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关于第七届政治协商会议第20180178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润光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在建工程监管,建设美丽幸福清远的建议》(20180178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综合市代建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提升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 一 ) 提升标准、样板引路。一是在省、市有关标准的基础上,我局将文明施工标准进一步充实细化提升,2016年我局制定了《清远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图集》,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工作要求,我局在今年6月制定了《清远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提升图集》,进一步明确工地文明施工标准,要求每个工地必须100%围闭施工、100%道路硬底化、100%出入车辆冲洗,100%洒水压尘、100%裸土覆盖、100%闲置土地绿化和出入口设置扬尘公示等告示牌。此外,我局还制定了《今冬明春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清远市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清远市建设工程施工扬尘防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方案和管理文件,多次召开工地文明施工现场会、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把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压力传导到一线,传导到企业。二是从打造标准化工地入手,通过树立示范典型,实施样板引路,引导企业规范施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6 月 15 日我局在瀚清华府项目组织召开由各县 ( 市、区 ) 住建 ( 建设 ) 局负责人,全市建设、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展示暨应急演练观摩会,通过示范带动,实施典型引导,树立了工作样板,明确了标准任务,推动建筑工地安全文明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夯实了各方责任主体责任。
(二)建立不良大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2017年至今,为配合市环保委的工作要求,我局建立建筑工地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及响应机制:通过提前发布大气污染应急信息,要求建筑工地提前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响应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2017年至今,我局共启动大气污染应急预警及响应42次,期间出动巡查人员830人次,巡查工地860宗次。应急期间,我局督促工地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围闭、砂土覆盖、路面硬化、洒水降尘、车辆冲洗、场地绿化等6个100%防尘降尘措施,对位于凤城街办、洲心街办、东城街办、横荷街办的施工工地未落实文明施工及防尘防控措施的均要求停止施工。其中,市区部分大型在建项目因在应急响应期间未落实文明施工及相关防尘降尘措施被责令停工整改,并停止常规材料及一切现场检测活动。
(三)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以高压态势推进扬尘治理工作。1.2017年5-9月我局组织开展维持5个月文明施工整治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巡查人员2400余人次,巡查工地3600余次。对于不达标的项目,采取多种强制性措施和非常规手段,强力推进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提升工作:一是对存在问题的项目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326份,督促工地落实整改。二是对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工作较差的项目实施诚信扣分和动态扣分。三是对50宗整改不力的工程项目责令停工整改,并停止常规材料及一切现场检测活动。四是对11宗安全文明施工落实较差的项目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立案查处,罚没金额11万元。五是3个项目因整改进度缓慢被我局停止了房地产网签等业务。六是对部分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措施较差的项目进行媒体曝光并通报批评。
2.今年5月,我局成立了6个扬尘治理专责巡查小组,集中开展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及施工扬尘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整治期间各专责巡查组实行“5+2”工作模式连续作业,对整改情况严格按照整治标准和时间节点要求,不间断地检查、复查,切实落实集中整治工作任务。截至今年6月20日,市住建局、清城区住建局、清新区住建局共出动巡查人员1800余人次,巡查工地1300宗次。对于不达标的项目,采取多种处罚措施,包括对69宗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对111宗整改不力的工程项目责令停工整改,并停止常规材料及一切现场检测活动;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安全文明施工及施工扬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42宗项目进行立案查处;对部分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进行了媒体曝光并作通报批评处理。
3.认真督导各县市区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落实。今年4月,我局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要求,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抽选检查人员组成6个督查组,对市属18宗,各县(市、区)17宗随机抽选的建筑工程开展综合督查,重点检查各县(市、区)住建部门和建设、施工、监理等企业安全文明施工和施工扬尘治理情况,共向各县(市、区)住建部门下发整改意见17份、向相关施工企业发出整改通知18份,同时对部分企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动态扣分和诚信扣分,要求全市建设主管部门和建筑工地举一反三,加大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力度,严查严管、重处重罚,进一步完善各县 ( 市、区 ) 文明施工工作标准化水平。
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强力推进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专项治理工作,市区目前市区209宗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工地整体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提升。
(四)强化工地文明施工措施,凭借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一是要求工地建设、施工单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防尘、降尘设施设备,如推广道路自动喷淋系统、主体外架安装喷淋系统、围墙顶部安装喷淋系统、塔吊安装喷淋系统、雾炮喷雾、洒水车洒水等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务求让工地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推进建设部署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全程监控管理。各建筑工地出入口下一步将统一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TSP在线监测设备接入全市统一监测、监控平台。实现TSP数据实时检测、实时上传,及时监控并控制工地扬尘污染。
三是依托视频监控手段,努力提高监管效率,明确专人负责调阅监控和实时监控,对工地存在安全文明施工问题迅速反应,截图取证,并立即报告负责人员,马上要求工地落实整改,精准打击,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控的震慑作用。
(五)找准污染源头,精准施策治污。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市区建筑工地施工对周边空气的影响,精准施策治理工地施工污染问题,我局委托权威学术研究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对市区现有建筑工地空气污染指标监测和研究活动。
目前第二阶段的监测活动正在进行,监测活动将选取更多的监测样本,我局将根据第二阶段监测结果,精准施策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建筑工地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六)成立联合督查小组,建立督导和通报制度。一是我局牵头交通、水务等建设工程相关责任单位抽调督查人员成立建设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督查小组,每周对房屋、市政、水利、电力、公路等建设工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工程开展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督查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督导结果,定期通报,建立督导结果综合运用机制,检查结果通过发文通报各责任单位,被通报单位需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 七 ) 诚信管理,奖优罚劣。对那些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措施始终到位、自觉落实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企业和单位,列入红榜,向社会通报表扬。对发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工作屡次整改不到位的工程项目,直接将违规企业列入黑榜并向社会公布,通报批评。
二、加大渣土车辆治理
(一)开展调研摸底。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遏制施工扬尘污染的紧急通知》(粤建电发〔2018〕20号)的要求,为全面了解市区建筑垃圾密闭运输和散装物料运输的实际情况,5月上旬,我局通过座谈交流和查阅资料的调研方式,对清城区、清新区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登记备案、建筑垃圾运输过程管控、运输车辆技术规范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转发市委办《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纪要精神的通知》,督促两区城综局切实抓好施工污染工作。
(二)加强“中间”管理,严查渣土运输车扬尘违法行为。我局督促两区城综局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联合执法,开展建筑工地渣土运输和道路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运输过程无覆盖、带泥上路等违法运输渣土行为,要求工地、停车场、沙场等场所切实做好车辆清洗、封闭运输、冲洗工地出入口道路等工作。清城区城综局联合交警等部门组成清城区治理建筑工地和路面污染行为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及周边道路进行巡查和执法,严厉查处运输过程无覆盖、带泥上路等违法运输渣土行为,4月16日至6月9日,共出动1395人次,执法车辆约288车次,检查运输车辆约564辆次,发出整改通知83份,暂扣违法运输车辆43辆。清新区城综局在4月28日至6月12日期间,共出动工作人员4000多人次,800多车次,及时制止、督促工地做好进出车辆车身冲洗和出入口路面清洗工作累计304次;发现并登记未做密闭运输车辆38辆;撒漏造成污染城市道路案件3宗;发现擅自挖掘道路案件1宗;立案查处倾倒建筑垃圾案件2宗。
(三)加强“两头”(源头和终端)管理,加大密闭式运输车辆管理力度。加强源头、终端两头的管理,推进承载工地渣土和封装物料的车辆实现封闭运输并配备卫星定位装置的建设,并规定运输时间、规范运输路线,严格落实车轮、车身冲洗和车厢全封闭等环保措施。
一是加强市区商品混凝土运输管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城市空间的整洁有序,创造舒适文明的城市环境,有效遏制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不密闭,遗撒、滴漏或车轮夹带泥土而造成污染道路的现象,5月15日,组织两区城综局和23家企业代表召开了清远市市区商品混凝土运输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生产、运输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同时,我局根据清远市环境保护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和《清远市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牵头草拟了《关于加强市区商品混凝土运输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5月2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报市政府审定印发。
二是加强市区泥头车运输管理。为切实解决泥头车(指运输建筑渣土、泥沙、沙浆等散装物料的车辆)超限超载和遗撒污染等问题,我局起草了《清远市区进一步加强泥头车管理工作方案》,重点推广纯电动泥头车、天然气泥头车,全面普及全密闭新型智能泥头车。同时,草拟了《清远市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功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推进“清远市新型全密闭式智能泥头车功能技术规范”建设。目前,已报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别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四)建设部署管理平台,加强全程监控管理。为推行管理关口前移,完善运输车辆户籍管理,实现有效源头监管,促进车辆运输逐步实现“运输途中不出现地漏撒、杜绝违规行驶、超速超载、乱倒卸行为”的目标,我局牵头草拟了《清远市区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计划建成“清远市区建筑工地扬尘及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监控系统”,实现与公安、交警等部门现有信息联动共享,促进对泥头车运输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已向市人民政府请示。
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我市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施工现场道文明施工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健全工地文明程度和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工地文明程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市文明工地建设建言献策。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