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上年的42.2%提高到43.8%。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在政府加大民生方面投入力度以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的作用下,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多年来首次高于经济增速。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4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初步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12元,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
二、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
2012年是我市实施“桥头堡”战略的开局之年,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日益凸显,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严重冲击,面对传统粗放发展路径的现实制约,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下,我市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年5.1%的经济增速较之全国的7.8%和省的8.2%,都有不小的差距,但考虑到这是在复杂经济环境下自我加强主动调控所取得的,也实属不易。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明显。2012年,全市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经济增长减缓态势异常明显。全年GDP增长5.1%,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由上年分别增长16.1%和20.1%转为分别下降4%和21.2%。外贸出口总额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出现大幅度的回落,分别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稍好,增速比上年也分别回落了8.6和7.5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需求乏力,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近年来我市投资力度明显减弱,特别是工业项目投资持续放缓。2011年工业投资下降13.3%,2012年下降36.2%,工业项目投资的加速下滑,导致新增工业企业减少,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力减弱。2012年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仅3家。前几年,我市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得益于“工业化”战略指导思想下加大对工业项目的内引外联。当前,在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投资需求减弱给我市经济增长带来显著影响。
三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过去的一年,国内外市场的交困局面给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持续增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12年底,我市仍有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全年减产企业达到275家,产值减少201.1亿元。全年全市有137家企业出现亏损,同比增加22.3%。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剧了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的经营困境。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小微型企业增加值下降7.1%,比全市规模工业增速低8.5个百分点。部分小微型企业面对的种种发展困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四是消费市场低迷,农村消费疲软。在刺激消费的实质性利好政策未出之际,2012年我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8%。消费市场的低迷主要源于消费需求不足,而农村消费市场疲软成为影响我市消费需求增长低迷的关键。2012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只有5.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我市370多万人口,超过一半在农村,所完成的零售额只有两成,农村消费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市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三、2013年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建议
(一)2013年经济形势展望
去年四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初现好转迹象,各主要经济体景气均有所回升,但经济的局部好转仍然难掩全球经济的疲软,欧债危机以及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对世界经济的拖累随时都有可能加深,中东北非动荡、黄岩岛事件、钓鱼岛争端等也给世界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有效需求动力不足,在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下,经济步入快速增长区间的隐忧继续存在,处于上升周期的通胀压力、土地压力、环保压力、节能降耗压力等等,都给2013年经济增添诸多困难和挑战。
经过过去近十年的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加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土地资源瓶颈亟待破解,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急需加强,这些深层次的矛盾给我市2013年经济工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广清城轨的动工、广清高速的扩建、广乐高速的兴建等一批意义深远的重大交通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对接融入珠三角的能力;清新撤县设区极大地扩展了我市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清远被列为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试点市正式拉开了我市提升和增强城市功能品位的序幕;省委、省政府研究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我市迎来新一轮发展增添了动力,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发展的信念和从容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切实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成全年8%的增长目标虽然任务艰巨但希望犹存。
结合当前我市情况预计2013年整体经济仍将面临较大考验。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经济的内在发展动力、奠定并厚植经济发展基础将成为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崛起的重要支撑,而项目建设则是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加快对全年项目建设的科学统筹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在预期时间内建设动工。从年初开始就全力以赴,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对重点项目、大项目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部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土地、拆迁、资金供应、政策处理等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保障项目工期的顺利有序推进。
二是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重要路径,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全市上下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一是要加强学习,转变传统发展思维理念。作为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转型升级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其阻力势必不小。通过不断深入的宣传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开阔发展思路,才能形成合力,不断发力。二是要坚定信心,深入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根本方法,创新加速转型升级,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三是要真抓实干,推动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推进科学转型,关键就在勇于超越、真抓实干,只有如此才能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三是进一步促进停产企业复产。在工业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新增工业企业对我市工业的拉动明显减弱。过去的一年,在经济环境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市停产半停产企业几逾百家,给全市工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促进停产企业尽快复产对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及时跟进了解停产企业情况,对不属于政策性原因而停产的企业要积极主动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力争停工停产企业早日恢复生产。为应对当前我市工业生产面临的困境,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资金、技术、财税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斜,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一季度有明显改善。
四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人口的城镇化,是激化强大潜在内需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市人口城镇化率水平偏低,城镇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吸纳人口的能力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强劲。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着力构建打造广清佛城市圈,在中心城区的扩容提质方面要率先取得突破。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人口的城镇化。
五是进一步加强物价调控与监管。虽然2012年我市物价水平控制在预期之内,但当前物价水平仍处于上升周期。加强物价调控与监管,确保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对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与监测,找准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二是完善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绿色通道”,大力发展“农超对接”,鼓励大型综合超市、农贸市场直接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费用。三是加强信息发布,正确引导市场预期,严厉打击对食品特别是农副产品的炒作行为,进一步规范消费市场,保证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通畅。
2012年全市及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
单位:亿元
|
生产总值(GDP )
|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
全市
|
1029.0
|
5.1
|
78.47
|
-3.0
|
287.8
|
1.4
|
438.0
|
-4.0
|
459.6
|
10.7
|
清城
|
326.1
|
5.5
|
48.57
|
6.2
|
120.7
|
0.6
|
168.3
|
8.1
|
186.0
|
9.6
|
清新
|
170.3
|
4.2
|
7.52
|
3.2
|
45.4
|
2.8
|
42.8
|
-54.5
|
43.3
|
11.6
|
英德
|
184.3
|
5.3
|
9.73
|
-32.6
|
43.4
|
1.5
|
130.6
|
5.0
|
104.7
|
12.2
|
佛冈
|
77.0
|
6.8
|
7.89
|
23.3
|
26.6
|
7.6
|
23.8
|
-41.9
|
34.3
|
10.9
|
连山
|
24.3
|
5.8
|
0.15
|
64.6
|
2.4
|
10.3
|
7.9
|
10.2
|
4.1
|
10.8
|
连南
|
26.2
|
5.3
|
0.14
|
-62.7
|
2.8
|
-5.1
|
5.6
|
9.0
|
5.1
|
9.7
|
连州
|
97.3
|
1.1
|
-0.44
|
——
|
11.1
|
-4.7
|
20.4
|
-8.0
|
45.8
|
10.5
|
阳山
|
70.2
|
4.1
|
-0.08
|
——
|
2.7
|
-7.2
|
10.5
|
12.1
|
26.3
|
11.3
|
高新区
|
36.3
|
1.2
|
4.99
|
1.5
|
33.3
|
0.6
|
20.8
|
3.1
|
10.2
|
9.5
|
2012年全市及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二)
单位:亿元
|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全年
|
增长%
|
|
全市
|
24.43
|
4.2
|
3.03
|
-21.2
|
86.87
|
3.0
|
19514
|
10.5
|
8612
|
16.0
|
清城
|
0.85
|
-2.8
|
0.75
|
-5.9
|
12.68
|
4.7
|
19918
|
11.4
|
10267
|
13.4
|
清新
|
7.12
|
8.8
|
0.46
|
-54.0
|
11.00
|
4.2
|
17430
|
12.4
|
8582
|
13.7
|
英德
|
3.18
|
14.8
|
0.32
|
-51.1
|
15.40
|
7.6
|
17028
|
13.1
|
9464
|
25.4
|
佛冈
|
3.34
|
-8.1
|
0.38
|
-25.8
|
8.04
|
3.0
|
17059
|
13
|
8705
|
13.0
|
连山
|
0.001
|
|
0.004
|
|
1.13
|
8.2
|
14894
|
11.2
|
6731
|
21.5
|
连南
|
0.10
|
74.0
|
0.002
|
-84.5
|
1.48
|
-18.6
|
14159
|
12.6
|
5484
|
13.1
|
连州
|
1.33
|
-20.4
|
0.42
|
86.9
|
5.56
|
0.8
|
17502
|
10.2
|
7693
|
9.8
|
阳山
|
0.09
|
-31.2
|
0.04
|
-55.2
|
4.22
|
-12.6
|
15839
|
10.7
|
6796
|
9.6
|
高新区
|
5.91
|
0.6
|
0.44
|
46.8
|
1.39
|
2.5
|
——
|
——
|
——
|
——
|
2012年全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单位:亿元
|
GDP
|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全年
|
增%
|
|
全省
|
57067.9
|
8.2
|
4635.9
|
2.4
|
21988.1
|
8.4
|
19307.5
|
15.5
|
22677.1
|
12.0
|
5741.4
|
7.9
|
235.5
|
8.0
|
6228.2
|
13.0
|
广州
|
13501.2
|
10.5
|
781.0
|
-10.4
|
3806.0
|
10.9
|
3758.4
|
10.1
|
5977.3
|
15.2
|
589.1
|
4.3
|
45.8
|
7.1
|
1102.3
|
12.5
|
深圳
|
12950.1
|
10.0
|
1064.8
|
-5.2
|
5091.4
|
7.3
|
2314.4
|
12.3
|
4008.8
|
16.5
|
2713.7
|
10.5
|
52.3
|
13.7
|
1482.1
|
10.6
|
珠海
|
1503.8
|
7.0
|
148.7
|
-5.5
|
644.8
|
6.3
|
787.6
|
23.6
|
635.2
|
12.7
|
216.3
|
-9.8
|
14.5
|
8.2
|
162.6
|
13.4
|
汕头
|
1415.0
|
9.5
|
151.7
|
6.5
|
460.8
|
14.5
|
611.9
|
39.7
|
1029.8
|
14.3
|
61.6
|
3.5
|
1.3
|
-62.2
|
96.3
|
12.6
|
佛山
|
6709.0
|
8.2
|
849.5
|
15.1
|
3009.5
|
11.9
|
2128.3
|
10.1
|
2019.5
|
11.6
|
401.5
|
2.7
|
23.5
|
9.1
|
384.1
|
12.4
|
韶关
|
888.5
|
9.8
|
25.1
|
-10.2
|
261.5
|
11.6
|
548.5
|
16.2
|
409.6
|
14.1
|
8.7
|
20.5
|
1.7
|
-27.8
|
61.5
|
14.0
|
河源
|
615.3
|
11.6
|
41.1
|
22.2
|
229.9
|
18.2
|
278.6
|
18.0
|
209.4
|
13.3
|
19.5
|
1.9
|
2.0
|
10.3
|
37.6
|
20.0
|
梅州
|
746.0
|
10.7
|
26.7
|
8.3
|
151.9
|
14.9
|
230.1
|
16.4
|
403.5
|
11.8
|
12.7
|
16.0
|
1.2
|
16.6
|
56.3
|
20.0
|
惠州
|
2368.0
|
12.6
|
171.3
|
-8.2
|
1159.6
|
18.6
|
1208.7
|
18.0
|
754.2
|
15.5
|
292.0
|
26.3
|
17.3
|
10.2
|
200.9
|
23.4
|
汕尾
|
610.4
|
13.5
|
25.2
|
126.4
|
183.6
|
28.3
|
391.6
|
18.8
|
424.3
|
11.9
|
14.7
|
15.0
|
3.5
|
13.2
|
41.1
|
25.6
|
东莞
|
5010.1
|
6.1
|
248.9
|
-7.5
|
1733.1
|
5.6
|
1180.3
|
9.4
|
1354.6
|
9.3
|
850.6
|
8.6
|
33.7
|
10.5
|
356.3
|
13.8
|
中山
|
2441.0
|
11.0
|
213.5
|
8.5
|
1232.1
|
15.5
|
893.4
|
16.5
|
809.3
|
10.3
|
246.4
|
0.4
|
8.0
|
10.2
|
201.9
|
10.2
|
江门
|
1910.1
|
8.1
|
115.9
|
-5.8
|
605.5
|
12.1
|
850.4
|
14.6
|
807.2
|
10.0
|
129.7
|
5.9
|
8.7
|
10.2
|
135.0
|
13.3
|
阳江
|
877.0
|
13.0
|
129.7
|
37.3
|
283.0
|
24.6
|
483.7
|
20.7
|
467.0
|
14.5
|
19.6
|
2.3
|
1.5
|
-36.1
|
43.1
|
23.4
|
湛江
|
1870.2
|
10.0
|
112.5
|
11.4
|
581.4
|
12.1
|
572.3
|
16.6
|
861.3
|
12.1
|
22.1
|
5.4
|
0.9
|
64.1
|
92.1
|
15.1
|
茂名
|
1951.2
|
10.6
|
89.3
|
99.0
|
432.9
|
22.0
|
427.4
|
99.2
|
902.2
|
14.8
|
6.3
|
5.1
|
0.8
|
126.7
|
78.1
|
18.2
|
肇庆
|
1453.8
|
11.0
|
150.0
|
45.3
|
674.6
|
20.2
|
852.6
|
20.1
|
433.4
|
15.1
|
37.8
|
14.3
|
11.5
|
11.9
|
103.8
|
12.6
|
清远
|
1029.0
|
5.1
|
78.5
|
-3.0
|
287.8
|
1.4
|
438.0
|
-4.0
|
459.6
|
10.7
|
24.4
|
4.2
|
3.03
|
-21.2
|
86.9
|
3.0
|
潮州
|
706.5
|
10.6
|
77.5
|
26.3
|
228.4
|
16.7
|
224.2
|
12.7
|
317.0
|
14.0
|
27.0
|
-0.5
|
1.4
|
12.9
|
31.9
|
17.1
|
揭阳
|
1380.2
|
11.3
|
107.2
|
51.5
|
660.4
|
22.0
|
663.5
|
23.9
|
521.1
|
15.7
|
38.1
|
0.5
|
1.9
|
12.2
|
56.7
|
22.3
|
云浮
|
540.4
|
12.8
|
27.9
|
60.3
|
138.8
|
26.1
|
463.7
|
31.3
|
180.3
|
11.6
|
9.3
|
5.6
|
1.1
|
15.0
|
36.8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