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连降暴雨,百年一遇的洪水过境,清远各地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英德市、阳山县、清城区飞来峡镇等地均发生房屋、道路、村庄被洪水淹没,山体发生泥石流等情况,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汛情和灾后复工复产工作,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党支部和党员全力以赴参与防汛救灾,把党员党性力量转化为不畏艰辛、勇挑重担的实践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抓紧抓细抓实防汛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不断绷紧思想之弦,第一时间通过党组会议、专题会议形式将中央、省委和市委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深入一线调度指导和实地检查。按照职能分工,周密部署安排住建领域防汛救灾应急抢险工作。局党组要求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坚持“思谋在前、部署在前、巡查在前”工作原则,提前做好做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预案;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坚守岗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安排人员24小时备勤,时刻保持通信畅通,及时传达落实上级防汛救灾工作指令,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点、责任到岗,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坚持责任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进入“龙舟水”汛期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重点检查建筑工地基坑边坡施工安全情况、起重设备运行情况、外架搭设及建筑临时用电情况、汛期隐患点排查整治情况等。近期全市住建领域共派出1682人次,检查在建工地365宗,加固起重机械210台,加固板房8373㎡,停工项目437个,转移3108人。开展农村房屋安全排查,6月12-24日市县两级共发布和转发农村房屋风险点防汛预警信息3401条,出动12970人次,检查农村削坡建房点4783处次,12246户次,转移安置17831人。
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第一时间调配全市住建领域民用资源。6月21至22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紧急发动,调配渣土运输车53台、挖土机146台、推土机16台、抽水机637台,机制砂46980吨。将设备落实到具体企业,动员建筑领域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要义无反顾站出来,尤其是动员在清的央企等大型企业担起政治任务,确保市委市政府一声令下即可出动,提前预置资源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汛期就是命令,在清城区大燕河枢纽水位告急的关键时刻,清远人武部启动应急预案,6月22日集结民兵救援队伍前往大燕河现场支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迅速集结21名党员干部参与清远市直民兵应急营二连(城市排涝连)支援一线大燕河堤抗洪抢险工作。6月22日下午,接到市直机关工委紧急通知后,30分钟完成市住建局抗洪抢险党员预备队的组建工作,党员干部24小时待命。
坚持人民至上,打好汛后恢复攻坚战
汛情过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督办落实、科学指导,以党员干部人民勤务员、复工复产主心骨的姿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汇聚合力,及时部署开展房屋安全评估。6月22日晚,洪峰过境清远市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连夜动员调配专业力量,当晚组建12组36名专家的房屋安全应急评估队伍。市级专家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清城和清新住建局,勘察、设计、监理有关企业组成,同时连夜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工作情况,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紧急动员全省力量。6月23日上午,党组书记段军、党组成员李国庆先行赴英德开设先遣指挥组。6月24日以来,住建领域党员干部组织了29组、87人分赴英德市15个镇街及清城区飞来峡镇作业,头顶烈日、脚踏泥泞协助当地开展受灾房屋安全应急评估。截至6月27日晚,累计评估2198栋建筑。党员干部在灾后复工复产一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6月24日,住建领域党员干部于英德集结开展汛后房屋安全评估)
科学指导,有序推进房屋安全排查。6月25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立即加强汛后房屋安全排查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迅速排查受洪水影响房屋,发现险情立即转移群众;重点排查泥砖房屋,采取“能拆尽拆”措施;明确房屋安全隐患标准,及时检查评估;加强技术指导,科学分类处置。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员干部在英德开展汛后房屋安全
评估工作现场)
接下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根据受灾县区的需求,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统筹各方力量,建立轮换作业的预备队伍,号召住建领域的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深入受灾现场一线开展房屋安全评估,协助受灾地区迅速开展汛后复工复产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