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上半年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来源:清远市统计局 访问量:-发布时间:2010-08-05

2010年上半年,清远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18亿元,同比增长47%。建筑业增加值16.71亿元,增长10.2%,占同期GDP4.03%。建筑业企业生产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同步向好。

  一、基本情况
  (一)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资质二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占主导地位。上半年,全市共有资质建筑企业71家,其中: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15家。上半年,二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9.78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56.9%,同比增长64.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8.92亿元,占51.95%,占据全市建筑业半壁江山。
  2、合同金额增幅较大。上半年,全市建筑企业签定合同额65.6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上年结转签合同额和本年新签合同额,分别增长54.4%38.6%

3、竣工价值有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房地产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业、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领域。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建安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6.8%,带动建筑业竣工产值增加。建筑业竣工产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34.8%。同时,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1.3%,直接影响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加,全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房屋建筑竣工价值6.8亿元,同比增长5.6%
  (二)建筑业经济效益向好。
  1、工程结算收入结构趋向优化。上半年,工程结算收入22.88亿元,同比增长79.0%。其中:工程结算成本19.68亿元,增长78.5%,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工程结算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24.0%,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见表1

1   上半年工程结算情况表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合计

比重%

同比%

工程结算收入

22.88

100.0

79.0

工程结算成本

19.68

86.0

78.5

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0.94

4.1

40.9

工程结算利润

2.16

9.4

124.0

   2、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上半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15.5%;营业利润为1.50亿元,同比增长229.1%。其主要原因是:广东长实通信工程有限公司(737578886)今年上半年完成利润4039万元,同比增长313.8%,占全市利润总额的28.1%。主要是今年该企业改为总公司,包含13个分公司的产值和利润,而去年该企业只统计一个分公司的数据。
   3、民营建筑业企业经营情况较好,成为拉动建筑业增长的主力军。上半年,民营建筑企业53个,同比持平;从业人员数1.84万人,增长21.9%;建筑业总产值14.07亿元,增长55.6%,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3个百分点。营业利润1.43亿元,占全市建筑业营业利润比重的96.6%,增长242.4%。(见表2

 2    上半年民营建筑业主要情况

指标名称

合计

民营占全市数的

比重(%)

同比%

企业单位数()

53

74.6

持平

从业人员数(万人)

1.84

74.6

21.9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14.07

75.6

55.6

营业利润(亿元)

1.43

96.6

242.4

二、存在问题
  目前,清远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高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施工任务也处于高位,整个产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企业资金链仍较为紧张。
   1、拖欠工程款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清远建筑业企业拖欠工程款4.20亿元,同比增长30.9%,为工程结算收入的18.4%。其中:竣工拖欠款为3.44亿元,同比增长87.2%,占拖欠工程款的82%
  2、企业费用总额持续增长。上半年,清远建筑业企业费用总额0.7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经营费用0.1亿元,下降19.9%;管理费用0.62亿元,增长38%;财务费用0.06亿元,下降22.8%。据企业反映,企业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长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和施工企业长期垫资生产也加重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1、严格实行建筑行业企业的市场准入和资质审批、认定制度。加强对建筑业施工队伍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新增企业,使建筑队伍能够随建筑市场的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规模。
  2、加强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管理。严格审核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承包文件及资质证件后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规范施工企业管理,抓好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加大建筑执法的工作力度,狠抓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制,并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3、深化建设领域清欠工作。严格落实施工许可审核、施工合同备案审查、在建项目资金监控、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大力推行保障金制度,落实好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4、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开展多元经营,从生产经营型转向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发展横向业务,扩大业务幅射面,建立与本企业相关的产业结构,形成互补式经济结构;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资、兼并、联合等途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形成新的规模经济,提高生产要素产出效率;加强技术进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充实完善自身,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5、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设,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一个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建筑市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