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卫生健康局

“显微工匠”夏晓丹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4-12-31

  年仅44岁的夏晓丹,具备多重身份。他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执行主任兼骨科三区主任,是医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生导师,亦是清远市紧缺适用型高层次人才,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联盟)中国部显微修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创伤学分会常委等。

  但他最核心的身份是医生。夏晓丹显微外科临床出身,师从全国著名显微外科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举玉教授,2003年起从事显微创伤外科工作。他并没有止步于临床,为了跨域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之间的鸿沟,专门从事基础研究工作5年,其中2018年-2020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专职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因其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以及在本研究领域的突出研究成果,深受合作导师Dawei教授赏识。在工作合同结束之际,Dawei教授再次给予其高薪offer挽留。此时夏晓丹已经在加拿大工作两年,只要再工作一年,就可以申请加拿大绿卡,顺利定居加拿大。但是,他始终怀有一颗爱国之心,笃定信念,只要有机会,必将此生所学,报效祖国。他了解到,清远及粤北地区显微外科技术薄弱,很多显微外科手术无法开展,许多原本可以保住的肢体,因技术所限,只能采取截肢,让患者遗憾终身。2020年10月,正是疫情肆虐之时,夏晓丹毅然回国,进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组建显微外科团队,不辞辛劳,带领团队坚持在创伤救治一线,用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保住无数患者肢体,减少残疾,服务粤北山区老百姓。

  显微外科工作辛苦,手术时间长,经常加班熬夜,但夏晓丹吃苦耐劳,扎实肯干,一台手术一做7、8个小时,最长手术长达30小时,坚持20年,从不言累。夏晓丹带领显微外科团队不断创新,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地区空白,如拇指全形再造、指尖再造、穿支皮瓣移植、超低温技术等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开展,清远地区的显微外科技术实现跨越式提升,最大91岁高龄患者可以开展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最小1岁幼儿小指末节也可以开展离断再植手术。3年来,夏晓丹带领团队服务病患超过4万余人次,使得清远及粤北地区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服务,推动清远地区显微外科从落后进入全国前列,其技术水准得到国内权威专家的认可,但他却谦逊称自己为“显微工匠”。

  正是这位“显微工匠”,除了在显微外科临床上不懈努力,还始终坚持临床、科研和教学协调发展。他积极打造“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创立“清远市骨科显微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清远市创伤学会”。在科研工作中秉持着“科研要从临床实际出发,做有用的研究”原则。1例罕见的巨大腹壁肉瘤患者,在省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治疗无果,腹壁溃烂,生命垂危。由于患者肿瘤巨大,累及半个腹壁,切除后面临复杂而巨大的腹壁修复重建问题,是创伤及修复重建领域的难点。夏晓丹创造性利用网膜中富含的脂肪干细胞,通过体内诱导转化技术,将网膜转化为纤维膜,成功切除肿瘤,修复33.5cm×19.5cm的巨大腹壁缺损,挽救患者生命。回国3年,夏晓丹还带领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中科院I区top期刊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17.69,此外还发表其他SCI论文20余篇,极大提高清远地区显微修复领域的科研水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夏晓丹重视人才培养,帮助附属清远医院显微外科构建了从博士后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3年来培养博士后1人,研究生4人,本科生16人。为帮助医院年青医生提高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他创建“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班”,开展从镜下适应性训练-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全过程、全流程、高标准的显微外科培训,共计培养专科医生27名,为清远及粤北地区显微外科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附属清远医院高质量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供稿:机关党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