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自然资源局

清远市自然资源局关于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020017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08-21

清自然资函〔2020〕66号 



尊敬的冯鑑辉代表:

您在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清远市区加快城市主干道发展的建议》,市政府交由我局会有关部门办理。首先诚挚感谢您为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您在调研了市区目前交通拥堵现状基础上提出建设市区内交通快速通道的建议,这对构建和完善我市城市交通体系,逐步解决市区高峰期交通拥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综合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公安局、清远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清远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清城区人民政府和清新区人民政府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分析

1、现状城市用地布局分散,发展的空间与时序不一致近年来清远经济快速发展,在于城市扩展迅速同时,造成用地布局分散,产城发展脱节。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而产业用地距离服务中心组团距离较远,导致工作与生活通勤量增大,城市道路潮汐流现象明显,局部片区的交通量非常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2、车辆迅猛增加,路网结构及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2010年,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不足3万辆,到2019年已增加达61.13万辆(汽车48.64万,摩托车12.49万)。6年时间机动车数量增加了20倍。二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部分城市干道、支路没打通,道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由于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很多往来清城、清新两区的机动车被迫经过城市中心区,增加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两岸交通主要靠北江大桥、清远大桥、凤城大桥、蟠龙大桥、伦洲大桥五座桥梁连接,早期规划时桥头未考虑在桥头互通立交,交通疏导能力不足。上述原因都容易造成拥堵,影响交通的快速、便捷。

3、道路交通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一是交通标志及信号设计不合理,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以及红绿灯的配时不合理。二是一些交通道路两旁的施工单位非法占用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甚至是交通道路,影响正常通行,造成交通拥堵。三是部分道路存在客货混流现象,影响道路安全和通行。四是市政管网建设与城市道路建设不同步,存在道路重复开挖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五是对电动车、摩托车缺乏管理,存在与机动车抢道现象,形成交通瓶颈

二、立足长远,构建市区高效通行的交通干道系统。

根据《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清远市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着力搭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匹配的城市骨架路网,构建了以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道路网主骨,次干路、支路为道路网基础的城市交通体系,形成“二横三纵”高速公路、“三横五纵”城市快速路、“四横三纵”干线性主干路骨架路网结构。
    其中“三横五纵”城市快速路,主要承担市区组团间快速联系以及部分对外交通;其中“三横”指清四公路-城北大道、湖城大道、银英公路,“五纵”指S528、清西公路、G107、城西大道、东环快速。“四横三纵”干线性主干路,主要承担城市跨组团交通联系;其中“四横”指院环路、人民路、燕南大道、长隆大道,“三纵”指广清大道、清晖路、白庙路。
    为完善市区路网格局,加强交通衔接,分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清远市中心区域道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按完成年度划分,细分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0年后完成的道路建设工程,其中道路新建及改造项目包含了城西大道、东环快速路、湖城大道-清佛公路、旅游大道、清西公路等快速路;也将城市主干道广清大道-桥北路、清晖路、职教一路、职教二路、大学东路、松苏岭路、附城路、长埔路、人民路以及清远大道等含括在内。未来随着我市中心区域道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实施完成,将有效缓解我市的交通压力、提升中心城区内的道路网格局。

三、结合现实,对城市骨架路网进行快速化改造。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会同公安交警、代建、城管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市区部分骨架道路改造方案。

1、城西大道快速化改造设计

城西大道是连接清城区与清新区的主要干道,双向6至8车道,速度60km/h,红线宽度70m。研究起点为清远西收费站,终点至迳口收费站,全长约11.15km。

道路改造建设标准为将城西大道道路等级划定为城市快捷路(主线交通连续,主要节点设置立交),设计车速60km/h,车道数为主线双向8车道(服务交通)、辅道双向4车道(服务沿线)。

2、清和大道、桥北路和广清大道快速化改造概念方案

为加强清新区与清城区的交通联系,组织编制了《清和大道、桥北路和广清大道快速化改造概念方案》,分别对清和大道、桥北路、广清大道分段进行现状分析并结合道路交通与近、远期交通流量预测,按照“快捷”、“贯通”、“安全”的优化提升思路,规划设计道路快速化方案。即主线交通快捷畅通、非机动车道贯通全程及人行交通安全便捷。

清和大道-桥北路-广清大道全线规划上跨桥梁3处,下穿隧道3处,全互通立交1座、分离式立交1座以及人行天桥(地道)12座。

3、人民路快速化改造提升初步方案

人民路位于主城区核心位置,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东接武广高铁清远站西联环城高速,全长约14km,是重要的东西向联系通道。现状人民路(城西大道-站前路)主要交叉口19处,其中灯控路口13处,全线交叉口均为平交,其中与城西大道交叉口为无灯控环岛,十字形、T字形交叉口主要为设大导流岛平交口。根据道路改造初步方案,优化改造主要交通节点,打造交通性主干道。其中人民路-城西大道节点采用苜蓿叶形全互通式立交;人民路主线以短隧道形式下穿富强路、广清大道、光明北路、清晖路,地面辅道采用灯控组织;减少灯控平交口数量,取消如鹿鸣路交叉口红绿灯,改为“右进右出”;平交路口,分离转向交通流进入辅道,保证主线直行交通流通行效率。

 四、加强管理,提高中心城区道路通行效率。

公安交警等部门根据现状道路结构和道路等级,并针对各路段、时段的交通情况,通过多种措施对道路交通优化提升。

1、优化道路交通灯配时。清城、清新两区交警部门积极开展调研,根据辖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道路车流、人流等情况综合考虑,对辖区内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制定出平峰期、高峰期等不同时段的多种配时方案,并定时根据辖区交通状况变化对配时方案进行调整,满足辖区交通需求。

2、建设智慧交通。清城、清新两区交警部门已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系统,在区内建设了交通诱导屏,提示道路畅通情况等信息,实时提醒驾驶人道路状况,同时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时控制辖区内交通信号灯,确保道路畅通。

3、建设交通引导系统。在节假日等特殊节点,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通过户外电子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标语,提醒广大驾驶人。

4、分时段停车,缓解拥堵。为确保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活化停车泊位,清新交警大队自2017年起,对太和镇玄真路、府前路施划了停车泊位的城市道路,实施在早(7:30-9:00)、晚(17:30-19:00)高峰时段禁止临时停车(包括停放在停车泊位内的车辆),有效缓解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各自职能。在项目立项、资金筹措、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等环节共同努力,加快落实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城市主干路网的建设完善,逐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专此答复,再次诚挚感谢您对我市城市建设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您为我市发展积极建言谋策。



清远市自然资源局

2020年8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