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期,组织开展了水域救援新式装备专项培训,重点对子母式排涝抢险车、水下机器人及无人侦测船等高科技装备进行培训操作与协同应用,全面提升队伍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子母式排涝抢险车:高效排涝筑牢“安全堤”
本次引进的子母式排涝抢险车由1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排涝遥控子车和2台500立方米/小时的排涝泵组成,三机协同作业可实现最大4000立方米/小时的排涝效能,相当于1小时内排空一个标准游泳池(约2000吨)水量的两倍。该装备能快速应对城市内涝、地下车库淹水等险情,其模块化设计还可灵活适应狭窄空间作业需求。培训中,队员重点模拟了多泵联动控制、远程遥控排涝等场景,确保在各种排涝环境下发挥最大作用。
水下机器人:深水救援的“钢铁先锋”
针对复杂水域搜救任务,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配备了搭载200米长凯夫拉材质传输电缆的水下机器人。该设备可承受600公斤拉力,并配备抓握力达7公斤的机械臂,配合水下摄像头能在激流、浑浊水域中执行人员搜救、障碍物清理等任务。参训人员通过模拟水下打捞、电缆布设等科目,强化了机器人精准操控与应急响应能力。
无人侦测船:智能勘测构建“三维战场”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无人侦测船成为此次培训亮点。该船续航能力达5小时,可实时拍摄灾害现场画面、测量水深并生成三维深度图,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其搭载的语音喊话系统能远程疏导群众,智能避障功能则保障了复杂环境下的航行安全。训练中,队员演练了实时数据传输、语音喊话、三维深度图绘制等战术,显著提升灾情侦查效率。
科技赋能,打造防汛救援“尖兵”
“新装备的投用让救援从‘人力主导’转向‘科技主导’。”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模拟实操+协同推演”模式,确保队员熟练掌握装备性能。下一步,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将结合汛期各种灾害情景继续开展水域救援演练,进一步检验装备实战效能,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科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